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视角下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2020-08-13贾文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

贾文虎

摘 要:在新课改的推进中,教学模式需要有新的管理模式。而小学义务教育的起步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教学管理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有必要基于新课改完善教学管理模式,为推动教学的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新课改 管理模式 小学教学 教学管理

小学教育管理是基礎教育阶段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新课改的效果会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依据新课程理念,小学教学管理模式需要解决存在的制约问题,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为小学生创造高质量的教育服务。[1]

一、小学教学管理模式的作用

1.可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创造条件

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合理,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而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工作,发挥着保障作用。而对新课改的要求,教学管理模式也要与时俱进,与新课程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作为义务教育的起步阶段,小学教育也需要更加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创造基础条件。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2]

2.有利于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阶段的教学要基于有效性。这一阶段的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等,教学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管理的重点仅是如何提高学生成绩上,对于教学缺少创新意识。固化式教学的思维虽然可以提升学生的考虑成绩。但是“高分低能”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依据新课改,需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学要有保证有效性,因此需要新的教学管理模式。[3]

二、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课程设置有些死板

在小学阶段,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引导学生认知事物,建立有效的思维方式。但是从一些农村地区的教学来看,教学依据“听信课本、听从老师”的原则来引导学生,学生难以提出个人的见解和质疑,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此外对于课程的学习以教师与课本为基础,课堂内容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仅形成了粗线条的认识,难以提高个人的综合分析力。在新课改视角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2.教学思想仅为成绩至上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农村地区的教育还局限于唯成绩论,教学指导思想是分数至上。在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成绩至上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依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学重心和关注焦点要从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加强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利用,有利于创设新型的现代课堂教学情境。如果过分强调“分数才是硬道理”,学生的发展会变得单一化。

3.缺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从当前农村地区小学的发展来看,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虽然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但是由于缺少投入,小学教学难以建立起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模式。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 财政困难, 教学条件难以保证,小学现代化教育难以得到发展。由于教育方面投入不足,有限的经费多用于维修教学设施、购买教学用品等,缺少费用置办现代化教学设备。此外,许多教师也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对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教学手段只能简单运用,难以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教学的推动作用。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模式的改进

1.保证课程的合理设置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要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树立教学效益、效果意识,改变农村小学教学管理模式,牢固树立“有效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要明确教学的出发点,科学合理安排课程。长期以来,由于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学态度和责任心等问题,教学管理有时出现无效、低效甚至负效的现象,教学的有效性不是自然而然生发的,而是有意识创建的。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每个教师都可以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努力打造出相对有效的课堂来。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研究和开发适合农村学校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如多选用情景教学法等,使之更适合农村小学学生的实际认知和接受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管理要立足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指学生具备的学科知识应用能力,这种能力是适用于个人发展与融入社会的必需能力和关键素养。核心素养体现出总体概述的特点,这一概念包括的内容要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划分为相应的内涵,明确具体的内容。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是学习情感、学科价值观与知识认知能力的综合作用。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话题。教学要结合学科特点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素质教学创造基础条件。在教学管理中,要不断总结经验,针对学科包含的核心素养,科学合理地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到教学中。

3.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动作用

为了推动农村小学教学的发展,地方教育主要部门也要引起重视,在财政上予以支持,保证农村具有现代化教学条件。针对农村小学的教育,可以采取多种渠道来保证农村小学教育的经费足够,消除农村小学现代化教育存在的经费不足存在的制约,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小学的教学管理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应用现代化教学的手段,比借助互联网丰富教学内容,利用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实现教学的创新,方法,改变传统模式下的单边教学,以保证教学效果。

结语

教学管理对于保证教学效果发挥着基础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需要分析原有模式下存在的弊端,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加科学的受教育环境,管理模式要与时俱进,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推动小学教育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光.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电子制作,2014(24):173-174.

[2]何彦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16+14.

[3]巴桑旺堆.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A].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