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诗意浸入课堂

2020-08-13陆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小学语文

陆波

摘 要: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写作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其不仅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考验,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考核了学生的知识容量。对此,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古诗词的作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增加文章色彩以及深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词教学 习作练习 思想深度

目前,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习作部分是不太容易掌握的内容。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缺少写作素材,或者写出的文章思想深度不够。对此,语文教师不断探索新的习作教学方法,其发现在文章中引入古诗词,可以起到点题的作用,还可以升华文章思想。

一、在小学语文习作中运用古诗词的意义

对于我国文化而言,古诗词是其中极浓重的一部分,其不仅是祖国的文化瑰宝,还有利于推动现今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具体而言,古诗词作用可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给予人们日常生活指导。在古诗词中,其除了字面意思之外,還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值得人们深思并采纳,比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阐释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时代总是进步的,人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跟随时代的发展潮流[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则告诫人们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要付出努力的,因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而是不断坚持,最终总会获得应有的报酬。其二,时常阅读古诗词,有助于改善人类思想涵养,培养良好文化素质,提升个人素质,正如“腹有诗书气自华”所言,当人们阅读的诗词多了,其精神境界也会得到一定提升。此外,古诗词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认知能力有限,人生阅历也不够丰富,其在语文写作中,常常会不知所云,不具备一定的思想深度。此时,学生就可以借助古诗词的学习,了解历史名人、国家发展历程等,在获得思维提升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在实际语文写作中,学生认知视野更加开阔,对于事物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深度,写出的文章言之有物,富含一定的人生感悟。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习作结合的具体措施

1.发挥学生想象力,在写作中运用古诗词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鼓励学生放开想象力,努力思考可以使用的古诗词,并将其投入到实际的文章创作中。对此,在写作练习过程中,教师处理介绍白话文语言外,还可以介绍一些诗词运用的案例,以实际内容向学生展示古诗词在作文中的意义[2]。

比如,在写有关于节约粮食的文章时,学生就可以使用古诗《锄禾》中的一句,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体现粮食的来之不易,倡导人们养成节约习惯,其既发挥了画龙点睛之功效,还深化了文章思想内涵,起到思想延伸作用。再如,在描写春天景物时,使用平实语言描绘小草变绿、河水融化等景物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古诗词,体现春天来得比较快,“二月春风”很快就将柳叶都吹绿了,富有生机与活力。同时,还表现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总之,在语文写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升文章内涵,起到升华思想的作用。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写作中运用古诗词

在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发挥自身作用,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指导,即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依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古诗词。

比如,在写有关节日的文章时,学生可以提前构思,并列好大致的写作思路,之后,结合题目思考可以使用的古诗词,为作文增色添彩。具体而言,对于除夕,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体现人们辞旧迎新的喜悦;对于教师节,可以运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体现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3];对于重阳节,可以用“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充分体现了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会登高、插茱萸等习俗。在完成诗句运用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检查一遍,确保诗句运用得恰到好处。通过这样的方法,既可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了解古诗词含义,还可以增加文章色彩,提升文章整体水平。

3.教师直接命名要求,在写作中运用古诗词

对于这一写作形式,看似太过强势,但是其在学生刚刚接触这样的写作手法时,使用该方法会起到很好的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功效。比如,在学习这一习作方法初期,语文教师可以风景为主题,鼓励学生完成一篇文章,并在写作过程中使用古诗词,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4]。在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下,学生会真正地将习作、古诗词结合起来,进而切实发挥对应的提升写作水平效果。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借助枯藤、老树、昏鸦三个事物,生动地体现了秋天的萧瑟之感;而“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则体现了秋日美景。

除了给出写作主题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以古诗词为切入点,将自身阅读感受作为写作题目,并展开对应内容的写作。比如,在学习《泊船瓜洲》这首古诗时,其体现了诗人真切的思乡之情,学生在学习之后会有所感悟。对此,学生就可以将思乡作为文章题目,开展进一步的写作;也可以介绍自身的所思所想,以及理解这首诗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并提供充足的写作锻炼机会,培养学生在习作中使用古诗词的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小学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将多种内容结合起来,比如在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同时,就可以渗透古诗词内容,增加文章思想深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并给予学生足够的选择自由;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引导其联系上下文内容,选择合适的古诗词;此外,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起到主导作用,促使学生在习作中融入古诗词。

参考文献

[1]肖建家.让诗意栖居在语文课堂——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9(1):33-33.

[2]武亚博.让诗意在课堂萦绕——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9(6):204-204.

[3]吴悦.让诗意渗透语文课堂——论语文课堂中的诗歌教学[J].好家长,2017(41):80-80.

[4]王志东.诗意地栖居——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赏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0):109-110.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小学语文
浅析小学语文诗词鉴赏教学实践方略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之我见
诗词教学:共构言语与精神的春天
以趣入境走进诗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