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

2020-08-18马庆权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融合信息技术

马庆权

摘  要:由于近些年信息技术的改革与进步,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旧式教学理念与方法与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很多相违背。为保障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如何依托目前信息技术这艘快艇,实现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本文针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解决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融合  应用研究

小学阶段数学综合素质的良好奠基,对今后全面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数学是考查学生实践能力,自主思考的评判标准。因此,数学课堂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现今信息技术在数学领域的应用逐渐流行,如何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帮助教师教学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增加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丰富教学手段和资源,这都是教师应该思考的。本文将从实践能力、学习兴趣、抽象变为具体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结合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不仅在教材中,生活中很多方面都需要应用数学知识。所以从教学本质出发,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数学知识掌握,从而更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教师若要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打牢基础,便需在课堂中适度应用信息技术。如若教师能在满足教学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结合学生学习上产生的问题,创设日常生活情境,将知识运用在生活实际中,便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例如在教授“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先准备好一段视频,播放一段在日常生活中买东西时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体验加减法在生活中该怎样去运用。再让学生进行思考,最后教予学生运算法则。之后可通过信息技术创设一个虚拟买菜场景,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在买菜交易中扮演不同角色,让学生自由进行,自己去体会加减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只需做到课前的组织与课中的必要引导与帮助。这样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出的具有不同元素的生动有趣的课堂,会增添学生的学习乐趣。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升自己实践能力,使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二、摆脱固有模式,提升学习兴趣

以往数学教学总是不断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没有自我思索和表达空间。而小学生年龄较小,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并不能专注于全部是理论知识教学的课堂,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僵局,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使课本上的知识不再冰冷生硬而变得生动有趣。轻松课堂中,学生才会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从而进一步进行思考,探索,理解与运用。例如在讲授“时、分、秒”时,教师可通过某软件制作一个电子时钟,在课堂上向学生们展示,点击按钮,时钟便可走动,再点击暂停,时钟便可停止走动。让学生读出时钟停止时的时间,便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时间概念。并且教师应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相应的鼓励与奖励,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肯定,也能帮助学生增加自信心。将课堂融入多种元素,避免使用传统教学方式中陈旧呆板的方法导致课堂变得枯燥乏味[2]。信息技術的运用让学习方式不再单调,因此能够提高学生自发主动学习能动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数学思维。

三、结合实际情境,抽象问题具体化

在小学期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中抽象化的知识理解与数学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培养,而数学本身又是一门具有极强抽象性的学科,许多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能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点。但这样的学习方式不是高效率且有效的,教师应对此教学难点进行攻克。这就需要教师思考该如何合理运用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具体生活场景中展现,帮助学生理解深化知识。例如在讲解“平移”的内容时,教师如果直接提问有关平移的问题,在不知道平移概念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回答出来。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个具体场景:在制作的画面中有一棵大树,树上站着两只小松鼠,一只松鼠站在树顶上,用红色的点来标记它,而另一只松鼠站在偏下方的树杈上,用绿色的点标记它,然后将大树向左平移,在平移后,树顶上的松鼠说它走过的路程最长,而树杈上的松鼠则认为是自己经过的路程更长一些。在这样的冲突下,教师便可向学生提出哪只松鼠说的是正确的问题。在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以及回答后,教师再通过自己的引导,让学生忽略掉大树的移动,只看松鼠的移动,再通过信息技术了解哪只松鼠移动的距离长,从而获得答案。教师可在变化松鼠位置后提问学生,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得出相同的结论。在实际情况下,将抽象的问题具像化。这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知识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下有效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结语

在新课标的教育改革中,固有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所需。而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方式已成为现今教学的一种潮流,教师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创设不同的学习场景,提出创新型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探究,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教师需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的发展培育全面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田光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8(21).

[2]王艳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融合信息技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融合》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