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草业高新技术科研宜传与推广工作探析

2020-08-06胡博王亚欣王文泉王鹤玲

绿色科技 2020年4期

胡博 王亚欣 王文泉 王鹤玲

摘要: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为例,概述了开展林草业高新技术科研宜传与推广工作的意义,并从明确指导思想,注重宣传实效,强化多媒体并举3个方面,阐述了科技宣传与推广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为提高单位科技宣传与推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草业科研单位;科技宣传;工作探析

中图分类号:S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20)04-0231-03

1 引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宣传是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助推器”[1]。林草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是发展现代林草业的关键。科技宣传对于提升单位科研影响力、助推成果转化落地、营造浓厚科研氛围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科技宜传的基本原则[2]:强调政治性、把握时效性、倡导创新性,探析如何更好地开展林草业高新技术科研宣传与推广工作。

2 近年来本单位科技宣传的内容与成效

2.1 明确指导思想,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服务,做好林草业高新技术科研宣传工作。坚持正确导向,紧扣林业草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条主线,紧紧抓住林业草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生态扶贫和乡村振兴等工作重点;坚持服务大局,宣传生态治理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坚持守正创新,遵循传播规律,求真务实。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及时报道了“为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做贡献”、“科技支撑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体系建设”、“国家林业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红安林业精准脱贫专题服务成果发布”、“为雄安新区‘千年大计贡献专家力量”等新闻。

2.2 注重宣传实效,把握时效性,聚焦理论创新,跟进

科研解读.树立科研榜样,助推科研成果转化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主要研究森林资源与环境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以及进行经营管理决策的高新技术,从事再生资源、环境与灾害的调查、监测和评价,为实现森林资源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服务。成立以来,取得研究成果600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44项次,拥有大量鉴定成果与认定成果,学术论文、专著、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等。雄厚的科技实力得以彰显,才能得到市场的了解和认可,实现成果转化落地。由于单位开展的科研业务工作以高新技術与林草业科学的交差融合为主,理论研究与成果专业性较强,科研成果应用的时代感强,而科技成果与学术交流信息宣传滞后,普及性不强,跨行业的科研工作者、企业及大众,对这些专业理论和成果的认识和理解欠缺,对研究所科研事件的关注度不高,影响了成果转化效益。因此,为突出宣传实效,将科研事件依据内容、读者、关注群体的不同进行分类报道。筛选单位政务活动、党群建设、科研进展、学术交流及相关行业动态等关键信息,面向上级单位、同行、单位内部等,在事件发生1~2d内,以简讯形式,及时快速报送、发布,确保新闻时效性;若新闻事件科研影响力较大,并可能产生生产效益,或大众读者普遍有进一步的了解需求等,后续将跟进详细报道和重点解读。

简讯类报道。包括政务活动、考察调研、访问座谈,以及对于科学界而言的重大标志性事件[3]。如研究项目获得了资助,或项目通过了中期或终期评估,或获取了科学奖励等。此类报道经筛选编辑、报送单位领导审批等环节,在1~2d内通过单位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以平均每周1~2篇报道的频率,刷新单位业务活动情况。此类新闻便于行业内外及时快速地了解单位内政务党务工作、科研活动,成果获奖等情况,以提升单位及专家团队的科研活跃度和影响力。

科研解读类报道。此类新闻事件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力,内容涉及时事热点或大众关注,能够体现科学研究的创新价值和技术成果的市场价值[4]。相比简讯类新闻创作难度相对高,作者既要深入了解科学本质,又要对专业性强的研究内容,不失准确、不乏生动地进行解读,突出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以对本单位无人机团队的宣传报道为例,2018年该专家团队承担南阳市院市合作项目,在河南浙川县开展了新造林地外业数据采集工作。报道介绍了无人机遥感技术用于大面积新造林地幼树成活率核查的实验原理,实验证实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于林业调查,具有快速准确且降低成本的生产意义。该事件为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林业草原生产作业中的应用和推广起到了良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开创了本单位和地方合作的新局面。此外,还对该专家团队在理论创新方面的不断突破进行了系列跟踪报道,2019年2月,该团队提出切距离度量下孪生支持向量机方法,为无人机图像技术在森林参数提取和森林生物量估计等研究进一步坚实了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在国际计算机领域一区、TOP期刊《Neural Networks》(影响因子为7.20)上发表;2019年5月,该团队在图像处理优化算法领域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研究成果在国际计算机领域一区、TOP期刊《Neural Networks》(影响因子为7.20)和二区期刊《IEEE Access》(影响因子为3.56)上发表;2019年9月,该团队在森林郁闭度估计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上(影响因子5.63)等。科研解读类报道,从产学研深度结合的角度,通过对科研理论和专家团队的业务解读,面向行业内外以及大众读者,展示本单位专家的学术实力和科研团队的成果推广等情况,促进行业内外对单位科研业务的了解、认可和传播,助力更多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

对科研工作者和专家团队典型事迹的报道。深入挖掘科学家孜孜不倦科研,默默无闻奉献的闪光点,树立榜样,弘扬科研奉献精神,传递正能量。如对院士精神的传承,专家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项、荣获梁希奖,专家个人荣获林业青年科技奖等的类似报道约20余篇,还积极地配合上级宣传单位,以及《中国绿色时报》《科技日报》、科技网等相关网站、期刊的报道,促进事迹的推广和宣传。协助绿色时报开展院士专访,在“科技改变林业——中国林科院60年”专栏报道了《唐守正:林业界的统计学家》;本单位“高分辨率遥感林业应用技术与服务平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事件,在中国绿色时报、中国科技网、中国科技财富网、科技日报、高新网等得到了广泛宣传。

