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研究

2020-08-13刘婧

经营者 2020年15期
关键词:机制建设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刘婧

摘要 在我国,商业银行从经营的本质上来说是高风险的,商业银行的所有者面对高风险,没有逃避,因为高风险通常也带着高回报。目前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在逐步进入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国家的当务之急是调整经济结构,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能够应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因此商业银行应不断改变对风险管理的看法,通过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本文分析中国银行长沙市东风路支行的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在阐述提高银行应对风险能力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做法,希望能给其他银行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一、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意义

金融行业风险管理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是银行重视并且需要全力建设好的一项内容。尤其是在当前阶段,在经济结构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快的环境下,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商业银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进一步得到发展。随着货币政策的变化,商业银行的风险不断增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此,分析研究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强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风险管理工作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在商业银行的运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出于这点考虑,大部分商业银行业务的重心已从传统的金融服务转移到风险管理中。商业银行现在基本上就是管理风险的公司,因为目前情况下促进金融订单稳定发展的最佳手段就是控制风险。

风险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组织、管理技术和风险文化。这三大部分工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整个商业银行的发展。即使放眼整个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机制的三大部分对于稳定和发展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在严格遵守政府政策的前提下,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二、商业银行在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

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在业务运作上投入了很多的心血,但是没有正确看待风险管理这项工作,更没有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盲目认为风险管理工作和自己的主营业务是相互矛盾的,这种想法十分危险;还有一些商业银行虽然没有犯这种错误,非常重视风险管理,但是在业务运营上将大部分工作都“阉割”了,确实,如果停止运营一些业务,风险必将减少,看起来像是风险管理逐渐稳定了,这是银行的一种典型的错误理念;此外,还有一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比较传统,工作中只关心信用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其他各个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在本质上尚未将风险管理意识融入整个业务运营,只是单纯地将风险管理交给某一个临时部门,这样的风险管理无法总揽全局,效果自然很差。

(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尚未成熟,完整性不足,急需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更难以应对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不能独立进行风险管理。除此之外,商业银行的职能和义务也有不够明确的问题,并且风险预防和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即使建立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也面临缺乏系统管理等问题,在这样的体制下,对风险的预防缺乏严格的规定。甚至于一些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风险计算、预防与控制等工作没有专业的团队负责,常常导致效果不如预期。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低

当前,许多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专用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这完全是因为银行的不重视,而这势必会使得商业银行在收集市场商业信息时相对于其他建立了信息系统的银行有很大的延迟,严重的就会导致无法建立风险管理的模型,从而导致不能及时地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系统中开展风险监控和风险管理工作。同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落后,会严重影响银行面临风险时管理层所制定决策的科学性,必然会给量化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不利。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正确认识风险管理

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商业银行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有全面而具体的认识,同时加强外部监督,形成完整的风险预警体系,在问题还没有变严重时就将其扼杀在摇篮里。为此,银监会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传统的监管是以事后监管为重点的监管方式,这必须实现转变,应重视加强商业银行的事前监管工作,同时制定完善法律法规,更好地规范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向减少金融犯罪、优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向迈进。

更重要的是,世界需要改革,需要对风险管理的本质有新的认知。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真正的教育是登上童年微妙的真相之巅。他会这么说是有理由的。目前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中,信用风险占据主要地位。在这个信息社会,信用水平至关重要。因此,可以建立一个相关部门,专门负责完善社会人员的信用报告,提高银行用户信用水平,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以更好地实现风险管理。

(二)健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

对商业银行而言,制定严格、明确的风险管理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银行业务长期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同时还能建立规范的风险管理专门部门,那么就能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此外,建立风险管理评估和绩效制度,制定评估标准,对商业银行全体员工从事的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商业银行开展风险管理工作,进而完善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制度。只有明确具体的獎惩措施,才能更好地实施风险管理。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评估标准和程序,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一大基础是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当前,许多商业银行正在积极优化风险管理组织,包括人员、管理等多个层次,通过这样的措施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组织结构长期保持一致,进而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商业银行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可以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管理结构,在管理的过程中实现信息零损耗。这一举措可以帮助决策部门及时发现各种隐患,同时监督商业银行的其他风险。

(三)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要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化,仅仅只有一个简单独立的软件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的平台。因此,在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化平台时,有必要建立一个各部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时的信息共享平台,以此来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朝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密切监控员工的工作作风,防止一些员工在工作时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只是麻木地等待上级具体安排。商业银行通过完善信息平台、健全评估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风险控制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

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的所有员工必须共同努力,在防范风险这项工作上发挥自己的所有热情。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针对风险管理知识,对员工开展集中科学的培训,打造良好的管理文化,同时优化管理的组织结构。商业银行必须时刻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加强实践,要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可以适当参考国外的一些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在审视自己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作者单位为中国银行长沙市东风路支行)

参考文献

[1] 刘叠.刍议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J].财经界,2020(04):108-109.

[2] 陈飞莹.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J].全国流通经济,2019(16):156-157.

[3] 李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纳税,2018(09):128.

猜你喜欢

机制建设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探析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组织机制管理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