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2020-08-13董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诗词教材传统

董艳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得到继承与弘扬,否则将是世界文明的巨大损失。而在弘扬传统文化上,语文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将教材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挖掘出来,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思想道德情操。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引言

在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对学生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弘扬。

一、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之中的主要意义分析

1.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拼音及汉字的学习是其中的基础内容,然后才是语法的学习及阅读的学习。众所周知,汉字乃是我国的国宝,在语文学习中,拼音和汉字的学习乃是每个小学生都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只有学好了拼音和汉字,才能为后期各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才能为学生今后的交流奠定基础。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设置了国学诵读的环节,加入了诗词的学习,这些都能促进学生对汉字及汉语的学习。

2.健全学生的人格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就加入了许多优秀的诗歌,而且一些文章中蕴含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在《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通过学习这些蕴含传统文化的文章,可以使小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1]。 又比如,在学习完《女娲补天》这一课时,学生就会被女娲勇敢善良、无私奉献、造福人类等优秀的品质所感染,这对他们正确三观的树立也有着积极地影响。

3.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

当前,在小學语文课本中,传统诗歌的比例有所上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教育部门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这些诗歌琅琅上口,字句非常的精炼,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独特的文学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语文教学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1.爱国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精神一直是其中的重点。在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文章包含了爱国精神这一内容。如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中,当时中国正饱受各帝国国的欺凌,中华民族岌岌可危。而周恩来希望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状,所以他努力读书,不为名,只为中华崛起。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小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如果他们缺乏爱国精神,那么这个国家是没有未来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爱国思想,使学生产生共鸣。

2.感恩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是古人所提倡的思想,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便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那么在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的文章包含了感恩思想,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树立感恩意识。

3.诗歌文化

诗歌文化一直是我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为了使这些优秀的诗歌文化得到继承与弘扬,我国教育部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加大了诗歌的比例。这些诗词的用词非常的精炼,而且诗词中展示了某种优美的意境,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对这些诗词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继而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

三、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之中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渗透

现如今,在我国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手段得到了普及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记忆,教师要改变以往朗读与背诵的教学方法,要将信息技术手段融进到其中。如在诗词学习中,大多数诗词都非常究竟意境,教师可以展现与诗词内容相应的风景图片或风景视频,然后播放一些古典的音乐,再让学生朗读诗词。这样学生就会被视频或图片中的风景所触动,会被背景音乐所影响,进而更好地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另外,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记忆为主,他们对形象直观的视频、图片等记忆更加地深刻,而且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反映的事物或事件学生并没有经历过,所以他们很难亲身体会[2]。如在《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中,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不够了解,所以不能产生共鸣。但是,如果教师播放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匹配的视频,学生的爱国情感就更容易被激发。

2.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教师需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开展经典阅读活动,让学生课外搜集一些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然后让他们将自己所收集的文章分享给其他同学,并引导同学们相互讨论。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如在讲述到感恩这个话题之时,当谈到感恩父母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的一些感人故事。通过相互分享,学生就会更加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进而在今后的生活中做到孝顺父母。而当谈到了中国的孝文化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设计有关孝文化的辩论,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案例让学生对孝进行探讨,使学生辩证的认识到孝并不是一味地对父母进行服从。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对学生今后的行为与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结语

综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爱国思想、诗歌文化、感恩思想等,学习这些传统文化能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要想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渗透。如此,就能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刘春芳.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J].学周刊,2020(04):113.

[2]汪卫.文以载道——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J].教育探索,2002(08):54-56.

猜你喜欢

诗词教材传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