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升学生音乐综合技能的培养模式

2020-08-17刘子铭

音乐生活 2020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素质院校

刘子铭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学前教育培养具有高素质学前教育工作者,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现阶段我国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依旧存在授课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质量。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音乐综合素质培养中,为确保学生符合市场对人才需求,应加强对教学模式考虑,基于市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求,对教育模式进行完善,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授课目标不清晰

现阶段,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授课中,尚未明确应对学生开展何种音乐教学课程或学生须掌握的音乐技能,以及具体的相应音乐实践技能掌握的具体标准、培养目标以及音乐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严重影响了对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培养。

(二)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中,音乐方面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属于常见问题,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要面向幼儿园,部分高校教学中为迎合其需求,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教学,但缺乏对当前市场条件下幼儿园实际需求认知。另一方面,一些高校针对幼儿园的需求开始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改变,但难以抛弃以往教育模式,导致在教师资源、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存在问题,使得学生培养和社会需求间存在严重问题。

(三)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主要是培养从事幼儿园教学的专业幼师。一些幼儿园对教师要求实际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吹、拉、弹、唱等综合音乐技能的掌握水平。但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中开展的音乐课程,依旧采用分科教学模式,甚至重视程度不足,难以实现对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培养。

(四)教学模式单一

现阶段,多数高校在授课中依旧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学前教育专业受学校整体教学策略影响,使得教学形式太过单一,甚至由于院校缺乏重视程度,导致授课内容缺乏新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主动性,甚至限制音乐特长学生发展。

(五)教学理念落后

现阶段,依旧存在部分幼儿园存在办学行为不规范问题,重视利润,缺乏对儿童健康发展的思考,会影响其发展。而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最大程度上迎合幼儿园办学理念,过于追求办学利润最大化,并以此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这会严重影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自身和幼儿园学生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综合技能培养模式完善建议

(一)明确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以往教学模式难以被应用于幼儿园教学中,要求必须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行改进,实现对幼儿素质培养,为幼儿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需要对音乐教学总目标继续调整。首先,树立学前教育专业对综合型与技能型人才培养,这就要求对以往模式进行调整。同时,既要考虑幼教职业特征,重视实践能力和音乐职业技能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相应吹、拉、弹、唱跳等综合应用基本技能。有关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学前音乐教学中,既要充分思考幼儿教育职业特征以及当前幼儿园对幼教音乐资质需求,又应重视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职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这对教育专业学生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必须树立培养学生弹、唱、跳等音乐技能的目标,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并要求其掌握即兴伴奏、声乐演唱以及唱歌排练活动组织等方面能力。此外,还需在对学生舞蹈创编和舞蹈教学组织能力进行培养,从而更好的满足幼儿教学需求。

(二)优化课程结构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内容具有明显职业性,教学目标和内容面向市场,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培养目标,必须重视课程结果结构设置。既要提升音乐教学在整体课程中占比,又应重视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培养。首先,注重音乐课程横向关系,渗透、连接不同音乐学科知识点,转变传统教学中单一授课模式,设置综合性教学模式。其次,提高对音乐学科教学内容整合,如在对学生舞蹈技能培养中,注重对学生舞蹈创编能力。最后,教学内容突出职业化特征,根据幼儿园对幼师素质需求进行针对性教学。

(三)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推进,同时为满足多样化市场对人才需求,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实现教学模式多样性。积极主动应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升音乐课程授课质量,提升音乐教学形象性和教学内容丰富性,激发音乐教学活力,从而培养具有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体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和具体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并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和进程,通过建立“小组课”和“大课”等授课方式,为不同学生提供差异化教学内容。在进行“大课”授课中,可以向学生讲诉具有共性的声乐知识,如发声基本理论知识等,并在授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音像资料,提升理论知识生动性,增加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能力。在“小组课”授课中,教师应提升授课针对性,在了解学生基础上,根据其理解能力与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施针对性教学,并结合学生对知识掌握不足之处,增强对相应内容教学。同时可利用对唱、合Ⅱ昌等实践教学方式,通过相互合作,提升对学生音色辨识能力培养,不断增强学生乐感。另外,为提升对学生培养效果,还应建立高效音乐教学课堂,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作用,利用声像、图片等提升教学内容生动性。

(四)建立专业化音乐实践平臺

通过实践可提升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利于提升其综合素质。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为确保学生可更好的掌握幼儿园音乐授课实践能力,应为学生提供相应实践锻炼平台和实践课程,提升其音乐专业技能。如学校、教师或学生定期组织独唱、独奏、合唱、编舞以及弹唱等方面音乐比赛,为学生提供相应展示平台。注重鼓励学生自身组织音乐实践活动,教师和校方在条件允许下,最大程度为学生提供便利和支持,提升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此外,院校应重视“校企合作”项目,与幼儿园进行合作或对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以此实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培养。

(五)完善音乐综合素质考评管理制度

通过对学生音乐综合素质进行考评,便于了解其对相关音乐知识掌握程度,可为进行针对性教学提供指导,利于学生对自身能力水平进行定位。因此,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学习任务,制定完善音乐综合素质考评管理制度。具体进行考评中,常用考评方式包含班内检测、系部级考评、校内校级专项技能考评、毕业汇演以及幼儿园见习考评等。考评中为充分发挥其作用,还应实施长期有效监督,增加考评力度,规定统一考核内容,允许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相应音乐,并确定最终考核时间,确保学生在有限时间中完成相应音乐教学内容。

总而言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为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质,更好的满足市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需求,必须重视教学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应先明确当下学前教育专业授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质,以及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实践能力,可为学生日后进入幼儿园教学岗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可提升应用型本科学院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应用型素质院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