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政策效用评估

2020-08-10张超陈小红

中国商论 2020年15期

张超 陈小红

摘 要: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国家助力中原经济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郑州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鲁宾反事实框架,利用合成控制法对19个大中城市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拟合出虚拟的郑州,分析空港经济区的设立对郑州经济发展的政策效用,并用排序检验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关键词:空港经济区  合成控制法  反事实框架  稳健性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8(a)-02

河南是人口大省,而作为省会的郑州更是积聚了全省大部分的经济和劳动力资源。但近年来有学者发现省内巨大的市场和人才资源的要素禀赋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为了充分利用河南省内劳动力禀赋和地理资源禀赋,国务院2013年批准在郑州建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并将其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国家希望通过设立航空经济试验区,以点带面,拉动郑州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河南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示范区是目前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航空经济先行区,其特殊性不言而喻。因此研究港区设立是否完成了国家的预定目标,是否拉动郑州经济的增长很有意义。

目前学界对于航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深入,有学者通过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曹允春等(2006)[1]通过建立国内外临空经济发展要素体系分析了中国临空经济发展趋势。赵文(2011)[2]从区域空间再结构和增长极的角度研究了航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度关系。沈丹阳等(2014)[3]建立临空经济评价体系,用模糊分析法进行了分析评价。还有学者用实证的方法如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双重差分等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周平德(2009)[4]用因果检验法探讨了广州、深圳、香港港口和航空物流业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张蕾等(2010)[5]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验证了南京禄口机场近年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并对相邻区域产生了溢出效应。贺书平(2014)[6]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发现航空港区设立后,郑州经济水平高于周边其他城市,并且这种差异越来越大。吴国飞等(2014)[7]研究了广州航空经济的动力机制,探讨了经济发展的新路径。邵慰等(2017)[8]用双重差分法对航空港区是否拉动经济增长进行探讨。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运用了反事实思维中的合成控制法和用郑州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的其他19个城市作为参照,评估郑州航空港区的政策对区域经济的政策效用。

1 数据选择

本文拟利用合成控制法(Synthetic Control Method)对这一国家性政策加以研究,选取的处置组是郑州市,对照组选取的是和郑州经济水平发展差不多的其他新一线城市和副省級城市,因直辖市拥有独特的发展优势,故删去了重庆、天津两个直辖市,所以对照组选取的是东莞、南京、厦门、大连、宁波、广州、成都、昆明、杭州、武汉、沈阳、济南、深圳、苏州、西安、长春、青岛、长沙和哈尔滨19个城市。本文选取了GDP作为被解释变量,对其取对数处理以消除量纲,借鉴以往文献的做法,选取政府规模(Gov)衡量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用经济开放程度(Open)来衡量城市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Far)表现城市固定资产的规模和增长速率;用第二产业发展水平(Secind)来体现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用教育水平(Edu)反映高素质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用金融发展水平(LoanGDP)体现社会投资和消费水平对经济的影响,如表1所示。此外,我们还选择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的国民生产总值作为预测变量。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因2003年之前的统计口径与2003年之后有显著差异,故本文将数据范围确定在2003—2016年,2003—2013年这一阶段作为预测变量的拟合阶段,2014—2016年作为对经济发展的预测阶段。数据来源于2003—201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国研网数据库以及各个城市的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来源于互联网。

2 实证结果

本文将郑州作为处置组,将其他城市作为潜在的比较组,可以发现长沙、哈尔滨和青岛的权重分别为0.514、0.458和0.028,其他城市的权重均为0。因此可以将长沙、哈尔滨和青岛这三个城市的各个指标的加权平均作为比较组,把郑州作为处置组。从图1我们可以发现,在2013年之前,郑州和其他三个城市组成的合成组拟合程度比较高。但自2013年开始,郑州的GDP和长沙、哈尔滨和青岛这三个城市所合成组的GDP之间差距开始增大。我们可以认为在实行建立航空港后,郑州的GDP开始出现显著增长,鉴于数据仅更新至2016年,我们有理由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州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合成组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越来越大。

3 稳健性检验

在比较案例研究中,经常采用的稳健性检验为排序检验方法,因此本文也采取排序检验的方法。我们发现在图1中有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能用其他城市加权平均来合成,对于这些城市来说,2013年之后拟合组经济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因为线性组合模型的系统误差导致,因此需要删去均方误差(MPSE)大于0.1的城市:东莞、广州、济南和长春。将郑州市和剩下的15个地区分别作为处置组用合成控制法进行估计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发现郑州市经济水平增加最多,故我们有93.75%的把握认为航空港区的设立推进了郑州经济的发展。

4 结语

研究发现郑州实行航空港政策后,2016年的经济水平比拟合组郑州的经济水平高2.48%,因此航空港区的设立的确是促进了郑州经济的发展。目前港区主要通过发展航空物流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保税加工、现代物流、服务贸易、保税研发、检测维修、保税展览、特色金融等产业,未来还可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应用,积极开展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等业务来促进港区配套设施的完善,助力中原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曹允春,谷芸芸,席艳荣.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

赵文.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作用机理——以首都第二国际机场兴建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06).

沈丹阳,曹允春.临空经济区经济效率评价与提高策略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02).

周平德.穗、深、港港口和航空物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J].经济地理,2009,29(06).

张蕾,陈雯,宋正娜,等.机场运营与区域经济增长关联性——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

贺书平.郑州航空港区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32(05).

吴国飞,陈功玉.广州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和具体思路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4,30(12).

邵慰,杨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政策效用评估——基于双重差分法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