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消费券对经济的影响及银行业务发展的启发

2020-08-13吕凤

经营者 2020年15期
关键词:银行业务经济

吕凤

摘要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的实体经济在2020年一季度基本处于停摆状态,阶段性的停工停产使得供需两方面均受到极大冲击。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居民收入下降,从财富理论来看,恒久性收入的减少会抑制投资;而在全球不断蔓延的疫情,导致外部需求萎缩,出口受到打击;因此,消费成为当下应对疫情冲击,推动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各地纷纷出台一系列举措,促进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在众多措施中,消费券具有直接刺激居民的消费欲望、促进经济增长等优点。本文探讨消费券对经济的影响,以及银行可以从发放消费券中受到的业务启发。

关键词 消费券;经济;银行业务

一、背景

(一)消费券的概念

消费券是一种专用券或支付凭证。当经济不景气导致民间消费能力大幅降低时,政府或企业向居民发放消费券,借此刺激居民的消费欲望,通过消费振兴,带动生产、就业、投资等活动的成长,加速经济的复苏[1]。消费券以促进消费为目的,但也可作为社会救济工具,既能刺激消费又能达到社会救济的目标。消费券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目前国内的消费券主要分政府消费券、社会消费券、旅游消费券、转移性消费券和教育培训消费券这五大类。消费券作为一种短期政策工具,为达到刺激目标,通常有明确且较为短暂的使用期限,逾期无效。

(二)消费券发放背景

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产业链下游需求减少,上游断供,总供给收缩;金融市场恐慌,股债交叉影响,避险情绪上升;投资者市场预期恶化,内在萧条,进一步凸显了消费的重要性,必须让消费拉动经济。但阶段性停工停产使居民收入受到影响,行业失业风险进一步增大,支撑消费增长的基础受到冲击。特别是对于一些人员密集的第三产业,即便疫情得到控制,也不能马上复工,因此这些行业恢复较慢。当前,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外需有限,因此要依靠内需推动产业转型,发放消费券就是刺激内需的一种基本方式。

此次疫情影响着供给、消费和投资。从生产方面看,中小微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企业产值的下降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资收入,进而抑制居民的消费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推出消费券,意在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重新激发人们的消费热情,推动消费市场的复苏,并通过需求端的回弹,带动供给端的恢复,进而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消费券发放模式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我国也发放过消费券,但本次发放的消费券与之前发放的消费券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一,地方政府的消费券大多贴近民生,主要适用于餐饮、文娱、旅游等领域。因为疫情对这些消费行业的冲击较大,且这些行业线上复工的难度较大。另外,餐饮等行业小微企业多,抗风险能力较弱,为这些行业提供定向补贴,体现了国家精准施策的导向。

第二,消费券的发放形式也与以往不同,此次消费券主要采取电子形式发放,与“互联网+”相结合。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迅速发展,采取电子形式发放消費券一方面符合居民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发放成本。更重要的是,电子平台的实名认证功能可以追溯客户端和商家端,凭借其风控能力与技术监督,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消费券不被滥用,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确保居民实际受益,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从具体案例来看,各地发放消费券的方式也具有鲜明的特色。杭州市政府发放七轮消费券,将政策时间线拉长,实现了政策影响的最大化。消费券覆盖范围广,实体店线下通用,吃早餐、买菜、买水果,甚至停车和加油都可抵扣,覆盖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于杭州消费券的单平台发放,武汉消费券由阿里巴巴、美团点评和腾讯发放,由各平台制定和公布活动规则。武汉消费券共有餐饮、商场、超市、文体四个分类,精准对接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

二、消费券对经济的影响

从居民的消费能力来看,发放消费券实际上提高了持券者的可支配收入,这种收入效应会刺激居民的消费意愿,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从而直接拉动经济发展,它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发挥乘数效应,撬动消费活力

