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企业投融资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2020-08-13李菲菲

经营者 2020年15期
关键词:建筑企业有效措施

李菲菲

摘要 建筑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步伐,而建筑企业投融资管理水平与成效直接影响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当前,建筑企业投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规划好投资环境与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力、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等。基于此,本文对建筑企业投融资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探究,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投融资管理措施,从而实现长久稳定发展。

关键词 建筑企业;投融资管理;有效措施

建筑企业投融资就是将企业投资与企业融资结合在一起,主要目的是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投资是为了提高自身生产力、扩大自身销售市场等,对已有资产加大投入,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融资则是建筑企业以日常经营状况作为基础,向债权人或者投资者筹集大量的资金,从而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效益水平。

一、建筑企业投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规划好投资环境与规模

建筑企业在投资之前,应对当前市场环境以及国家整体发展趋势进行仔细的分析。然而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在选择具体投资项目的过程中,对该项目与企业自身发展匹配性的考虑不足,对项目的发展前景没有进行合理的判断;还有一部分企业看到其他企业投资某项目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收益,就盲目跟风,导致企业投资失败;同时,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还存在追求高速发展的心理,将较大一部分现金进行孤注一掷的投资,使企业的正常运转受限[1]。

(二)投资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力

建筑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往往注重引进、更新机械设备,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通过学习培训使企业内部职工掌握最新的建筑施工技术等。然而有些建筑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投资结构不合理,盲目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使该项投资产品快速占领市场,导致市场需求趋于饱和,长此以往,缺乏市场竞争力。有的建筑企业管理者片面地认为只要大量占据市场份额,就能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忽视了人才培养以及技术创新,致使企业无法紧跟当前社会发展的步伐,从而被市场经济淘汰。

(三)融资渠道过于单一

建筑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就要在融资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从而扩大企业经营生产规模。然而,许多建筑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只能依靠内部融资的方法筹集大量资金。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在向国内商业银行贷款时,银行提出的条件十分苛刻,许多企业无法满足银行贷款的要求;有些建筑企业则由于银行贷款业务不健全、手续烦琐、贷款担保难等相关因素,在融资的过程中出现层层困难;同时,一些建筑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处于负债状态,不具备足够的实力随着市场经济变化而变化,这类建筑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承担的融资风险更高,一旦建筑企业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改变,就会使企业无法拥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债务。

二、建筑企业投融资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投融资意识,规划融资规模渠道

建筑企业要想长久稳定发展,就应增强投融资意识,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规划科学合理的投资规模,扩大企业融资渠道范围,不限制自身的融资发展渠道,转变传统的融资思想理念,由传统被动融资转变成积极对外融资,使更多有实力有资本的企业与建筑企业相结合。建筑企业还要注重自身积累,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工作,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吸引大批融资者向企业投资,并通过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相结合的方法,推动建筑企业长久稳定发展[2]。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增设不同的融资渠道,包括贷款融资、债务工具融资、股权融资、信托融资等方式。信托融资指的是企业可以依托信托公司进行融资,比如以股权投资或者信托贷款的方式,将企业的资金注入筹资单位,直到项目形成收益后,再将收益及信托资金收回,进而退出项目。

(二)完善投资信用等级,减少融资风险

企业要想获得较多的外部融资,就要拥有良好的信誉等级,完善投资信用等级,是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信誉等级,才能快速获取大量融资。为此,建筑企业内部应完善信誉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提升企业形象的同时减少企业融资风险。建筑企业还要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严格遵循市场供求关系,通过招标的形式选购施工单位原材料,引进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使建筑企业各项资金花销透明化、公开化,从而有效节省资金,避免企业内部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防止企业内部销售人员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灰色利益链。

建筑企业还要为财务人员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定期开展相关学习培训,使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充分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积极配合财务管理人员做好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从而提高企业财务信用度。建筑企业要想更好地进行投融资管理,还可以对外聘请专业的财务管理公司,对本企业内部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从而提升企业信用等级,使企业拥有良好的信用环境,为今后投融资奠定良好的基础[3]。

(三)进行多元化投资,合理配置投融资

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趋势,从长远角度看待问题,审时度势,抓住一切有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机会,切忌在投资过程中只追求眼前利益、忽略企业长远发展。如果建筑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眼前利益,没有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与国家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就会导致企业在后期经营运行中出现资金断裂的情况。建筑企业在选择投资目标时,应对自身发展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保持敏锐性,准确判断国家今后的发展形势,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确保所有投资项目都与建筑企业经营发展相符,避免出现投资项目与建筑企业经营发展相违背的情况。同时建筑企业还要在投资项目时,做好项目投资方案,加强对投资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一旦发现该项投资计划与最初投资理念相违背,及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避免投资失误增加企业经营风险,吸取项目管理经验,为下次投资做好预案。

具体来说,建筑企业的投融资涵盖层面较多,而且投资周期长、退出具有一定难度。虽然建筑企业的投融资大都包含在产业链的上游或者下游,但是具体又分为投资、融资、管理项目、退出4个层面。同时由于投资与建筑企业的本职工作不具备统一性,所以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投资人員不够专业、投融资的管理环节缺乏衔接、决策缺乏冷静思考、参与了与建筑企业不相关联的投资或者进行了纵向投资,涉足其他行业的投资,由于缺乏专业的投融资管理者,再加上出现跨行投资的现象,所以容易产生投资风险。为了有效解决这一投资难题,企业可以将投融资的眼光放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层面,通过内部集资、上市、发行短期或中期债券的方式开展投融资活动,这种方式相对稳定,会为企业增加一部分收益。

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还可以向当地金融机构贷款,充分利用当地政府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借助政府机构创建的风险投资类基金,优化企业配置,有效解决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出现的融资难等相关问题,从而推动企业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在竞争较为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结语

建筑企业在投融资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自身发展情况与国家发展形势相结合,在投融资管理中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的融资理念与融资模式,通过企业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减少企业融资风险。建筑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应进行市场实际考察,引进当前最先进的机械设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确保各项投资结构优化合理,在保证企业获取市场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企业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同时也为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作者单位为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寸正旭.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商论,2020(12):46-47.

[2] 田学.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20(14):237-238.

[3] 孙新生.施工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5):17-18.

猜你喜欢

建筑企业有效措施
关于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分析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建筑集团心理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试析建筑类企业资金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