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学校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途径

2020-08-13方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探索培养

方莹

摘 要:在新时代,面对新的形势,技工学校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成了必不可少的素质要求。在技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如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较多的探索,但有效的途径与方法还不完善。本文主要探索技工学校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措施。

关键词:技工学校学生 语文素养 培养 探索

一、新形势下语文素养的内涵

“素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平时的修养”。平时谈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质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呈现的根本素养和能力水平。一般指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字应用等综合能力素质。2010年国家人社部颁布的《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就是把握技工语言文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技工特点。教育过程始终体现‘以学生为本,探索富有实效性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初步具有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两个文件都谈到了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告诉我们语文素养的重要性,从字词句到听说读写,它是一种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与实践能力,它整合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也是学生基本素质的综合体现。在素质教育不断加强的新时代,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他们将来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素质要求,由此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二、新形势下语文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题

1.交际能力较差

现在技工学校中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普遍较差。语言交际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将来工作中必备的能力之一,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是每位学生的一张名片,特别是将来工作过程中能实现有效沟通,成为事业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在校期间,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特别是参加一系列文体宣传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言谈、善于沟通交流的素养。只有平时积极培养锻炼,才能在一些演讲比赛、技能比赛甚至就业面试招聘中表现出良好的素质水平。

2.阅读能力不强

阅读能力又是学生的必备能力,只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善于突破语言文字的精髓涵义并精准理解,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特别是在面对各类标准化考试中对试题的理解、把握,没有一定的语文素养是无法完成这些考试试题的,况且将来的工作中会遇到各类文件、资料等文字材料,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准确理解和把握其中的精神要义,进而采取适当的措施方法,正确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在校期间,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通过课堂阅读,也可通过课外阅读,教师善于引导并布置一定的阅读量,及时督促检查,逐渐积累。还可以组织各种阅读竞赛活动,布置相关任务,成立阅读小组,组内竞争,组外竞赛,长期坚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提高,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写作水平较低

写作能力同样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良好的写作能力,不仅有效地表述学生的感悟、观点等心理世界,也是展示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方面。特别有益于学生将来的工作,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及时记录自己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感想,也使学生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为学生写好将来的工作报告打下基础。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观察,也可在广泛阅读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获取作文养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通过每周的写作课锻炼学生写作,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写作量并积极指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对于表现出色的作品,教师要进行有效点评,引导和开启学生写作的思路、方法,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新形势下技工学校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途径的探索

1.积极进行人文关怀教育

技工学校学生大多是在初中学习比较差,他们在初中受尽了老师的“白眼”,在学习和各种活动中都被边缘化了。来到技工学校后,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关爱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唤起他们的自信心,开启他们重新起航的勇气。语文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帮助学生处理好语文素养各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教育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进而使得语文教学能回归生活,关爱生命,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发展个性。以学生为中心,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鱼我所欲也”中“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的爱国精神等[2]。

2.做好角色定位,处理好师生关系

技工学校主要是以技能教学为主,往往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加之,技工学校升学压力不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重视不够,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锻炼不积极主动,师生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沟通、交流,各自的定位发生了偏差。以教育心理的学角度来讲,学生在对一门学科没有了解之前,是以跟教师的关系来决定是否要认真学习这门课程[3]。所以,老师与学生的正确定位直接关系着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展的情况及有效性。那些性格内向、自卑,不被重视的中职学生只要被教师鼓励、赏识,便会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运用言传身教的方法,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容许学生质疑、辩论,营建和谐的教育氛围。

3.加强阅读训练,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看出,读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密切,书读的多了,写的文章才有内涵。教师在深挖课内阅读教材的同时,也要积极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是学校图书室的图书,也可以是网络平台的优秀作文,还可以是学生的优秀作品等;教师还应该定期检查督促,并进行必要的点评总结,也可以鼓励学生对某些范文或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在发现别人的优点和不足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技工院校语文课课程标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王宁.语文教学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J].中学语文教学,2005,(8).

[3]刘福根.中学语文教学热点探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探索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