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的优化教学

2020-08-13杨呈琴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课堂优化核心素养内容

杨呈琴

摘 要:在新时期数学教育的发展过程当中,核心素养是一项基本理念,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以联系、融通的观点,从整体上落实教学目的,实施教学计划,将核心素养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这样一来,才能够真正发挥价值。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主要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课堂优化 内容 策略

核心素养是近几年来教育部所提出的概念,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需要重视对学生各个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数学学科角度来讲,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学能力等方面,从而带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将小学数学课堂优化。基于此,本文将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点论述。

一、渗透核心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创新意识培养。在课程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将教学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放在基础性位置,然后设置开放性的数学题目,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索和思考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看待问题的角度。比如说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之后,可以给出这样一道题目:学校的花园,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三角形,组成大三角形,四个小三角形周围中有八朵花,那么整个花坛当中一共有多少朵花?大三角形的一周中了多少朵花?这种开放性题目虽然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在此过程思维可以相互碰撞,激起灵感和火花,同时这种探索式创新思维方式有感知、猜想、验证和结论等几个方面组成,能够帮助学生联系身边实际,解决数学问题[1]。

二、在问题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问题式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创造一个思考的情景,小学生顺着教师的引导说出相应的解题思路,发现问题的本质。比如说在学习《生活中的比》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用“盐水中盐和水和比”与“足球比赛中的比”来引入本堂课的课题,问一问学生,上述两种比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它们的差异在哪里,这时,有的学生会说:“足球比赛当中的比,主要指的是大小的输赢。”有的学生说:“盐水中盐和水的比,可能是表达盐和水的关系。”教师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突破难点。与此同时,问题教学法还能够帮助学生将实际问题,由抽象变成具体进一步渗透和领悟数学方法。

比如说在学习行程问题的时候,会接触到这样一个题目:AB两辆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的中点,向相反方向行駛,在3个小时之后,A车到达甲地,B车离乙地还有30千米,已知B车是A车速度的四分之三,那么甲乙两地距离是多少千米。很多学生在解题的时候,会从3小时、30千米这两个条件着手,假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列出相应的方程式。而教学活动当中,不应当局限于此,而是尽可能的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从已知条件AB车速度:B车是A车的四分之三着手,改变一种叙述方式,B车与A车的速度比是3:4。并且行车时间相同,所以B车与A车的路程比也是3:4。那么将A车的路程分成4份,B车的路程分成3份,A车会比B车多一份,这一份就是30千米。从而得出:两辆汽车的行程分别是120千米和90千米,进一步计算出来甲乙两地的距离是210公里。在这样一个转化过程当中,学生不仅能够列出相应的方程,也能够用最基础的整数解法来化解应用题,将复杂问题简单话变繁为简,化难为易,锻炼思维的灵活性有着重要的用意[2]。

三、理清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对于课堂教学顺序的理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对于整体的知识结构也有一定的把握。学生在综合运用的过程当中能够将知识不断内化,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锻炼学习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理清课堂内容,促进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交流,这对于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说在学习方程相关内容的时候,学生初次接触这一概念,往往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方程的含义,学生也能够用方程表示其中简单的等量关系,使得学生从生活情境道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都能够有所了解,感受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结合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运用天平平衡的原理,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天平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这样一个过程,并且尝试用算式写出来这样一个相等的关系,比如说2+3=5,11+22=33这样的式子就是等式,然后将等式和平衡的关系具体化。

四、在课堂中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数学学科当中所涉及的逻辑概念和公式也是比较多的,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需要采用对比和类比等方式,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出来良好的知识体系,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有所提升,比如说在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时候,可以借助实物的方式让学生观察生活当中存在的正方体,然后想一想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然后让学生用手中的纸折叠出来正方体,在给学生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表面积的预测和计算,部分学生可能会把正方体六个面中的上面和下面两个面遗漏,算成4个面等情况发生,最后采用全班讨论的方式得出正方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当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知识构建能力。

结语

在小学教育当中,数学素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建设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应当将其放在重要位置重点推进,教师可以从课堂多角度着手,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思维。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将学生的思维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提升到一定层面上来。所以教师应该抓住课堂中方方面面去培养学生的素养,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优化。

参考文献

[1]郭祚会.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2016(9):00033-00033.

[2]张炳意.彰显学生主体:核心素养取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意蕴与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2):52-54.

猜你喜欢

课堂优化核心素养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导入
浅议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的优化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主要内容
优化课堂教学,培养聋生阅读解题能力
在追问现实困境中寻求优化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