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发展的小学英语“支架式”对话教学

2020-08-18郭婉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支架式思维发展对话教学

郭婉勤

摘  要: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与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英语教学长久以来一直在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支架式”对话教学进行了诠释,以教学实例剖析在对话课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背景支架、语篇支架和问题支架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对话教学  搭建支架  思维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发展个性的过程。教学活动要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由于小学生英语阅历较浅,组织、构建语言的能力有限,在语言输出量相对较大的对话教学中,如果缺乏相应的辅助性支架,学生在运用语言思维、构建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和拓展语言等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交流上的障碍,不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英语对话教学中适时、合理、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如语言信息、语言形式、交际策略等相应支架,帮助学生从对话的已知区域逐步通向未知区域,是十分必要的。

一、“支架式”对话教学诠释

“支架”即“脚手架”,原本是建筑施工的辅助性设置。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等一些学者,在俄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列·斯·韦格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支架理论。学习者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区域过渡,个人的实际水平往往难以独立完成,常常需要一些辅助性的支持,方能顺利抵达这个区域,完成学习任务。搭“支架”是一种英语教学策略,是帮助学生学习的辅助手段,使学生学会自主建构语言和独立运用语言,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与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尝试给学生搭建各种学习英语的“脚手架”,为学生提供实践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二、“支架式”对话教学促思维发展

在对话教学中,搭建有效的教学支架,力求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是对话教学的重要举措。现以人教版PEPBook7 Unit5 What does he do Part B Let's talk为例,浅谈如何在对话教学中搭建教学支架,使学生逐步形成用语言思维,高效地促进学生构建语言和智力发展。

(一)搭建“语篇”支架,以处理信息促逻辑思维发展

语篇支架是以语篇的形式呈现,设计听说读写活动等支架。语篇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内涵的深层理解,具有信息容量大和上下文之间显性的内在逻辑关系。学生大脑在获取关键信息后,它会马上把信息进行梳理、分类、归纳、对比,最后得出结论。基于语篇设计的听说读写课堂活动,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推动高阶思维能力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1.搭建“以听促思”语篇支架

老师设计了4个听力语篇让学生通过获取关键信息,再根据职业内在的本质特点来进行分析推理它们属于何种职业。另外,语篇设计的4种职业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它们既有有名的作家和篮球运动员,也有平凡的司机和清洁工,让学生能够正视不同职业,使他们懂得不同职业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引导他们能树立健康的工作观、生活观和学习观。此环节训练了分析推理能力。

T:You know a lot of jobs. There are 4 people who are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 What are their jobs? Listen and guess.(四篇听力语篇如下)

①He works on a bus. He drives a bus. He sends people to different places. Sometimes he goes to work very early and goes back home very late. What does he do?

S:He is a bus driver.

②They go to work very early. They work on streets. They make our city clean and beautiful. They work very hard. What do they do?

S:They are cleaners.

③He usually works at home. He writes poems, novels and stories. We can read his books. What does he do?

S:He is a writer.

④He works in a basketball club. He is strong and healthy. He plays basketball very well. What does he do?

S:He is a basketball player.

2.搭建“以說促思”语篇支架

(1)搭建头脑风暴支架,以生活经验促想象思维

提供课文配图,让学生结合图片和相关要点如性格、外貌、能力、交通方式和工作地等,让学生展开合理逻辑想象,进行预测和谈论图中人物的信息。搭建头脑风暴的支架,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思维高度活跃,迅速地获得大量的新设想或创意。话题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激活学生表达欲望,让学生畅所欲言,此活动能让学生在用语言思维的同时,提升了他们的观察、预测、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搭建文本解构支架,以内在逻辑关系促推理思维

第一步:PPT上出示对话文本打乱的三个部分,让学生讨论正确的顺序。

通过将对话文本解构成三段小语篇,让学生通过文章整体观和其内在的逻辑关系重新排序。

第二步:挖空文本,让学生讨论出所缺的句子。

挖空文本的运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挖空的句型都是对话教学中的核心语言、情景句或含文化意识的功能句,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关键信息推断出所缺句型,此目的是强化核心句型的句型和句义,同时也进行了文化意识的思想教育。从文本解构到文本重构,训练了学生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问题求解和评价等思维能力。

