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理念下,家园合作新方式的探究
——以“家园智慧团”为例

2020-08-07鸿

好家长 2020年5期
关键词:家园理念融合

文 李 鸿

家园合作是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需求。提高家园合作的有效性,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探究家园合作的新方式,需要以幼儿园的专业性为支持,以关注幼儿成为“完整的人”为己任,努力实现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双向互动,满足家庭教育的多种需求。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共同构成了人的终身教育系统。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且有较高的依赖性,幼儿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更为显著和直接。由此,家园合作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幼儿的家庭结构、家教风格等各不相同,造成了家园合作在教育观念、方法以及具体策略上有很大的差异。当下的社会环境对幼儿、家长及教师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父母的呵护陪伴中长大,缺少在自然交往中表达情感和控制情绪的体验;在城市中生活的幼儿闲暇时间大多是在培训班中度过的,远离了大自然,缺乏在自然中的探究学习,学习过程直接指向结果,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不断被紧缩。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大量碎片信息的不断涌入,使得家长往往只能根据表象去判断幼儿的行为;让幼儿通过各种学前培训尽快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忽视幼儿内在的生命成长需求,让幼儿与大自然的接触有如蜻蜓点水,导致幼儿在社会生活中缺乏探究、实际操作及与同伴交往的体验;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家长更多地关心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对园部的教育理念和教师的专业素质等都有自己的要求。

教师肩负了更重的教育使命,压力剧增。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教育观念存在差距;面对复杂的家庭成员,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方式由原来简单的信息传递转变为多维互动,连续性的家园沟通成为难题。

二、“融合”理念引发的思考

本文中的“融合”是指在园本文化的背景下,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都是教育的源泉,幼儿是以“完整的人”的形象出现在生活中的,要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相互渗透、联系和整合。

“融合”理念下,一方面,幼儿园可以突破时空局限,将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环境中,通过多层次、多空间的融合,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和综合的教育,使得幼儿的经验在生活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生成、迁移、拓展和应用。这样不仅促进了幼儿的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还关注了教师和家长在环境中的参与及互动。另一方面,家长从原来的辅助者变成平等的教育合作者,家长资源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开发与利用。

三、“融合”理念下,探究家园合作新方式

“融合”理念下,家园合作的新方式——“家园智慧团”是利用微信的功能,让家长把在家庭中对幼儿的教育活动以视频的方法展示出来,让家庭之间相互学习、彼此促进;教师通过“初期介入、后期渐退”的方式,鼓励家长建立自我管理的互助式学习团队,互动内容围绕主题教育活动进行,让幼儿的经验在一日活动中渗透、拓展并被有效运用。

四、“家园智慧团”具体实施策略

(一)引领家长走出零散的教育认知

团队是一个整体,教师与家长要有一个共同的教育认知:幼儿教育应被渗透在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参与到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可能对幼儿产生影响。首先,在尊重家长的教育认知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家长对教育理念进行探究。我们从生命的角度和家长共同探究“完整的人”和“完整学习”的深意。其次,将“融合”的教育理念渗透进家长学校的讲座和生活故事的分享活动中,引导家长对自身的教育过程进行思考,从人生更广的维度看待教育,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再次,引领家长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从“全人教育”的角度理解幼儿的需求,真正达到以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核心的重要共识。

(二)建立可持续发展团队

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团队是“家园智慧团”的核心内容。具体方法如下:1.团队建立初期,教师多奉献。家长接触最多、最信任的就是教师,可以由教师担当团队建立初期的召集人和领头人,提出具体的活动内容和要求,鼓励家长在群里发送教育视频,并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带动其他家长共同参与点评,形成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团体。2.团队建立中期,建立群主轮流制度。由群里的家长轮流担任群主,及时对发送至群里的视频进行细致的点评。及时互动回应,有利于促进家长之间情感的建立,幼儿们也会获得更多来自他人的鼓励和帮助。3.团队成熟期,建立核心组。在“家园智慧团”成熟期,由大家选出正、副群主及队长。考虑到父亲的角色往往更加严谨、迅速,更乐于为大家奉献及共享资源,因此正、副群主及队长大部分由父亲担任。在核心团队的带动下,家长们不仅在群里积极地发送教育视频,每月分享教育小结,还自发地成立了“智慧跑团”,每月在固定时间带领幼儿一起爬山、跑步,分享游戏的快乐。

(三)以主题为线索,在不同情境中习得经验

以主题活动“我是三军总司令”为例。幼儿们参观了军营,知道了有关解放军的故事,了解到解放军的勇敢无畏和钢铁般的纪律。那么,这些经验是否可以被延伸和拓展,运用到不同的情境中呢?“家园智慧团”在群里开展了“我是一个兵”的分享活动。在分享的过程中,幼儿们增进了情感,丰富了经验。平时胆小的幼儿也变得大胆起来,在同伴的呼唤和解放军角色意识的引领下,能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幼儿相互之间的影响力渐渐显现,同伴的力量激发了幼儿们学习的主动性,幼儿习得的经验在生活中以多种方式被拓展和运用。

(四)推进以情感沟通为基础的社会性交往活动

家长们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经历差异,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多元化,而团队的凝聚力来自彼此之间的情感沟通。首先,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需要有亲切感和归属感,教师可以发起一些社会性交往活动,使家长们有机会互相认识和了解。例如,开展家长学校的活动,请家长说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自己认可的教育方法;举办亲子开放日,请家长以小组为单位策划活动等。其次,多种团队活动也能促使家长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增进家长之间的情感沟通,让大家可以一边在生活中学习,一边快乐地游戏。

(五)以个别教育带动家长团队的整体进步

“家园智慧团”不同于班级建立的微信群,它需要家长自愿报名参加,并且遵守基本约定每学期参加团队活动不少于三次。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团队从开始的十二个家庭扩展到二十八个家庭;团队成员从开始的一家一位代表到全家共同参与。幼儿的经验在不同的情境中得到拓展和运用,幼儿的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此外,我们也从微观环境的各个方面对个别家庭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且制定了具体计划。教师也通过和家长的深入交流,在班级中更有针对性地观察和关注幼儿,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园合力的作用。

(六)打造“没有专家,只有大家”的学习共同体

大家在群内互相学习、点评、夸赞,形成了具有社会力量的互助团队。多层次的交流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动力,也提升了家长的教育意识。家长们深入思考游戏的教育价值,逐渐把教育平台从培训班转换到了家庭生活中,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在这里没有专家,只有大家,家园合力让团队教育获得了可持续发展。

“融合”理念下,家园合作的新方式——“家园智慧团”,帮助家长成为观察者和教育者,让家长深刻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使得幼儿真正被尊重和爱护,家长也更加理解教师的工作价值。家园合作的新方式实现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融合,有效促进了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家园理念融合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寻找失落的家园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