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2020-08-13时德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关系教学活动

时德锋

摘 要:据笔者观察,近几年来的数学课堂发生了许多变化。很多学生之前在课堂上都不敢说话,现在却争先恐后地发言,一改以往的缄默与呆滞。但在这看似美好的面具之下,却隐藏着一些浮于表面和效率不高的现象,从中很容易就可以发现一个问题,一个足以令人深思的问题——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性[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 师生关系

也许很多读者会问,什么叫作教学实效性?其实教学实效性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自己的知识实际传授给学生的份额或者说比重,换句话说,也可以理解为教学实效性就是教学目标的在实际教学中所呈现出来的效果。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一些较简便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要。结合着笔者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笔者对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杜绝形式主义

关于学生如今对于课堂教学的态度,笔者在文章开头就已经提到了一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学生也要参与进来,并且不能搞形式主义,要真正落实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学生也是教学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再基础不过的要求。其实很多时候,学生的主动学习性有多高,教师的教学在实际成果中所占的份额就有多重。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需要学生发挥主体独立性,去探索,去嘗试。基于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个长足发展的机会,提高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运用现如今比较热门的创设教学情境方法,带领学生走进数学世界,帮助学生揭开尘封的知识与经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来带动学生学习。例如,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的第三课时,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几个问题:课本上的铅笔有几支呢?车子又有几辆?引导学生利用之前的基础进行思考,进而引出本课的真正主题——加减法。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来走,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即获得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多给一些启发性的意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钻研问题。教师要教学生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可以先在学生独立解决该问题之前,将问题放到小组之中,集结众人的智慧,一则提高了课堂效率,二则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

二、注重过程和体验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

从现如今的教育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将会愈发重视个人的全面发展。体验感就是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所获得的一种感觉,也就是学生把在课堂之上学到的知识放到生活中去进行验证,体会数学的实际运用方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以彰显学生本位思想。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思维形式与成人不同,在他们的世界里,具体形象思维占据了主导地位。情感是人脑中客观现实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载体,是判断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求的一种主观体验。但这种形象思维也是根据客观事物的表面而衍生出来的,如果缺少了客观实际,表面现象也就没有了存活的物质来源。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之下,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六课《认识物体》时,教师就可以准备一些实质性的物体,方便学生认识理解。也可以准备一些小的正方体,然后拼合成多种图形,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的情感,以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2]。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想一些图形,让教师拼出来或者自己动手拼,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的个性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坚韧的意志力和较强的自信心对于学生克服困难,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人师表者,应当对待学生,要给予春风般的温暖,经常鼓励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也是现代社会发展所出现的一个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谐、平等、互助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很多学生上课之时开小差,被教师发现以后,就开始憎恨教师,闹得师生之间很不愉快。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这个世界,对于人际交往关系方面,难免存在不足。因此,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更新教育观念,民主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当树立平等意识,尊重学生,当教师与学生之间出现了矛盾时,教师应当主动去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学生做得对的地方,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而学生做得不对的地方,教师要及时指出,帮助学生改正,以建立一个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本就是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的一类群体,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模范。每个孩子身上都是有潜力的,就看你如何去发掘。当学生经过努力,掌握了教师所讲的新知识时,教师要及时表扬该名同学,鼓励同学们向该同学看齐,既促进了学生求知欲的产生,有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3]。只有学生真正地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桎梏,才真正算是落实了主体地位,才有可能进入下一阶段的自主学习当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教导学生如何利用好零碎时间,支配好自己的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如果学生自学可以理解的内容,教师就可以选择略讲,如果是学生不理解的内容,才要精讲,细讲,以启迪的方式带动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依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来调动全班的积极性,而是要带上书本的感染力,用知识的魅力去引导学生走近数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杜绝形式主义,在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参考文献

[1]胡永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5(05):36.

[2]王庚水.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3(44):65-66.

[3]李国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小数大小比较》课堂教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5):48-49.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关系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更好地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