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有效整合浅析

2020-08-18蒋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阅读写作有效整合小学语文

蒋蕊

摘  要:伴随新课改迈入新阶段,语文学科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既是母语学科,又有着实践性与人文性等特点,对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形成、审美意识提升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可着眼于教学整合视角下,使阅读写作一体化,调动小学生的阅读学习热情、使其具有学习累计意识,以便降低写作难度,使两者得以融会贯通。为此,本文展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阅读写作整合的意义,浅要分析相关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写作  有效整合  策略

语文新课标指出“应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开放的视野[1]”。新课改实施多年,使更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妙趣横生的课堂,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但在阅读与写作教学整合方面仍有不足,部分教师将阅读、写作分离开来,造成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学生泛泛而读、缺乏写作思路等问题频出。故此教师需立足于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角度施教,关注教学融合问题,促进对阅读写作的有效整合,构建高效课堂:

一、促进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有效整合意义

新课改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2]”。在语文教学中,关注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将起到一举多得的授课效果——教师可以广泛阅读启迪学生写作思路,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内化文学知识、记录自身感受;以写作需求促进阅读不断深入,在开阔小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也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从而,学生在理解文本知识、深入发掘文本内涵的过程中,其词汇、语言表达能力将变得愈发丰富,学生的写作水平更将逐渐提高;通过对阅读文本的赏析、探究,能够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结构和文章布局,并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通过品味文本中的修辞手法,促使学生感受作者表述精巧,以便当自己进行写作时,可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促进情感抒发。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促进阅读写作有效整合,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浅析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有效整合策略

(一)逐层深入,促进读写结合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的过程[3]。所谓的读后感,就是在给予学生阅读空间,当其读完一篇文章之后的感想或者感受,学生通过阅读一篇文章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情绪,都可以用书写的方式将这些记录下来。读后感的写作说简单也并不简单,说难其实也并不难,就是学生要学会自主阅读,在阅读之后有一个大概的总结和自我感触的概述。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借鉴和模仿,观察作者都是怎样应用修辞的,是怎样划分段落的,又是怎样布置中心的,当学生阅读过文章后,形成了怎样的感受、具有怎样的内心触动。在阅读后,起初学生感想并不深刻,教师可促进其进行品读,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激发写作欲望,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悟。与此同时,教师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用鼓励和欣赏语气,不要求学生写得尽善尽美,但是应引导其能够把自己的心中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形成一篇微习作。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上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进一步感受祖国南海上这片美丽岛屿的旖旎风光,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西沙群島的图片、视频资料,并结合所学,记录学习感受,可以是作为小导游介绍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也可以是阅读笔记,描述西沙群岛哪里最引人入胜。

(二)以读促写,培养观察能力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体验有限,在小学生质朴、童真的眼中,事物只有是否有趣的区分,没有诸多大道理和翻涌起伏的情绪。因此,教师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不能只局限于原创文章的创作中,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一些仿写,充分发挥教材中文质兼美文章的引导作用,进而先锻炼学生的写作行文结构、用词,再慢慢教会学生融入个人感情。

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上《爬山虎的脚》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还应使其观察和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对事物描写的特征,文章呈现怎样的叙述顺序。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中,带领学生走向户外,观察真实的爬山虎,并让其展开仿写练习。

(三)想象外延,组织续写练习

写作是自主构思的过程,最关键的就是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缺乏想象力的学生很难写出精彩动人的文章。部编教材中的很多文学作品正是因富有无边的想象才鲜活起来。

例如:部编版三年级下的《小真的长头发》学习中,小真既想用长头发钓鱼,还想用自己的长头发套牛,又想把长头发当被子、当晾衣绳。如果作者没有充分的想象力,纯粹靠一行行的文字去描绘,很难将小真古灵精怪的形象塑造得如此活灵活现,这就是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力的妙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联想,也动手写一篇关于“奇妙的想象”的文章,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路指引,让其展开联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注重拓展,拓展知识视野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阅读写作有效整合,进一步满足新课标对学生课外阅读量提出的新要求,在使教学整合面向全体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写作能力。

例如:部编四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授课后,可以让感兴趣的学生阅读《少年周恩来》《周恩来传》,在走进周总理的同时,促进学生了解历史,并让其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在《盘古开天地》的教学后,向对神话故事感兴趣的学生推荐《妖非妖》《中国神话故事》,让学生思考神话的写作特点,利用开放结尾故事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续写等。

结语

总之,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融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既应具有创新施教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授课水平,更需关注学生的语文教学感受,使阅读写作有效整合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发展及语文学习特点。从而打造高效课堂,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热爱阅读、喜欢写作,为他们的未来成长与深入探索筑牢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宣立民.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J].读写算,2020(1):25.

[2]张丽.探究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C].荆楚学术,2020(3):29.

[3]营毛丽.试论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J].科普童话,2020(3):5.

猜你喜欢

阅读写作有效整合小学语文
抓好课前自主预习,提升阅读写作能力
少年宫阅读写作社团:为有梦的孩子插上翅膀
小学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初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构建文言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体系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