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节奏感训练的重要性及其措施分析

2020-08-13王彦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节奏训练小学音乐措施

王彦

摘 要:节奏教学已经提上了日程,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小学音乐教师的首要任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节奏感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就连成年人都不可避免,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小学音乐节奏感训练的重要性及其措施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 节奏训练 措施

作为小学教育阶段重要的课程,音乐是我们生活中的娱乐方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音乐是一种表达、一种倾诉、一种表现力,音乐可以净化心灵、智慧大脑、缓解压力、释放情感,还能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提高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小学音乐节奏感训练的重要性

首先,节奏教学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是学生开始学习音乐的第一阶段,都是比较浅显的,例如:《卖报歌》《上学歌》,音符简单、节奏明快、朗朗上口,便于小学生学习和掌握,能够增强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进而喜欢音乐、热爱音乐、最终喜欢学习音乐。比如:当下火爆的广场舞,节奏感、感染力强,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从小学生开始进行音乐节奏感的训练,为今后更好地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节奏感训练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人的兴趣爱好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出来的,以往的传统音乐教学都是老师在讲台上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学生完全处于模仿和被动地接受状态,没有一點主观能动性,引起不了学生的兴趣。而现在的节奏训练就和以往不同,节奏训练是有目标分阶段的逐级进行培养,最终使小学生掌握乐感。通过训练,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让他们的身心参与到音乐表现中去,从表现中感受音乐的节奏,进而把握和掌控节奏的脉搏,体会学习音乐的乐趣,最终喜欢学习音乐。

再次,节奏感训练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和质量,当今是个快节奏的社会,对于小学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成绩,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都要讲究效率[1]。例如:学生学习一首新歌时,先学习旋律节奏,然后再学唱歌词,这样是不是学得很快呢?比起死记硬背歌词来要容易得多,有趣得多。学生掌握了音乐的节奏后,发现学习音乐,其实很简单,就会对音乐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体验,最终达到内化。最后,节奏感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节奏感训练的过程也是小学生感受音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是用画面表现出来,是一个很复杂的图画。在进行节奏训练时,要求身体和眼、耳、脑都要动起来,需要他们相互之间紧密配合、协调工作,否则就无法完成这样庞大的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是思维高度活跃、精力高度集中、大脑细胞高速运转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小学生才会感受节奏的旋律、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美。对提高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音乐节奏感训练的措施分析

首先,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传统的音乐教学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小学生对音乐的需求,这就需要老师不但要像前辈学习,还要探索更加适合现代小学生的教学方法,针对小学生好奇、好玩、好动、自控力差、思维模式还很不成熟的特点,老师尽量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喜爱。其次,通过音乐听力训练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达尔克罗斯认为: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本身又是以听觉经验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应完全立足于听[2]。所以说音乐的节奏感其实都是从听不同音乐得来的,这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需要老师反复训练学生,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度,动静交融,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的快慢、旋律的强弱,慢慢感受节奏的魅力、音乐的魅力。音乐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去倾听,就能感受生活中旋律之美,我们要敢于发现,勇于发现,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

最后,通过身体律动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我们经常会看到,小孩甚至是刚会走路的小孩,听到音乐也会情不自禁地扭动起来,这就说明节奏感是天生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运用体态律动,参与体态律动,可以从激发学生的创设情境,激发体态律动的兴趣着手。对于音乐,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喜欢,那么为什么小学生就不喜欢上音乐课呢?原来是学生认为课堂上是老师的战场,老师没有很好地和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致使课堂教学效果跟预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我们在看演唱会的时候,歌手在台上演唱时,他们会在某个环节调动气氛,邀请大家跟他一起附和,观众的积极性瞬间被调动起来,整个场面是不是很火爆呢?所以我们要改变我们的传统音乐教学模式,老师不能一味地教,要想办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激发他们内心的热情,活跃教学气氛,让学生身心得到释放,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学习。所以说体态律动更适合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音乐节奏下,自然放松状态,随着音乐做出律动,让音乐具体化[3]。比如:在上《糖果仙子舞曲》的时候,老师先来个开场白,把事先编好的舞蹈展示给学生,也可以请学生跟随自己一起摆动,课堂气氛很快就会活跃起来,同学们都跟着手舞足蹈,学生们在开心的同时,感受着舞曲特有的律动,这对于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把握住作品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简单易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进行创编动作,让他们自己深受其中,课堂的效果不言而喻,学生兴致高,老师也很有成就感,大家都乐在其中。体态律动教学方法,不仅在小学音乐教学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舞曲、戏剧、歌剧学校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结语

总之,小学阶段音乐节奏感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在学生熟悉音乐的节奏感之后,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就是需要我们的教师要勇于探索、大胆尝试,要将生活和教学紧密的联系起来,教育不仅仅是传承,更是要不断地创新,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同时,我们教师也要不断地突破自我。

参考文献

[1]周宁.小学音乐节奏感训练的重要性及其措施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

[2]万文娟.浅谈小学音乐教学节奏感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9,(11).

[3]张伟.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节奏感的途径探析[J].学周刊,2019,(24).

猜你喜欢

节奏训练小学音乐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分析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