APP下载

职业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烹饪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2020-08-18陈琼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摘  要:文章从主动性、差异性、情境性三个角度入手,分析了职业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优势特点,以此阐明将这一模式运用到烹饪专业教学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围绕多元化学生学习模式、真实化体验流程体系以及特殊化人才培养要求三个方面,提出了职业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烹饪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职场情境  社会岗位

“体验”即人通过亲身经历对现实事物进行感悟或理解的实践活动。近几年来,体验式教学法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育领域当中,为学生成长为“知行合一”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极大助力。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展开了进一步探索,以“职业”为核心与导向、以“职场”为情境主题的职业体验式教学模式被开发出来,以促进学生通过真实化的实践体验,更加顺利、快速地完成学校学习与社会工作的角色过渡。

一、职业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烹饪专业教学中的优势特点

在烹饪专业教学当中,职业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优势特点:

(一)主动性特点

在傳统的“师教生学”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知识储备绝大部分是从教师处得到的,存在明显的被动性特点。此时,学生虽然能掌握烹饪专业的基本知识,但很难形成主观性、拓展性的思维观念,不利于其创新素养、自主素养的发展。而在职业体验式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可参与到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现场体验等多种实践活动中,从心理、行为、情感等多个角度对社会岗位的真实状态、程序内容进行理解领悟,进而构建出主观形成、深层渗透的综合知识体系,为学生稳固知识、拓展思维、探索创新夯实职业素养基础[1]

(二)差异性特点

受到认知方式、性格特点、成长经历、情感态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每个学生都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相应的个体差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优秀教育理念正是基于学生这一特点产生。在职业体验式教学模式当中,每个学生都会亲身参与到菜单设计、备料加工、菜品烹饪、客户服务等工作流程当中,进而暴露出自身的短板问题。这样一来,教师便可从笼统化、粗放化的传统学生管理理念中脱离出来,真正实施出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在查漏补缺不断成长。

(三)情境性特点

众所周知,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在职业体验式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可通过情境模拟、项目式教学、现场观摩实训等多种活动手段,为学生营造出岗位化、职场化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体验记忆力与知识领悟力。同时,在职业体验式教学模式中,趣味游戏、知识竞赛等娱乐性学习活动也经常得到应用,可充分迎合现代学生兴趣驱动的学习特点,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

二、职业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烹饪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多元化的学生学习模式

在烹饪专业教学的前期阶段,教师应以“观摩体验”这一模式为主,将真实的岗位情境呈现在学生眼前。一方面,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将《天涯厨王》《一城一味》等纪录片视频播放给学生,使学生在声、光、色等多种元素的刺激之下,初步对岗位流程、职场环境形成认知,并树立起烹饪学习的主观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可在征得相关餐饮企业的许可后,带领学生定期进入不同餐馆、酒店的现场环境中,近距离观察菜品由预先备料至摆上餐桌的全过程。

在烹饪专业教学的中、后期阶段,教师便可引入“个人体验”“团队体验”等活动模式,进一步引导学生完成“观摩者”向“操作者”的体验角色转变,从而推动学生整体知识技能、观念素养与岗位、职场相接轨。

例如,教师可设置出“婚庆冷盘设计”“顾客提出口味要求”等职业工作情境,并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或顾客互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全程关注学生的体验行为,进而给出适当的纠偏建议与整体评价,以帮助学生快速寻找短板、弥补自身缺陷。

(二)构建真实化的体验流程体系

为了突出“职业”这一教学特点,教师必须要注重体验流程体系的完成构建,准备、加工、操作、服务等环节缺一不可。只有保证这一点,学生才能接触到最贴近真实职场的学习情境,从而形成全面、丰富的知识视野与学习体验。通常来讲,在烹饪专业的职业体验流程体系中,应包含菜单设计、备品采购、备品验收、备料加工、配菜处理、菜肴烹制、上菜摆放、顾客服务、班后总结等多个环节。在此流程基础上,教师应对各环节体验活动提出任务要求,以避免学生学习行为、实践操作的无序性、随意性。例如,在“菜单设计”这一环节中,应保证冷菜、热菜、汤品、饮品、甜点、水果等齐全罗列在菜单当中,并做好多种口味的设置;在“上菜摆放”这一环节中,应注重摆放艺术与上菜礼仪;在“菜肴烹制”这一环节中,应充分迎合顾客差异性的口味要求[2]

(三)注重特殊化的人才培养要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沿袭千年的餐饮文化具有极强多样性。在此背景下,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顾客的饮食口味、饮食观念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在烹饪专业的职业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明确这一背景特点,并为学生提供出普遍化与特殊化兼具的人才培养条件。一方面,教师应保留本土菜系的特色,注重本土餐饮业市场的情境构建与活动设置;另一方面,教师也应适当构建出涉及外来顾客、外来菜系的职业体验场景,以此避免学生局限在区域性的服务理念与知识储备当中,难以对不同顾客的习惯特点、口味需求作出满足。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有助于迎合我国餐饮行业交融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满足社会对烹饪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同时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体验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为学生优质服务能力、菜品创新意识的形成提供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个相对笼统的教学理念,其在烹饪专业教学中可表现出多种实践形式和活动载体,如观摩体验、个人体验、团队体验等。基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多种职业体验式教学项目的综合运用,并积极融入“因生制宜”“因地制宜”等教学思想,以此为学生提供出更加多元化的学习模式与体验经历,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冯俊.烹饪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与创新能力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246.

[2]王东,杜月红.体验式教学在烹饪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9(Z6):74-76.

作者简介

陈琼华(1975.07—),女,汉族,籍贯:新疆阿克苏市,本科,讲师,从事中西面点教学研究,毕业院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学生性格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中使用体验式教学的影响分析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教学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