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学科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

2020-08-13周兆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探究式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周兆农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学科的教学方式正面临着关键的转变,探究式成为物理教学中普遍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新课改实施下物理课程标准提出新的标准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的标准,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结合当前教学实践的现状,探索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的实践。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式 教学模式

把学科探究纳入物理课程内容标准中,是将学生们学习的中心从传统的知识积累向探究知识中转化,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中转化,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在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中应着重实行探究式教学[1],这对物理的实际教学具有实际意义。

一、探究式教学的涵义和相关理论

1.涵义

探究式教学,最终目的就是能够促进初中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学习上的发展,自主探究学习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探究和实践中发现新知并运用新知,能够形成活跃的、积极向上的、和谐愉快的知识学习过程,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

2.理论依据

物理课程改革有许多方法,但最终为什么选择探究式教学?因为探究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21世纪是讲高技术和知识经济能力的世纪。而经济知识的根本是创新,创新的核心则是指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以“教师传输知识,学生单一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观念一直影响着物理教师,从而导致学生们学习出现被动懒惰式的不良学习习惯。缺少主动探索能力、合作探究及独立汲取知识的能力。

教师想要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实行探究式教学[3],首先要掌握物理学科的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探究式教学中是学生围绕主题所开展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并通过不同方式找到科学的依据。在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探索出科学性问题的答案。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

初中物理教学运用探究式的形式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寻求答案,在探究的过程中还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合作寻求答案,在探究式教学的研究过程中还要求学生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以及通过不同方式找到证据,然后彼此之间相互合作,最终得到结论。

1.创造情景,提出问题

物理中的探究式教学可以选择一下这几种方法创造学习情境,运用以往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因为初中生学习过的物理知识已经足够多,教师们可以利用学生们的物理基础知识提出一些问题,去引发学生想要探索知识的欲望,比如在初中物理“力”的有关教学中,重力和压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在一个物体中怎样计算出它的压力和重力,首先判断这个物体是否有压力,如果存在压力那就把压力的方向和重力的方向在图上画出来,之后通过力的分解和F=PS解答出压力的数值,并举例在生活中压力的实例,学生根据课堂举例能够在物理中找到丰厚的情绪,根据生活实例创造情景为下面关于力的知识做铺垫。另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真切感受创造情景进而形成探究式活动。比如在自由落体的教学案例中,这个知识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来完成,因此教师可以拿粉笔和纸巾做研究实验,把两个物品放置在同一高度上,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影响下让其自由落下,并提出发生的现象和原因等问题;然后再把纸巾团成团和粉笔从同一高度再次自由落下来,观察其现象,教师在做出原因的问题并观察这两组实验有什么不同;之后再将纸巾和团成团的纸巾从同一高度使其自由落下来看看又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让学生们观察其变化,分析其原因,这三组实验打破了学生以往的生活现象,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实验探究的好奇。探究式物理的创造环境教学方式还有许多的例子,比如观察物理史、网络信息技术等。

2.搭建探究式教学的支架

在物理学科中的探究式教学中学生虽然是教学的主体,但教师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方案的构建中教师要能结合教学任务不断转换探究的难易程度,来为学生构建学习支架。

教师给学生搭建支架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框架,并能够调整或者是重新搭建知识支架,并保持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激情。在搭建支架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关注学习目标的搭建,在班级内,學生对物理的好奇程度、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等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对于支架的构建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让学生始终保持对物理学习的热情。

3.合作式的探究方式

在教学中,关于探究式的教学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理论知识的研究,还要使学生养成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教师在组成小组时要确保每组成员都能互相促进彼此学习积极性的发展,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们怎样去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把自己的指导给予学生们,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寻找解题方法。

4.课后的探究

物理学科知识不像其他理论知识一样,物理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知识,它和生产生活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展开和物理学科相关的研究,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的运用能力等。

要想制定好这种教学方式,就必须在选题上下功夫,人教版物理课本的目录上就有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比如:用物理知识分析汽车的力学、观察保温瓶内容量和保温的关系、人在洗澡后身体发凉和蒸发的关系、城市中关于热岛效应的反应等,这些生活现象和物理知识非常吻合,因此,让它们作为课后研究的课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语

此文主要分析了在物理教学中关于探究式教学的教学实践研究,重点论述了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实际应用方法,运用大量例子说明探究式教学在物理课程教学目标上发挥的作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不仅要求教师本身的创新探索性,还需要提高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力,李贵安,刘洋,郑海荣.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物理通报,2018,(4).

[2]徐江.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法[J].南北桥,2019,(7).

[3]沈健华.优化多媒体优势,促进探究式实验——浅析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J].文理导航(中旬),2019,(2).

猜你喜欢

探究式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