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学生管理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融合

2020-08-18吴庆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融合

吴庆

摘  要:高中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更要有效结合文校园文化建设,让公民道德、理想信念、文明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以正确有效的教育和实践方式,让新时代文明思想达至人的心灵深处,进而达到提升内涵,传承文明,不断引领个人和学校发展的目的。本文以学生管理工作为例,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现实需求,主要围绕学生管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合展开讨论,希望能够给新时代高中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几点参考。

关键词:高中教育学生管理  融合  新时代文明实践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中小学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高中阶段是学生能力培养、性格塑造和意志磨炼的重要阶段,也是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的关键时期,因此,运用新时代文明思想加强高中阶段学生的管理和思想教育,真正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学生长远发展,开展培根铸魂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更好地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建设道德风尚,使我们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强起来”。而现阶段,中小学教育在强调思政课堂教学的同时,还未完全注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高中学生管理工作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文明创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包括家长和社会)关注和思考。

一、当前高中学生管理工作现状与学生实际需求

(一)高中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在高中学生管理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生成绩,忽视思想道德、新时代文明实践能力培养和塑造的现象普遍存在,总认为一“白”遮三丑,所谓“白”,即指学生成绩好。学生成绩好了,其他都不是问题,这不仅是学生家长及学校的观念,甚至已成为社会的共识。高中阶段,学生即将面临升入高等学校或者步入社会就业的选择,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更应该根据实际给予科学合理的学习和生活安排,使其在知识技能、综合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适应更高层次学校和社会需求,而不应单一的追求应试升学教学。殊不知,“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缺乏,个人文明素养的“黑”,也会毁其所有。

(二)学生实际需求

科学知识的培养固然是升学、立身之本,但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培养,高中阶段学生已经认识到知识与学习成绩的重要性,习惯已基本养成,目标基本明确。此时,除获取知识外,他们中有更多的人还希望在人际交往、人生规划、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获得更多的帮助和答疑。也就是说,高中阶段,学生对管理的需求已发生了变化,已由过去单纯的科学知识需求,转化为更高层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需求了。他们在渴望知识的同时,更渴望融入社会,展示自我,锻炼自我,以期赢得别人的尊重与认可。

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大多教育管理者都曾遇到,学生在高中起始阶段懵懵懂懂,但到高二以后,有部分人就开始吸烟、喝酒、谈恋爱、通宵网游等。这些不良嗜好,若任其发展,姑且不论是否会造成前期的管理工作毁于一旦,但至少会使学生学习成绩衰退,甚至遗恨将来。因此,适时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身体验,让他们感受参与和融入社会的快乐,感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帮助别人,回馈社会,也提升自己。

二、学生管理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融合特点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的政治性、教育性与公众性的特点。

就政治而言,高中学生阶段思想丰富、异彩纷呈,但思想可塑性最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新时代文明实践具有典型的政治性与意识形态性。将学生管理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融合,有助于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观念、文明道德风尚深植于学生的思想灵魂深处,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定信念,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就教育性来说,将学生管理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合的重要价值在于规训、教化和实践。无论是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还是公民道德素养、文明乡风教育,都必须要通过正确有效的方式才能达至人的思想灵魂深处。普通的教育管理只达到规训受教育者自身的目的,而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合学生管理工作,就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文明实践相结合,以春风化雨的行动带动发人深省的活动,进而形成润物无声的氛围,使师生乃至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洗礼、得到教育。

就公众性来看,学校教育也不是单一的学生教育或者应试教育,学校培育的个体也需要通过社会及公众的检测。而学校从建设布局、功能设置到资源配备、教育内容到集中体现了公众性,这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公众性旨归不謀而合。

三、学生管理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融合内容

新时代高中学生管理工作与文明实践的融合,旨在于学生跨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和踏入社会之前,通过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培养和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引导和帮助初步感知和了解社会,进而主动参与和融入社会,弘扬正能量,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笔者认为,新时代高中学生管理工作与文明实践融合内容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发挥青年团校的作用,使其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传播的“大学校”。利用高中生团课,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坚定信仰,遵纪守法,树立人生正确航向。

二是发挥课堂的作用,使其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文明传播的“大课堂”。课堂不仅要传播书本知识,更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新时代文明家风、乡风等,弘扬正能量,使学生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心灵上的启迪,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结语

教育管理工作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都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工程,两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在学生管理特别是高中学生管理过程,有效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思想,不仅能培养和提高素养,鼓舞和振奋精神,陶冶和净化心灵,更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猜你喜欢

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两个压缩体融合为一个压缩体的充分必要条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宽窄融合便携箱TPFS500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