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数学与美食相融合的课堂探索与实践

2020-08-13肖洁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3期
关键词:物理知识亲子活动分享

肖洁玲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已跨入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数学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孩子对数学的重要性视而不见,对数学的学习也逐渐失去了积极性。为了重拾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激情,我们尝试从课堂的模式进行改变,提取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美食元素并引进课堂,使得数学课堂更有意思、更活跃、更生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目的,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把美食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美食,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睦。

【关键词】  数学 美食 分享 文化 物理知识 中考 亲子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3-109-02

一、研究的目的

以生活实践为载体,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源之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地结合起来,那么数学知识的学习将不再枯燥乏味,学生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得到提升。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解题能力,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调查访问我校初二级同学对通过美食来认识数学,这种模式课堂的兴趣与看法。然后进行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实验法:在班级中进行美食课堂模式教学,实践中检验学生对美食课堂的参与度以及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美食课堂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希望此课堂变革得到提升与推广。

三、研究过程

1.资料收集

研读《数学小厨房》后发现:

1.对于每一道“数学点心”,《数学小厨房》都给出了详细的“食谱”,而且“食谱”也不复杂,按照说明它一步步来操作,就能做出一道美味可口的“数学点心”。

2.在制作和享用“数学点心”的过程中,《数学小厨房》会告诉我们关于这道“数学点心”的数学原理和相关的趣闻逸事。

3.《数学小厨房》的目的很明确:让小朋友们在动手做美食、动嘴尝美食的过程中发现——与美食结合的数学可以这么有趣!

2.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模式,说明“美食课堂”的可行性

番禺区提倡的“研学后教”是以研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先对研学案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实施教学的教学模式。而“美食课堂”是“研学后教”理念下新形态的课堂模式。

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随机在学校走廊、学校运动场、学校停车场等地发放166份,收回有效问卷165份。

从最后的结论,可以了解到,相对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更加接受互动式的美食课堂,学生对课堂增添美食的向往和对自主动手探究产生极大兴趣。这个调查结果,无疑为我们后期开展“美食课堂”打了个强心针。

3.实验课堂

“配套”饺子课堂

饺子的由来:饺子,是中国传统食物。是我国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原名“娇耳”。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寓意:由于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是盼一家人团团圆圆,取平安团圆之意。

下面就让我们动起手来,包一份既有意义又好吃的饺子吧!

在制作饺子之前,我们先进行人员安排:

问题1:美食课堂有24位同学制作饺子皮和肉馅,每人每节课平均制作饺子皮140个,或肉馅200份,一个饺子皮需要配两份肉馅,为了使每节课的产量刚好配套,应分配多少名学生制作饺子皮,多少名学生制作肉馅?

方法一:站队分析法:

利用学生制作的简单卡通卡纸,同学们进行举牌站位,然后进行计算调整,最后整合成符合题意的组合。

设:分配x名同学制作饺子皮,y名同学制作肉馅

方法二:数学方程法(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法一:设可设分配x名同学制作饺子皮,(24-x)名同学制作肉馅,由题意得:

2·140x=200(24-x)

解得:x=10.

则24-10=14.

答:应该分配10名同学制作饺子皮,14名同学制作肉馅,才能使每节课的饺子刚好配套。

解法二:设可设分配x名同学制作饺子皮,y名同学制作肉馅,由题意得:

x+y=24

2·140x=200y

解得:  x=10

y=14

答:应该分配10名同学制作饺子皮,14名同学制作肉馅,才能使每节课的饺子刚好配套。

厨房的锅里飘来阵阵饺子香味, 令人垂涎欲滴。经过大家商议,我们决定把一部分饺子送给正在办公室默默耕耘的老师们。

4.亲子活动

为了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数学美食课堂,学生学会制作美食,回到家,可以跟父母一起分享美食或者和家人一起动手创作美食。希望通过此课堂,能成为家长与孩子互动、沟通、交流的平台,解决家长难以与孩子交流的障碍。

5.归纳总结

在制作美食的各个环节中,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孩子们并非每个环节都能参与,需要分工与合作,而这个活动过程则有利于孩子们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孩子的友谊。活动既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品尝美味时,孩子们想到自己参与制作,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快乐与幸福便油然而生。白居易曾经说过:“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英国的一句谚语The roses in her hand,the flavor in mine.”(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与朋友、与老师、与家人分享美食之际,自己的喜悦与激情都会得到升华。在数学美食课堂,学生体验到满足感、认同感和成就感,不知不觉中,孩子对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也产生了莫大兴趣。

反思课堂的利弊,整个课堂活跃,学生情绪高涨,对知识的也用心体会学习;但是美食课堂时间较太短,造成课堂上对数学知识巩固训练不够充分,不能深入讲解知识,为此下一节课有待继续加强本课内容。

开展美食课堂,我肯定是非常同意的。美食课堂也许许多人听了,嘴角还会微微上扬,露出甜美的笑容,联想美食的样子,就好像此时此刻美食的味道已经飘到了身边。这样美食与数学的合作,肯定是遭人喜欢。

其实开展美食课堂,无非就是提起数学的兴趣,美食相当于一个药引,引出数学这个既深奥,又让人烧脑的科目。其实数学在许多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用得上,如果融入到日常中,那么数学就会更好玩。美食课堂在教我们制作一个蛋糕过程中,边做边思考,就像要放几比几的调料,每个人可以吃到多少份等等。又如在制作“几何”吐司时,更好地融入学习中,不仅让学生投身美食中以及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美食与数学的紧密相连,可以推进教学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说和做,不仅可以学习如何制作美食,还能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让那些看似复杂,繁琐,无趣的数学题变得更加有趣。开美食课堂实质目的就是实践来获得真理,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数学是需要灵活的大脑思考,才能解出答案,如果只是像平常课堂上的死记硬背,那么是提不起兴趣的。

對于美食,每个人肯定是义不容辞。但是对于数学,也许有些人感兴趣,有些人不感兴趣。但是我们把美食跟数学融合在一起,就会发现我们对数学更加热爱。

[ 参  考  文  献 ]

[1]《数学小厨房》,作者:(美)安娜·麦克卡伦 著 (美)丽萨·赫尔南德斯,绘.许庆莉,译;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数学》课本人教版八年级(下).

[3]数学+美食活动:http://www.ami888.com/etagid56364b0/http://dgfls.jyjx.dgjy.net/info/9412270c8.html.

猜你喜欢

物理知识亲子活动分享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与相关问题阐述
论用物理知识解决高中化学实验中的问题
中班主题课程《走进动物王国》的实践与反思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孩子,我们慢慢来
浅谈开展亲子活动在校外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有效性的研究
例谈“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