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技术研究

2020-08-04赵永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9期
关键词:优化配置改造

赵永发

【摘要】近几年,我国广播电视行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数字微波传输方式也在不断优化与创新,尤其IP改造项目较多,通过进行IP改造后,节目质量以及传输效率都能有所提高,进一步实现带宽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此,有关项目人员应该提高对于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的认识与重视程度,着重了解数字微波IP传输方式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IP化改造,本文主要结合某市广播电视台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项目进行以下探究,希望可以推进各项业务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数字微波;IP微波传输;改造;优化配置

中图分类号:TN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9-064-0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Radio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has achieved good development, and the digital microwave transmission mode is also constantly optimized and innovated, especially there are many IP transformation projects. After IP transformation, the program quality and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to further realize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bandwidth resources. For this reason, the relevant project personnel should improve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attention to the IP transformation of digital microwave transmission, focu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P transmission mode of digital microwave transmission, and carry out the IP transform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P transformation project of digital microwave transmission of a City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 hoping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businesses.

[Key words] digital microwave; IP microwave transmission; transformation; optimized configuration

在如今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应用过程中,往往要求技术人员能够选择合适的数字微波传输方式,特别加强IP传输方式的应用。因为该传输方式具有大容量传送等优势,可以提高自然灾害抵御能力,便于综合资源的有效传输。为此,一些广播电视台都会成立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项目,通过IP化改造达到预期的传输系统运行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某市广播电视台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项目为例,从数字微波的性能特点与IP微波传输方式入手展开探究,总结IP化改造的具体内容与要点,期望可以为有关单位提供参考,实现传输容量的提升。

1. 概述

1.1 数字微波的性能和特点

伴随数字微波技术的发展,数字微波器件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加强数字微波器件的使用,便于发挥出固态化以及集成化的特征,而且数字微博器还具有设备体积小、耗电少、加密性好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为此,实现了数字微波技术的有效推广。然而,数字微波也存在不足之处,要想应用数字微波技术,就需要考虑传输信道带宽问题,这对于带宽的要求较高,如果不能满足实际带宽要求,很有可能造成信道傳输的不稳定。但是总体而言,相比于其他传输技术,数字微波应用优势较为明显,中断性、电路架设以及抗灾害能力能力较强,可以长距离的进行电路建设,进而节省成本。需要注意地是,在实际进行数字微波技术应用时,采用合理的微波传输方式,以满足传输容量需要,提高数字微波技术实际应用效果。

1.2 IP微波传输方式分析

数字微波传输方式的选择极为关键,而IP微波传输方式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它是基于自适应调制(AM)技术基础上,利用IP协议进行带宽信号的传输,进而使得固定带宽信号开放性有所提高,而且还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则进行分配,大大提高微波通道的利用率,满足4K电视或者更高带宽业务的要求,因此,很多广播电视台数字微波传输方面都会优先考虑采用IP微波传输方式。就IP业务而言,其接口为IP接口,通过IP协议进行数字信号传输,而这类IP接口往往通用接口,可以满足各种业务的接入需求,有利于电视台多业务的传输,使得业务分配更为便捷。具体而言,。IP微波传输框图如图1所示。此外,IP微波传输技术优势有很多,包含一体化设计与大容量传送这两点。在IP协议架构下,有利于整体设计,可以支持E1、STM-1、EOS、EOP、ETH、PWE3/MPLS等多种业务,实现传输效率提升的同时,还能便于减少后期维护成本。而且IP微波传输时,采用的是无损切换的自适应调制制式,带宽可以提升到4倍左右。

2. 微波传输数字化改造原则和意义

2.1 基本原则

2.1.1 安全性

微波传输数字改造项目较多,这些项目都会要求微波传输数字化改造遵循安全性原则,以便实现数字信息的安全传送。通过进行安全性改造,传输设备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将会大大提升,为此,在改造阶段,改造技术人员要尽可能地提高安全性意识,提高自身操作的熟练程度,并合理进行技术应用,使得数字化改造过程的安全性能有所强化。

2.1.2 经济性

这也是微波传输数字化改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实际数字化改造阶段,改造人员应当遵循经济性原则展开改造,并同时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具体项目技术人员可以利用你现有资源和设备设施等进行针对性地改造,以便减少改造过程中的不必要支出费用。

2.1.3 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朱啊哟指的是强化系统的扩展性,使得数字化系统运行质量提高。为此,在设计时,技术人员要考虑传输质量与传输速率基础上,加强电子设备应用,增加可扩展的空间,方便未来的有效使用。

