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职业指导与职业道德相结合的运用与思考

2020-08-18吴顺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职业道德

吴顺平

摘  要:职业指导与职业道德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而就业又是所有高职学校的生命线,就业问题直接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那么单一而又分散的职业指导或职业道德教育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呢?现在各大、中职院校非常重视职业指导和职业道德的实践和研究,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是否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呢?怎样才能形成一套系统化教学课程呢?对此需要更多的实践活动来实现培养学生成为准职业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职业指导  职业道德  准职业人

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品质,职业责任,职业良心等诸多方面,一个人职业道德的缺失体现在对本职工作的不热心,态度不端正,没有责任心等。职业指导是一定社会组织帮助人们走上职业道路的各种措施体系的总称,是对将要就业的学生和职业岗位不适应的已就业者的学力,智力,体力,个人性格,经历,志向以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各种条件全面进行分析与了解。职业教育让学生实现就业目的,怎样让学生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这是更重要的前瞻性,基础性工作,只有这个工作做好了,就业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一、职业指导课程与职业道德课程开设的现状及效果

(一)职业指导课程现有课程内容

了解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确定择业方向,增强择业能力;

了解社会职业变动趋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善;

掌握求职信、个人简历、面试的技巧;

了解就业中的法律知识;

个性测试;

……

(二)职业道德课程现有课程内容

感恩教育;

责任心的培养;

新生军训;

劳动课;

思想政治课;

……

(三)效果

基本上,很多学校都將二者分开进行,通常情况将职业道德课大部分内容放在新生入前进行,如军训、感恩等,少部分内容则安排在整个学业中与专业技能课贯穿起来进行,如思想政治、责任感等;而职业指导课一般会在学生即将毕业时进行短期的培训,一般为2—3个月左右,有的学校甚至更少。这样看来不仅出现了脱节、不系统、不规范的现象,还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90%以上的学生对国家新闻不感兴趣;

90%的同学被动接受就业的相关法律知识;

90%的同学不清楚为什么要上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课包含什么内容?他们在思想政治课中学到了什么?

就业的学生中挑剔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约占50%,经常更换工作占20%,在家待业占10%,仅有20%的同学较满意自己现在的工作;

学生干部的工作较为顺利;

……

二、职业指导与职业道德相结合的内容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意识,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所以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应该综合职业指导与职业道德的内容,开设有用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进校前2—4周

学生心理测试及性格测试——对自己进行了解和分析;

军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校史学习——让学生了解学校,有家的感觉;

校规校纪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校规校纪的严肃性和必要性;

团队拓展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消除彼此的陌生感。

第二阶段:进校第1—4学期

感恩教育课——培养学生能将感恩常放在生活中,学会帮助他人(每周2课时);

军训课——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服从的意识以及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每周2课时);

劳动课——坚持搞好个人卫生,懂得保持他人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每周2课时);

安全、法律知识课——懂得各种安全和法律知识,学会自我保护(每周2课时)培养正确的人格;

主题班会课——通过主题班会课,拓展学生思维,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每周2课时);

时事政治课——通过了解国家大事,学会理性分析事物,关心国家,关心集体,懂得奉献(每天30分钟的新闻联播);

第三阶段:进校第5—6学期

就业指导课——专门针对求职方面的内容进行训练(2—4周);

实习课——在企业的实际工作学会更多有用的社会经验和知识(4—5个月)。

三、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有效实施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的途径

(一)学校应常抓不懈,不断提高课程的重视程度

只有就业出口畅通了,学校知名度提高了,成为企业、学生及家长放心的学校,生源才会源源不断。因此,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课和专业技能课一样重要。

(二)严肃性、规范性与统一性

对于制定好的课程计划应该严格执行,有统一的教材或教学资料,采用较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合格的课堂效果。

(三)建立学生激励机制

将以上所有课程内容采取学分制,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得到结果,同时可以作为学校推荐就业的主要依据。

(四)建立跟踪培养系统

真实的学生就业数据库,可以减少岗位的浪费率,降低学校的压力,随时跟进企业与学生之间变化,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巩固成果。

(五)跟进社会变化,不断有序地完善课程内容

没有必要时常对课堂内容进行创新,只需要认真严格执行,总结经验,完善课程内容。

(六)通过团委、兴趣社团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学生自发成立的文学社、舞蹈社、电影社等非专业社团和跟专业相关的社团等,看似于与职业素质不搭界,其实,在社团的活动中能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能量,是一种储蓄起来的财富,一直伴随着、支持着职业活动,并为将来踏上新的岗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结合学校团委组织的社区服务、义务劳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重视学生性格的良性发展,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实践我们知道,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主要是在职业活动中培养形成的。这些基本规范所蕴含的品质:责任感、吃苦耐劳的精神,职业意识、职业观,又都是通过职业指导、技能活动培养出来的。只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建立起科学完备的职业科学道德素质培养体系,我们的学生既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又有较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好,那么肯定可以成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蓉.职业指导课程的反思与探索[J].职教论坛,2002(10).

[2]赵建磊,王大科.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探求与实施[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1):18-21+4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人职匹配”职业指导模式的思考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