乘数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用公式可表示为k=1/(1-边际消费倾向),乘数越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就越强。发放消费券,相当于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可以借助乘数效应,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从五一假期支付宝的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5月6日,杭州通过支付宝发放的消费券,累计拉动的消费金额超过50亿元。其中,五一假期杭州消费券核销金额超过6000万元,直接拉动消费金额超过10亿元,杠杆撬动比例超过1∶15。

北大国发院发布的《消费券的中国实践》报告中指出,发放消费券的行业比未发放的行业恢复更快,支付笔数和支付金额均大幅反弹。发券地区消费券支持的行业比未发券地区的同行业恢复得更快,消费券总支付笔数比未发券地区高出4%。根据模型推算,发放消费券后一个月内,消费券地区受支持行业的支付笔数将比未发券地区的同行业高出25%[2]。

(二)缓解生活压力,带动生产复苏

疫情期间,市场需求疲软,企业经营压力陡增,不少企业被迫裁员甚至破产倒闭。即使复工,支付的工资也大多会被“腰斩”,导致许多非核心员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员工收入减少,生活压力陡增。消费券覆盖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方面助力不小。尤其是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而言,消费券极大地提升了其生活质量。

此外,通过消费券的发放促进消费回暖,激活了上下游链条的复苏。饿了么数据显示,自消费券发布后,杭州线下餐饮门店新开业环比增幅超过10%,餐饮类消费订单量环比增幅也超过140%[3]。出租车行业自杭州消费券发放后生意复苏,总体接单量增加了29%。消费市场回暖,文旅行业也渐渐复苏。

(三)推动数字化经济发展

支付宝5月6日的数据显示,从4月开始,国内每周有100万商家开通收钱码,上万餐饮商家接入支付宝。受支付宝消费券的启发,商家们开始线上运营,在多平台上线团购套餐,更多地依赖数字化营销。事实上,支付宝的消费券已经不再局限于政府的分发,商业体消费券、行业补贴等优惠齐上阵,电商平台、商家、品牌企业都通过支付宝平台串联起来,联手发券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4]。此次电子消费券的发放,一方面实现了覆盖最广人群、精准发放的目标;另一方面打通线上电商、线下实体店的链接能力,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有专家认为, “大平台+全产业链数字化”将是未来生活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本次消费券精准对接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特别是生活服务类行业,因此这些企业和商家要抓住“消费券+互联网平台”的机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步伐。

三、消费券对银行业务发展的启发

(一)银行在消费券上的实践

1.银行平台助力消费券发放。政府消费券一般通过大的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发放,而互聯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银行的负面冲击已成为银行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哈尔滨银行巧妙地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务结合起来。在黑龙江政府的授权下,哈尔滨银行联合中国银联黑龙江分公司开展黑龙江省首批消费券发放活动[5],用户可通过哈尔滨银行手机银行及哈尔滨银行的信用卡APP领券,通过银联“云闪付”APP进行支付结算。“政银”合作,一方面惠及居民与企业,从需求层面助力实体经济复苏;另一方面提升了哈尔滨银行的知名度,在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中,不断推陈出新,有利于哈尔滨银行的长足发展。

2.“金融版消费券”入驻银行平台。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觑,但在疫情期间,小微企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成为了政策的主要发力点。在贷款方面,三大政策性银行联合网商银行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百亿贷款“免息券”,积极响应国家降准降息的政策,由于其具有免除利息的特点,被称为“金融版消费券”。第一批“免息券”于2020年5月21日在全国81个城市发放,有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代表本人可在支付宝上领取[6]。除了适当减免利息,“免息券”还实现了“无接触贷款”,小微企业仅需要在支付平台上支付部分利息,有利于疫情的整体防控。网商银行希望消费券和免息券双管齐下,助力纾困小微企业。对于银行而言,其贷款效率更高,补贴筛选范围更为精准。

