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2020-08-18岳吉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课堂教学

岳吉海

摘  要: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惑而棘手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初中數学学困生转化的相关可行措施,希望可以对同行业者有以启和帮助。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  课堂教学  转化策略

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初中数学教师教的有效性体现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与实现程度,而学生学的有效性则主要体现在初中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数学问题解决的创造性及数学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当然,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数学问题解决的创造性及数学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影响于教师的教,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主要着眼于学困生转化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一、探讨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初中数学学困生,是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阻碍的学生。这些阻碍不应只是数学成绩无法提高的肤浅表现,更应深入探究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根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的观察与了解,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的阻碍主要有:

(一)初中数学的知识与方法的衔接出现阻碍

这一阻碍初期主要表现在初三阶段,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它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教材方面会出现小初中衔接不当的问题,在学习方法的采取方面也会出现学生一时半会无法从小学惯用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行升级转化的问题,如若这种现象一直持续,也会使学生在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都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从而产生数学学习的无力感与挫败感。

(二)初中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脱节

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对知识理解不透彻,无法将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造成脱节现象。虽然有些学生数学成绩很好,但作为教师不应只满足于此,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运用于生活,否则,不能算是学生真正学好了数学。

(三)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

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差,缺乏主动性的学习是不可能有成效的。

正是以上三大阻碍的出现,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数学问题解决的创造性及数学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大大受损,从而导致初中数学学困生的产生。

二、探讨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可行措施

初中数学学困生问题的转化也将主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根本上还是要求教师个人树立科学的数学教学理念。因此笔者认为,为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教师个人的教学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树立“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

对于新课程,必须从哲学的角度去进行反思,帮助教师进一步的认识与把握,从而才能保证新课程精神的贯彻与落实。目前,老师需要树立以下几个哲学观念:

1.生活是基础;

2.教育的生命在于为生活服务;

3.人的发展是宗旨;

4.学习方式即生活方式。

教师应树立从传统观到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立自己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关于“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为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教师应该从重知识记忆转向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拒绝学生对于数学公式的死记硬背。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原理或公式的形成历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其的深刻理解,并赋予其以生活意义,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提高他们数学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二)翻转课堂课题研究,助力数学学困生转化

为有效借助网络环境转化数学学困生,将翻转课堂教学转化学困生策略研究,融入“网络环境下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每学期初,根据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建立数学学困生档案,分析每位数学学困生家庭环境、学困成因、性格特点、基础成绩等相关情况,制定转化策略,开展家访、谈心、个别辅导、帮扶结对等精准措施,明确学期数学学习目标,培养数学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及学习兴趣。

(三)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确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

1.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给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做好准确定位。

2.教材内容分析之后,依据该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完成教学前期的学情诊断。

3.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情诊断,分析教学内容并诊断学情,提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4.根据整章的教学课时,将课程标准中的章节要求分解成具体的教学目标。

5.将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成课堂中不同教学环节需达到的要求。

(四)课前微课辅助,学案导学,助推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综合推广应用,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形成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学困生在学习数学时常遇到的问题是难以提出问题,因为知识有缺陷,遇到问题时又难以解决问题。因而,在课前给学生编印学案,引导学生课前自学,让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在线观看微课视频,或通过下载视频进行线下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观看微课教学视频,通过暂停、反复观看等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对照学案解决相关问题,完成课下自主学习目标,并将自己的疑惑问题通过12xue教学平台、微信、QQ、Email等多种方式及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在课前即能快捷集中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在课前或课上帮助学困生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实现快捷释疑解难。

(五)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对学困生数学学习主动探索品质的培养

1.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实际,结合教学目标,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并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2.引导培养学习能力。耐心向学生呈现数学知识的思考、推导、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加深理解旧知识、掌握新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去经历、探索。

3.以探讨激发学生思维。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提问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出递进的数学问题串,即问题的设计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如此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并让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扩充其认知结构,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结语

“数学教学目标根本的意义——培养求原理、讲道理、懂科学、有智慧、究根底、会思考的人。”为实现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教师应树立“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动态化、科学化地设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立足于教学实际,注重对学困生数学学习主动探索品质的培养,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力所能及的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体现在学困生得以转化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建强.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J].学周刊,2015(30).

[2]冯明,樊标俊.初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应用困境与应对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

猜你喜欢

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课堂教学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教学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有效转优策略研究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当前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