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0-08-13张会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反思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张会敏

摘 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从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非常重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通过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不但能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整合,还能完善自我,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反思能力 培养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数学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数学理论知识,更要提高综合素养,反思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中利用反思能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在不断反思中培养创新精神,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1]

一、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性

1.提升理解能力與认知能力

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非常重要,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初中学生都面临着中考的压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会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的教学方式难免会导致学生在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上出现不足。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反思能力,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是一种弥补,学生有了反思能力不再只接受灌输式的教育,而是突出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了理解与认知能力。[2]

2.摆脱传统教育观念束缚

素质教育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学在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但古板,而且还会限制学生的能力。从素质教育理念的角度来看,反思能力培养与之完全适应,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初中数学课堂的不断创新。[3]

二、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的情况

结合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情况来看,在反思能力的培养上还有待提高,总的来说当前反思能力培养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教学体系不完善。由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非常困难,这主要还是因为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传统思想影响下,教师一时间很难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因此,这种过于死板的教学导致学生无法进行自主思考,更难实现自我反思。

二是教学过程过于枯燥。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反思能力培养迟迟得不到发展的原因也在于枯燥无趣的教学过程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数学的难度相对较大,抽象性比较强,知识点相对复杂,没有生动有趣的课堂,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不但无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甚至在落实教学工作上都会出现一定的困难。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策略

1.创设情境,假发反思积极性

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情境教学下的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在学习“同位角、内错角以及同旁内角”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在理论知识讲解后,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对图片中的同位角、同旁内角进行划分,在这样的提问情境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不但对于基础理论是一种巩固,对于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学生利用答案探索的过程养成了反思的习惯。

2.举一反三,帮助学生进行反思

初中数学中有很多一题多解的类型题,这些类型题能够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对这些题型的训练,一方面能够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换个角度想问题,当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久而久之,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会以不同的角度分析,这样就促进了反思能力的养成。

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节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举一反三的方法来进行证明。能够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很多,无论是边角边,还是边边角,都能够解决三角形全等问题,所以,在习题训练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利用这些不同的方法来证明,学生会惊喜地发现,由于解题思路的不同,解题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学生通过反复的思考练习,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一方面锻炼了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反思能力。

3.课堂小结,提高学生反思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需要有效利用课堂知识小结,在课堂小结中,学生不但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进一步梳理,还能够对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验。在知识点掌握上没有充分的把握,学生可以借助这个机会进行提问,对于知识点来说是一种巩固,也是一种反思。课堂小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经常犯错的知识点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共同为数学基础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下课前的10分钟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当堂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提出问题“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否只有唯一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会不会出现多解或无解的情况?”提出问题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在下课前将他们讨论和反思的结果进行阐述,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成了对知识内容的巩固,也实现了对当堂内容的反思。

4.多元评价,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可以说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反思、不断改正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些阶段,才能够实现数学成绩的提升。教师要在评价过程中选择有效的途径,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合理评价,要公平地对待不同的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认可他们的进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将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工作落实,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反思能力地培养了解到反思意识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培养学生数学反思思维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让教育者的教育实效性得到有效促进。

参考文献

[1]冯亚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J].亚太教育,2019(06):49.

[2]窦俊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2):59.

[3]王海燕.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1):116.

猜你喜欢

反思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运用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