3.银行平台与广大商户达成合作。传统银行扮演着金融中介的角色,在存贷业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其他业务发展稍缓。山西尧都农商银行充分发挥产品优势和渠道优势,与广大餐饮商户达成合作,通过“晋享e付”向公众发放50万元消费券。商家则将银行发放的消费券与本店的优惠相结合,给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折扣[7]。尧都农商银行发放消费券的行为,不仅实现了消费者与商家利益的最大化,也有利于自身的宣传,展现了银行的责任担当,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支付立减优惠活动,有利于发挥消费券的杠杆效应,提升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使山西整体消费向好。

(二)消费券对银行业务发展的启发

从此次消费券的发放情况可以看出,消费券的发放主体、发放形式呈多样化态势,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花样层出不穷。不管是政府,还是互联网平台和各企业,为刺激消费都付出了不少的努力,银行方面也有发放消费券的实例。如何通过发放消费券,推动银行业的业务发展呢?笔者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1.配合做好促进消费的活动,做好自身的宣传工作。银行应与支付机构、清算机构以及地方政府合作,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配合政府实现消费券、激励补贴券的电子化、便捷化发放[8]。结合地方政府的消费激励政策,推出支付积分优惠、商圈促销和主题营销等活动,激发消费活力。银行应适时参与类似活动,形成“政银企”在消费领域的集中联通,根据政府的政策引导与企业的贷款需要,在银行层面上增加客户“看得见”的优惠。

2.拓展移动支付便民消费场景,增强客户对银行的黏性。移动支付是大势所趋,居民消费逐步从线下向线上转移,银行应积极参与地方政府“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商圈”等各项建设工作,深挖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移动支付场景,吸引更多用户,解锁更多场景,如与商超零售、餐饮娱乐、生活缴费等企业进行合作,实现生活消费的全覆盖。可以适当采用优惠政策,关于优惠的力度,银行则需要根据成本收益、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银行战略等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3.加强产品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增强银行发展动力。对企业客户,银行要发挥银行贷款的稳定性优势,设计贷款专属产品,推出如抗疫专项贷款等贷款品种,为企业提供支持,提高复产企业的贷款的可得性。同时,争取企业客户成为银行的收单商户,采取商户优惠差异化管理。引导客户使用银行产品,开展卡、券等营销活动,获客引流。配合政府等部门,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助力企业在疫情时期实现线上经营。

对个人客户,银行要以智能化服务为中心,优化客户服务流程,提升银行客户服务场景的智能化水平。如信用卡机构,把握疫情后的消费反弹机遇,链入更多场景,创设互联网获客渠道,提升用户的新增与留存人数,做大市场规模,真实地以消费折扣的形式回馈消费者。

四、结语

疫后时代,以消费券为契机促进经济的全面复苏,短期内在促进经济回补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对于银行而言,在国家出台“六稳”“六保”的政策大背景下,应抓住此发展契机,发挥金融的力量,关注企业、居民的融资需求,助力复工复产,稳就业保民生,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

(作者单位为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参考文献

[1] 消费券[EB].百度百科.

[2] 沈艳,孙昂.消费券的中国实践[R].北大国发院,2020-05-15.

[3] 消费券的杭州模式:数字治理实现精准触达[EB].中国新闻网,2020-04-22.

[4] 消费券背后的最大化战争,微信美团和支付宝谁能胜出?[EB]. Tech星球,2020-05-06.

[5] “券券”爱心助商惠民哈尔滨银行明日起助发黑龙江省首批消费券[EB].财经网,2020-05-21.

[6] 夏双.金融版“消费券”来了!全国81城发放贷款“免息券” 噱头还是真福利?[EB].凤凰财经银行财眼,2020-05-21.

[7] 惠民生悦生活尧都农商银行投放50万元餐饮消费券[EB].临汾金融圈,2020-06-02.

[8]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优化支付服务支持复工复产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通知(银办发〔2020〕46号)[Z].

猜你喜欢

银行业务经济
乡村振兴中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探讨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经济日历
央行宏观审慎监管(MPA)与上市银行达标情况分析
图读龙江经济
大数据时代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银行业务未来发展的探讨
战略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