工作至今,发表有关单位政务党务工作、科研活动、学术交流、荣誉获奖等各类报道300余篇。部分新闻如《“高分辨率遥感林业应用技术与服务平台”荣获2017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第一本森林经理学研究生教材出版》得到相关期刊、网站的转发;遥感团队激光雷达在全国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我国高分遥感在资源监测、城市管理以及农林牧草等方面的贡献等得到CCTV、《中国绿色时报》《科技日报》《中国测绘}}《林业科技通讯》、中国科技网、中国科技财富网、高新网等电视台、期报刊、网站的专访报道。在本单位与国家林草局防治总站、国家林草局华东院、西北院、中南院、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贵州林业调查规划院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及开展横向合作的过程中,对单位科研成果、专家团队的宣传报道,也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2.3 强化多媒体并举宣传,拓展信息传播范围

新媒体是指在传统的广播、报刊和电视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是基于互联网的媒介平台,包括网站、数字报刊、微博和微信等[5],便于传播和更新,节约载体成本。新媒体宣传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终端的蓬勃发展,打造以门户网站为基础平台,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等为载体[6],可以与相关媒体平台形成分享、转载的宣传模式,新媒体宣传具有网络媒体聚焦效应和扩展的优势。传统的媒体宜传内容更系统、更有深度,且以印刷物为载体,具有较为固定的读者群体,保存更持久。表1对比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点。

多媒体并举是指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自的优势,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的宣传方式。将新媒体的网址链接和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印刷在传统媒体的宣传载体上,便于浏览传统媒体的读者获取新媒体打开方式;将传统媒体的宣传内容以适合新媒体特点的方式编辑报道,创新形式、突出特色,扩展内容,实现宜传效果的最大化。如本单位现有宣传载体包括多媒体大屏幕、展板、单位宣传册,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100多块展板做为固定宣传载体,悬挂在单位大厅、走廊等醒目的位置,供来宾访客以参观走访的方式浏览单位基本情况、科研成果、专家团队、重点平台、高新仪器、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等;如果来宾访客仅短暂停留或驻足参观,在大厅内有多媒体大屏幕动态展示宣传内容;同时,配有便携的单位宣传资料供传阅。在以上传统媒体的载体上,均设置官方网站的网址链接和微信公众平台的二维码,来宾访客以及关注本单位动态的人员不用亲临到访本单位,也能通过网站和公众号远程了解单位的动态科技信息。据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微信公众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在展板、宣传资料上加设公众号二维碼后,关注入数由最初的200余人,增加至近1000人。

宣传工作开展的近3年间,到本单位调研洽谈、访问交流的企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逐年增加,影响力在不断扩大。2017年接待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等5家单位到本单位调研,2018年接待国家林草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广西林勘院、北京中联智科等11家单位调研交流,2019年接待三北局、国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设计院、内蒙古林业和草原局、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宜昌市森林资源监测站、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海南大学等17家单位。随着外界对本单位科技实力和业务能力不断地加深了解,研究所与地方林草局以及林草行业的多家单位开展合作,为地方生态建设和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地科技支撑,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落地推广应用。科技宣传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同时,产生的横向效益也在增加,如2017年横向项目产生的效益比2016年增加了50%左右,2018,2019两年间参与的横向项目近50项,产生的横向效益比2017年增加了近6.4倍。

3 问题与改进方法

林草业高新技术日益发展,能否广泛应用,普惠民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积极的宜传和推广工作密不可分。科技宣传与推广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领导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但在工作中仍然存在着需要改进的方面,如何快速获取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如何提高报道的质量、如何调动科研工作者的宣传积极性等,结合工作现状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了讨论,提出了改进的方法,以提高科技宣传与推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1 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利用,积极建设

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按照“及时、客观”的要求,组织职工搞好信息上报工作。同时注重科研保密,严格遵守信息保密制度,建立信息员上报,主管领导审批的信息报送发布机制。

3.2 支持鼓励培训,提升通讯队伍素质

林草业高新技术的宣传与推广,要求通讯员不仅思想作风过硬,同时既具备林草业的相关知识,又了解高新技术的专业特征,还要具有良好的文学素质,才能解读科学理论、科研成果,将技术成果通过宣传推广转化为生产力,被行业认可,被大众知晓,从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生产需要。因此,应重视提升通讯队伍素质,组织或支持通讯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3.3 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宣传积极性

除了制定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分工,还应配备相应的激励措施。统计各部门具体到个人信息上报的数量与质量,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量化评选积极宣传的部门和个人,对表现突出的宣传集体与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等。

参考文献:

[1]安静,王祥峰,赵滨,等.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宜传工作的几点思考[J].VU东农业科学,2012,44(12):128~130.

[2]金姣,王春萌.农业科研单位新闻宜传工作探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7(9):85~86.

[3]贾鹤鹏,刘振华.科研宣传与大众传媒的脱节:对中国科研机构传播体制的定量和定性分析[J].科普研究,2009,4(18):17~23.

[4]张明伟.从论文到新闻:以中国科学报社论文新闻报道为例[J].科普研究,2019(2):5~10.

[5]田婉莹,林红生,李莹,等.新媒体环境下农业科研院所宣传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5,34(3):54~56.

[6]徐万宁.新媒体时代宿迁环境保护宣传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9(13):311~312.

收稿日期:2020-01-07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金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CAFYBB2018SZ023)

作者简介:胡博(1985-),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林业信息技术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