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探索

2020-08-13宋洪昌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互联网思维中职院校

宋洪昌

摘 要:互联网的极速发展,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打破传统,以鲜活、发散的思维学习计算机知识,学生乐于接受,课堂形式灵活,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本文从课堂实践的角度,探讨引入互联网思维,打造特色教学实践的相关策略及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中职院校 计算机教育 实践策略方法

信息时代的到来掀起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信息化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这既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专业成长的机遇,又使广大教师面临挑战。互联网下,计算机教师需要具有互联网思维,培养学生用发散思维的学习方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造就创新型技能人才。下面仅就互联网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谈一管之见。

一、以分享的思维建立良性互动的高效课堂

打破传统课堂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建立分享式的知识传授方式,信息时代所带来的积极效应是学生在接受一门知识之前,已经有意无意地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知识储备。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讲,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所使用的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都属于计算机技术衍生的相关设备。现在谈及计算机,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播者。因此,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要打开传统的师生和知识界限,让学生在课堂中,以对话的形式分享自己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和知识学习的主导者。这样一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产生对学科的浓厚兴趣,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事半功倍。通过分享思维的建立,使得课堂变成了讨论式的学习氛围,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了分享知识的伙伴。

二、以协作思维推进计算机实训的高效运转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训中,很多实操项目都是由学生分组完成的,这时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协作能力,将个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到最大程度[1]。例如,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中,在对故障主板进行检测和调试时,因计算机故障的特殊性,同一故障表现可能由单个或多个硬件故障产生,如果有学生个体使用设备仪器进行系统的检测,不仅耗费时间,且实际的准确度及所给出的维护意见也容易出现偏差。如采用协作的方式,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对故障硬件的检测,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实训任务,还能够提出一个或多个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或意见,形成实训报告的内容也相对丰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也通過集体的协作,实现了对思维的发散和对技能的丰富。协作思维的充分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中职计算机实训课程的整体效果,同时,也间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为校企对接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三、以用户思维树立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较为欠缺的就是用户思维,而用户思维正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大推动力,例如,在学习VB语言这门课程时,很多学生已经相对熟练地掌握了程序的编译方法,并能够正确地对简单程序进行编写,并得出最终结果。但很多学生实际编写的程序没有从用户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导致用户界面和实际操作体验都比较差,程序作品缺乏个性,功能千篇一律,没有特别的定制属性,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程序处理服务,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影响了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均不足。因此,教师应主动发掘学生的用户意识,学会换位思考,以用户的角度看待程序,编写程序的功能,以用户的角度明确用户如何输入数据等信息,执行程序后,能否得出理想的运行结果?如果运行结果与预先的构想存在偏差,应该如何进行处理?这些都是教师要让学生在进行程序编写之前要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用户思维的确立,是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用户为本,以技术为根,才能真正兑现人性化的技术理念,作品才能真正有价值。

四、以极致思维完成课上课后学业任务

互联网可以给用户带来沉浸式的体验,我们可以将这种体验模式转化成对学习计算机技术的专注力[2]。特别是对数据库及动画技术的学习者来讲,理论层面的知识必须付出大量的实践,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扩展,才能真正地用于生产及科研实践。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的学习,做到追求质量,不一味地追求速度。对于基础知识和核心的技能,要反复练习,反复进行实践操作,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心无旁骛,刻苦钻研,不被外界和其他因素干扰和影响。如在动画制作课程中,学生要对常用的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AE和photoshop等软件做到不仅熟练地掌握基础操作,还要牢记一些常用的软件快捷键。在用AE软件进行视频制作时,学生要深度钻研每一帧画面的处理方式对整个视频的影响,不能忽略每一个细节,包括每一段配乐的使用和文字效果的处理,不断的修正和调整细节,直到做出令自己满意的视频作品。在课后,学生还要主动地培养自己的沉浸方式学习习惯,要能放下手机,将课业任务放在第一位,主动完成教师预留的作业,在没有教师监督的环境下,主动排除外界干扰,将课后学习任务出色地完成。

五、以迭代思维不断更新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

互联网思维是创新的思维,互联网本身及相关内容,都在不断地更新变化,一成不变的模式不能够适应互联网的要求,在计算机教学中同样不例外。一味地遵循书本的知识,不仅内容单一,而且较为枯燥,不能让学生产生真正的兴趣点,极易造成学生积极性下降。一线计算机教师要深刻认识这个问题,主动换新思想,以迭代思维将最先进的理念和计算机行业的前沿技术渗透给学生,让学生不断地产生兴趣,找到真正的兴趣点。此外,我们还应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良,提倡分层教学和以项目为引导的进阶式教学方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层次的知识给自己带来的身心体验。

总之,互联网思维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可以使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显著增强,对学科整体的兴趣度显著提高,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被逐渐打破,以互联网思维主导的教学模式成为主流,是中职计算机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吴振东.“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9).

[2]郭映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J].信息化建设,2016,(5).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育互联网思维中职院校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构建具有专业美术院校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教育
论述互联网思维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关于我国计算机教育MOOC发展的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