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边地区劳务输出对经济结构影响

2020-08-13周宁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劳务输出经济增长

周宁

摘 要:勞务输出,即将劳动力向国外或国外经济组织转移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劳务输出才开始起步,逐渐兴起。因而劳务输出问题及其带来的经济问题成为诸多学者积极探讨的热点。

关键词:劳务输出;经济增长;延边地区

一、延边地区劳务输出现状

我国劳务输出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开始逐渐兴起劳务输出,但因改革开放初期,国际合作及贸易较少,因此劳务输出规模小,不被大众广泛接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不断攀升,国际间的贸易合作也不断增加,劳务输出才逐渐规模化。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处,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同时,延边还是中国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地,朝鲜族人口占比为35.90%。且具有着自然的语言优势,因此得以在我国跨国劳务输出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从延边国际劳务输出起步阶段到规模形成阶段,这几十年来延边地区劳务输出总人数达到二十几万人,所得外汇达到了近百亿美元,劳务输出已然不断成为了延边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二、延边地区劳务输出的影响

(一)延边地区劳务输出积极方面影响

1.劳务输出拉动了经济的增长

延边地区近年来已经形成了规模性的劳务输出环境,劳务输出所带来的巨额外汇收入已经成为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不仅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同时也丰富人们的收入结构;不仅支持了延边地区的经济建设,也拉动了地区的经济增长。因韩国从2007年3月推出对有意赴韩就业的海外朝鲜族人实行访问就业制,使得延边地区外出务工的人数得以速度增长。观察1999年-2019年国民生产总值的结构,可以看出延边州第三产业自07年开始不断激增,19年第三产业达到了420.2亿元,且劳务输出在其中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另一方面,劳务输出也促进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经过大量的阅读资料得知,延边州的大部分务工人员多为在外工作,回国进行经济消费。因此,随着劳务输出的不断发展,使得居民现有储蓄存款不断增加,从而拉动了地区的消费,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2.劳务输出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劳动力的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将劳动力资源合理分配的一种过程,从而满足经济社会中不同程度对劳动力的需要。劳务输出所带动的人员流动有助于实现一定程度的劳动力供求平衡,实现调节劳动力的供求矛盾,从而缓解了当下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对外输出的劳动力也可在发达国家等地区接受更加先进技术和服务的学习,从而便将人力资源转变为了人力资本,回国后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更好的优势作用。

3.劳务输出促进了地区投资、创业的增加

劳务输出发展过程中,很多务工者学习了很多优秀的技术、先进的思想理念,并且获得一定程度的经验和金钱,利用这些回国发展文化及娱乐产业。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将优秀的技术和经验带回了国内,也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国内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他们所发展的产业能够很好地带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进步。

(二)延边地区劳务输出消极方面影响

1.劳务输出使得人才和人口的流失

劳务输出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自然有利有弊。消化了剩余的劳动的同时,在人才和人口流失方面,劳务输出则起到了一个负面的作用。一方面,大量的对外劳务输出因性别和年龄失衡的原因,对社会易造成人口比例失调,从而加速延边地区的老龄化社会。另一方面,因家庭原因,劳务输出会形成家庭整体迁移的影响,从而对于人才角度而言,会造成人才的流失。并且对于社会和谐角度而言,延边地区务工人员的家庭中,只有一位成员出国务工会造成社会矛盾及家庭不和谐的因素。

2.劳务输出对于国际经济环境过于依赖

随着当今世界格局不断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矛盾也不断凸起。如“经济危机”、非典疫情,以及战争、新冠病毒等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对于务工人员来说,易受到外汇贬值的影响,从而使得收入大幅“缩水”。

3.劳务输出人员素质较低,并且因体系监管不严,违法事件常有发生

延边地区劳务输出人员结构组成中,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等为主要组成部分。外出劳动力市场较为混乱,一些不法分子、非法中介及企业唯利是图,在其中搅乱劳动力市场,导致了许多违法事件的发生,不仅侵犯了一些劳动人员的权利,并且在当地造成了较差的影响。

三、发展劳务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1.健全劳务管理体系

目前针对劳务输出市场,市场管理体系混乱是丞待解决的重中之重。在市场的竞争中,一些企业唯利是图,剥夺劳动者的权益。并对于一些中介等机构也存在非法欺诈、非法从事劳务业务等行为。优化管理体系是市场得以合理化运行的保障,是对外务工人员能以保障自身合法利益的根本。因此应健全劳务管理体系、完善劳务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同时也应对劳务公司和中介等机构进行合理化整顿,完善劳务输出产业链,严格保证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实现劳务输出市场的规范化。

2.提高务工人员素质

随着国际市场劳动力竞争的加剧,对于务工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断在提高。素质的提高可以有助于务工人员群体胜任更多的工种,并可以进入发达国家的技术性劳务市场中。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可以让务工人员更具竞争力,同时也解决了劳动力结构单一、输出领域单调等问题。因此国家应加强务工人员的素质教育,通过培训和学习,使我国务工人员更具优势。

3.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一方面,劳务经济作为延边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增加了地区内的外汇收入,也带动了消费,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增长。因此,应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程度上为外出务工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延边地区在几十年的劳务经济过程中,负面影响已经渐渐呈现。因而,政府应为部分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鼓励、引导务工人员回国创业,将支持劳务输出和鼓励回国创业相结合,丰富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可以将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经验带回国内,促进国内的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实现“反哺”家乡,实现延边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庐进,施延红.劳务输出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与对策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16(05):24-26.

[2]张姝.延边州对韩跨国劳务输出现状及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06):88-90.

猜你喜欢

劳务输出经济增长
劳务输出导向:民族地区职教扶贫模式的理性审视
中国对日研修生派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我国劳务输出法律体系及保障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