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孩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

2020-08-04孙轩杨雅迪孙锡卿赵盈燃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5期
关键词:教养方式幼儿

孙轩 杨雅迪 孙锡卿 赵盈燃

摘  要:本研究调查了二孩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结论如下:在二孩家庭中,(1)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下幼儿利他行为比例更高。(2)父母的利他行为表现对幼儿利他行为的产生与表现有明显的影响。(3)父母缺少对于幼儿利他行为进行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教养方式;幼儿;利他行为;二孩家庭

一、概念界定

(一)父母教养方式概述

1.父母教养方式定义

是指在抚养教育幼儿时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对父母行为特征的总体概括,行为模式比较稳定。

2.父母教养方式分类

(1)专制型。这种家长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在意幼儿的感受和想法,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給幼儿,教养手段常为命令和责备。

(2)溺爱型。父母把幼儿看作自己的私人物品,对幼儿有较强的占有欲,常为了让幼儿顺从自己而抱着超越父母子女的感情去满足幼儿的要求。

(3)放任型。在家长对幼儿进行较严厉的教养之后,如果对幼儿并不起作用,家长会产生倦怠心理,常常缺乏耐心,甚至对幼儿放任不管。

(4)民主型。父母充分尊重幼儿的观点和行为,对于幼儿合理的要求会进行支持,对幼儿的疼爱适度。

(二)利他行为概述

1利他行为定义

利他行为对社会良性发展起重要作用。对利他行为的定义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为动机方面的定义,另一种是行为结果方面的定义。

笔者更倾向于行为结果方面的定义,即幼儿利他行为是幼儿自愿主动表现出的分享、安慰、助人、谦让的行为。

2.利他行为分类

从行为结果的角度来看,笔者对利他行为采用以下分类。(1)亲缘利他,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对亲属的奉献。(2)互惠利他,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的帮助、合作。(3)纯粹利他,是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不要求回报的前提下,相互帮助的行为。见义勇为、匿名捐款、自发公益等都可归为纯粹利他的范畴。

二、研究结果

1.父母的利他行为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

父母的利他行为表现对幼儿利他行为的产生与表现有明显的影响。当父母社会适应性良好,更多的表现出利他行为时,幼儿利他行为产生的几率也会增加,并且父母利他行为方法准确会影响幼儿。

2.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下幼儿更易产生利他行为。

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的家庭中,幼儿更经常产生利他行为;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家庭中,幼儿利他行为出现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3.父母缺少对幼儿进行利他行为教育的方法。

多数父母都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对幼儿进行利他行为教育的必要性,并且一部分父母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更多的父母不知如何对幼儿进行客观、准确的利他教育。

三、讨论建议

(一)家长

1.提高父母进行利他教育的意识,重视幼儿的生活教育。

父母应该多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加强对幼儿日常行为引导和教育,学习利他教育的相关知识及具体方法。

2.父母应摒弃错误的教养方式,以民主型教养方式养育幼儿。

父母应该了解不同教养方式的类型、区别及主要内容,学习教养方式的相关知识,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方式接近民主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家庭中幼儿的利他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较高,为了让幼儿具有独立的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父母要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个体,既尊重并听取幼儿要求和意见,又一定程度上克制幼儿,促进幼儿认知行为的发展。

3.以父母生活中自身的言行为幼儿树立学习榜样。

父母的言行与幼儿利他行为有着密切的相关,幼儿的行为模式会受父母言行的切身影响,所以要求父母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人正直,言行一致,使幼儿从小就受父母影响,具有尊重别人,体谅他人等良好品质。

4.提高幼儿的道德判断能力,对幼儿进行换位思考的训练。

幼儿利他行为与其换位思考能力的强弱有密切关系,换位思考能力强的幼儿能够进行较为准确的道德判断,从而在遇到状况时,能够及时帮助别人、体谅别人。

5.了解幼儿利他行为发展的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措施教育

当父母对幼儿进行利他教育时,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如幼儿在抚慰方面缺少经验和方法,即可更多的针对幼儿的抚慰进行教育。

(二)家园合作

1.良好的外在环境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教育环境包括外在的环境和包括内在的环境。良好的外在环境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实现利他行为。家庭和幼儿园应该提供一个优美、清洁的物质环境,让幼儿感受到环境的舒适和愉悦,从而保持积极的情绪,增加利他行为发生的频率。

2.积极创建内在环境,发挥榜样作用.

除了外在环境的创设之外,对儿童影响更为深刻和持久的家庭与幼儿园的内在环境也要给予积极的创建。内在环境主要是指家庭及幼儿园的精神环境,包括父母及教师的想法、行为等,成人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利他形象有利于其利他价值观的获取和行为的习得。

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师的教育方式都对儿童的行为发展起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会使幼儿在认知上产生矛盾,使幼儿行为朝不同方向发展,可能造成幼儿的个性缺陷,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父母与教师要达成共识,家园合作,使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师的教育方式统一且合理。

3.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父母和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利他的事件情境,使幼儿获得直接的利他经验,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助人、分享、抚慰等利他行为带来的快乐。

基金项目: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910445029 指导老师:山东师范大学,李甜甜、吴晓玲,讲师

作者简介:孙轩,女,1998年10月出生,汉族,山东省即墨市,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教养方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运动行为习惯影响的研究
留守初中生看护人教养方式对问题行为的影响:自控能力的中介作用
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