(3)搭建模仿性文本重构支架,以替换练习促重构生成思维

PPT上呈现有关Xiao Yu叔叔的信息图片和小许对话提示,老师在导学中梳理出思维导图并板书,接着让学生两人编新对话。模仿性文本重构是让学生实践、体验、内化语言的过程,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知识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在替换模仿中自然习得语言的过程。此环节训练了学生观察、发散、预测、评价、分析推理和重构文本生成等思维能力。

3.搭建“以读促思”语篇支架

搭建范例支架,以符号信息促决策思维能力。范例支架是指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或最典型的主体对学生进行范例演示,使学生能直观地达到学习目标,可以有效避免冗长或含糊的解释过程。学生根据PPT上呈现的朗读符号,结合自己已有的朗读技巧,尝试自己能够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意群朗读对话。此环节训练了学生决策思维能力。

4.搭建“以写促思”语篇支架

搭建思维导图支架指通过图文直观地表达事物之间的联系,系统把握复杂问题的脉络。引导学生联系以往所学的相关话题,将旧话题有机地整合到新话题之中,从多种角度和途径来思考和交流当前的话题,对话交流內容就会更丰富,空间更广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扇思维和语言的窗户,把学生引向更加广阔的语言交流空间。

T:Mike and Xiao Yu all like their uncles.Maybe they are idols for them.Who do you like best or which friend do you like best?You can ask something about him.根据思维导图提供的信息,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偶像,偶像话题是学生最喜欢的、最感兴趣的、了解得最多的。学生在用英语表述的过程中,很多旧句子不断再现,新句子不断呈现,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语言储备量,留给学生更大的想象和创作空间,让学生发现、提炼和表述的过程就是一次创造性思维过程。

(二)搭建“问题”支架,以发表见解促批判性思维发展

搭建开放性问题支架是指没有现成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态度来发表对某事或行为的一些见解。开放性问题对学生更具有吸引性,更具有挑战性,学生的思维不易受到限制,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讨论,能激发学生以最大的热情积极参与活动,其思考的过程更能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以人教版PEPBook8 Unit3 Where did you go?  Part A Let's talk为例。

1.半开放性问题支架

当老师抛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John's last Saturday or his holiday?后,有些学生说喜欢Johns Saturday,是因为脚受伤后不用上学,有的说生病后父母亲会特别关心他或陪伴时间会多一些,有的说喜欢骑自行车,摔伤也不怕,甚至有的说不用做作业,虽然有些学生说了一些不够正能量的话,只要老师及时加以指导就行了,对于任何事情或者现象,都应该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它,在审视与思考的过程中寻求事物的真谛。另外,有些学生会说喜欢John's holiday,是因为喜欢新疆的风土人情,有的说喜欢吃葡萄,有的说喜欢吃牛肉串,有的说喜欢骑马,有的说喜欢住蒙古包等等。

2.全开放性问题支架

老师追问:Do you like traveling? Why? 激活学生的语言思维,每人都踊跃发表意见,各抒己见,有些说读万本书不如行万里路,增长见识,有的说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学习,可以放松身心,也有的说与家人或朋友去旅行可以增进感情等等。

3.创新开放性问题支架

老师继续深层引导:When you are traveling, you see the people who are doing these things. How do you feel? What should you say to them? PPT上的图片是旅行途中最常见的情境,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此时学生看见如此惊心动魄的图片,马上激活他们恻隐之心,激发他们会说、爱说、大胆想表达的动机,同时老师以其为契机,及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育他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爱于助人,遇到不文明的行为要大胆提出建议等。

结语

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给学生搭建各种恰当的学习“支架”,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对话教学中顺利跨越最近发展区。教学活动层次分明、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维、自主构建语言、内化语言和运用语言,从而使学生从低阶思维能力过渡到高阶思维能力发展,这样,不仅可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发展区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用它撬动地球”,教书育人才能有较大的成功和希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祎.生成性教学资源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7.

[3]刘倩.英语教学资源与英语教学[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

[4]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编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傅淑玲.搭建“脚手架”,让学生“攀登英语的高峰”[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

猜你喜欢

支架式思维发展对话教学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新课标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课程“支架式”教学设计原则与教学模式应用
“支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