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比较法的运用策略分析

2020-08-18王雪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比较法运用策略

王雪珊

摘  要:在新课改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越来越注重中学生的教学实践,强调对其学习积极性和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生物教学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课程,其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比较法,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快速且准确地获取生物知识技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初中生物教学比较法的运用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比较法  运用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时期,在各学科学习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习的技巧与方法,这样方可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基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被广泛用于学科教学中,其中比较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生物教学比较法的运用策略

比较法主要是指对比多种容易混淆的相关事物的一种方法,将其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有利于学生通过事物之间的比较,对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加以解释,更好地识记和运用所学知识,获得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通常初中生物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策略包括:

第一,历比法

历比就是从空间和时空的层面来分阶段比较某一生命现象发生及发展的历程[1]。例如:用模型或挂图的方式比较爬行纲、鸟纲、哺乳纲、两栖纲、鱼纲,这样学生能轻松观察脊椎动物心脏的分隔变化,轻松理解动物的进化历程,即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又如:以进化程序为依据比较各类高等植物的根或叶、茎,促使学生清楚知晓植物的进化历程,即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

第二,类比法

类比法指的是比较生物中的生命规律与生活结构,找出其中的相似处、相同点或利用同样的方式对其中的特殊和不同之处进行总结,借助文本与表格的方式进行系统分类。从被对比对象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出发,类比法可以分为类别比较法与类型比较法,其中前者是对不同种类的生活规律及生命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彼此的特殊性与差异性,如:对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进行比较时,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依托进行比较,以此获得新知识。后者是比较同类生物的各个生命规律及现象,对彼此的共性进行寻找,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如:对消化酶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时,可以结合已学的唾液腺中的酶等知识来构建同类型的概念。

第三,综合比较法

综合比较是指比较各生命现象的诸方面,即: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比较生物概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使用综合比较法时,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比较不同的事物,找出各自特點后进行分门别类,方便学生记忆与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例如:学习六大类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时,比较不产生种子的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多方向、多角度的综合比较肾小球毛细血管、组织处毛细血管、肺部毛细血管的血液成分等,这样能帮助学生系统化掌握所学知识。又如:针对“蝶类和蛾类”的区别,学生不能准确掌握其实际概念,无法分清楚哪个是蛾、哪个是蝶,若能在参考教材上进行多方向和多角度的比较,辅之以实物进行对比讲述,则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清楚知晓:蛾类为羽状触角、大腹便便、静止时二翅下垂;蝶类为棒状触角、细小、静止时二翅上翘,进而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列比法

此方法指的是比较互为并列又相对独立的几个生命现象,如:比较双子叶和单子叶的植物种子结构;比较动物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结构;比较静脉、动脉、毛细血管的管腔和管壁等。通过类似生命现象的比较,能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和具体化,帮助学生清楚理解、轻松掌握生物知识。

第五,寡众比法

将众事物与同类中的某事物进行比较的方法称之为寡众比法,即:以一个事物为圆心,分别比较其与众事物,而众事物之间不比较。例如:分别比较茄科与十字花科、蔷薇科、锦葵科的主要特征,以此更好地识记茄科主要特征。当然在分章节复习环节,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分别比较多种器官(或系统、或组织)与其中的一种器官(或系统、或组织),达到强化其一、巩固其他的目的。

二、初中生物教学运用比较法的注意事项

将比较法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时,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1.准确选择比较因子

比较法的应用强调只有具备比较条件和意义的双方方可成为比较的对象,具体要符合如下条件:a.比较本质特征相反或相同的生命规律及生命现象,如:比较光合作用的实质与呼吸作用的实质、比较植物进化的原因与动物进化的原因等。b.比较非同类事物,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相对抽象且难以想象的事物,如:海绵组织似海绵、栅栏组织似栅栏、双子叶植物叶脉呈网状等。c.比较不同种但同类的生命规律及生命现象,如:一个动物类群和另外一个动物类群、一种植物体和另外一种植物体等,以便实现求其异同、寻其特点的目标。

2.灵活运用

比较法的种类丰富多样,但其在本质上有一定关联性,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要从知识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积极联想已学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比较法,促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和具体化[3]

3.与学生思维要求相贴近

在比较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就地取材”“驾轻就熟”的原则,选用生活的、实际的、常见的事物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严禁找比本体更加复杂且令人难以理解的对象,或者是找学生从未见闻过的对象。例如:对蜂群中工蜂、雄蜂、蜂王的区别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比较和分析其特征,即:分别比较三种蜜蜂的生殖器官发育和职能、蜂房大小、幼虫期食物、身体大小、卵受精情况等,让学生自行理解与消化所学知识。

结语

综上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时,教师需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思维出发,准确选择比较因子,灵活运用历比法、类比法、综合比较法、列比法、寡众比法等。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生物知识化繁为简,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有效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能力,为今后更高层次的生物学习打好基础,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云碧.浅谈比较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3):94.

[2]曾小霞.初中生物教学中比较法的类型与运用分析[J].求知导刊,2018,(35):88.

[3]夏林.初中生物教学比较法的运用策略分析[J].数码设计(下),2019,(7):293.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教学比较法运用策略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比较法学习Co和Co2
初中生物教学凸显和传递重要概念的实践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管窥“浮沉比较法”在脉诊中的应用
比较法在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