2.1.4 兼容性

兼容性原则指的是传输数据的兼容性拓展,在改造阶段,不能忽略兼容方面的需求,为此,技术需求满足的同时,应当再满足多种格式数据传输的需要,通过采取设计技术措施,实现传输数据兼容性能的优化。

2.2 IP化改造意义

2.2.1 IP微波自组网

IP化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进行数字微波IP化改造,可以提高传输性能,满足实际各类业务传输的需要。尤其在如今信息科技时代背景下,我国IP微波传输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针对端到端的IP微波构建可以顺利完成,进而实现基站业务、Wi-Fi业务以及宽带业务的快速传输,提高中心站到各站的节目源信号、电话信号传输效率,并能达到实时回传电视播放情况以及各站图像的目的。因此,数字微波IP化改造有利于实现IP微波自组网。

2.2.2光网络补网

采用数字微波IP化改造方式,有利于光网络补网。实际上,光传输网络和BSC/RNC之间会设立移动基站,但是因为地理位置条件复杂等原因的影响,很难进行光缆的敷设,这时就可以采用数字微波传输方式,而IP微波传输就是有效的传输方式之一,通过进行IP化传输方式的改造,可以补充光传输链路,利用E2E进行保护,从而实现自愈环和补环,达到提升网络成环率的效果。

2.2.3 容灾备份

IP化改造的意义还在于提高容灾备份性能。因为两个传输点之前,利用IP微波传输方式可以实现备份与扩容。

2.2.4 应急通讯

应急通讯也是数字微波IP化改造的意义之一。通过进行IP微波改造,应急通讯功能可以得到优化,这主要指的是当发生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造成的突发紧急现象时,通信需求会有所激增,这时对于通信资源、保障救援方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建立特殊的通信机制,可以在紧急状态下进行必要的通信。而IP微波传输方式的应用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IP微波具有安全快捷、灵活、高带宽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兼容重大突发事件现场通讯系统,满足现场群众应急通信的需要。

3. 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案例分析

3.1 项目概况

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项目位于某市,该市广播电视台旧站(B站)与新站(A站)之间的传输线路为IP微波传输方式。在传输过程中,要求传输多套高清的广播电视节目源,同时还要传输各类设备与环境远程监控信息等,而且要确保传输信号的稳定性以及传输信息的准确性。为此,在满足以上传输要求条件下,项目单位必须要采取IP改造措施,使得现有设备可以兼容。综合考虑后,项目人员采取以下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方案:主要利用复用器打包A站多路ASI信源,再使用ASI/IP适配器将其转换为IP信号,并传输到相关IP微波设备中,完成IP微波传输,针对设备、环境、台站之间公务电话等进行监控要求,则利用交换机进行IP微波传输。具体而言,某市广播电视台新旧台址间的传输设备框图如图2所示。

3.2 设备规划与频率配置

某市广播电视台新旧台址间距离很短(只有7km),系统选择室内室外型IP数字微波产品。该产品采用11GHz频段,4+0容量配置,带交叉极化去耦(XPIC)和链路聚合(LAG)功能,用以满足新旧台址站之间的传输能力要求以及将来不断增大的业务需求。

3.3 设备配置

两端站点仅配置1台10G子框设备,将其安装在客户的空余机架内的适当位置,不再另外配置机架。“10G子框架+双CorEvo 1G板”的室内单元配置,在所有站点可同时汇聚连接来自干线单元和支线单元的无线链路信号以及来自复分接设备和编解码设备的业务信号。其中,所有微波设备的供电均以主备用双电源方式接入,供电方式为直流-48V。

3.3.1 天馈线

A站和B站均选用一副1.2m的双极化高性能天线。室内室外连接电缆采用光纤(传数据)与同轴电缆(供电)的方式。

3.1.2 端口配置

A站和B站均采用8x STM-1端口,所有站点均可以通过增加接口板卡和SFP模块来提供更多类型和数量的端口,且对现有业务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3.1.3 传输容量

根据信息产业部和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有关频率分配与使用的规则,11GHz頻段的标准波道间隔为56MHz,整个频段共分为2对56MHz频点复用,共有4个56MHz信道。在自适应调制方式开启的情况下,要求室内室外型产品目前能支持的最高调制方式为1024QAM,未来,随着技术的演进和软件的成熟,可以通过软件升级以支持更高的调制方式。室内室外型单波道在56MHz/1024QAM条件下最大可以提供344.3Mbps净空口速率。

4.结语

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过程较为复杂,要求项目改造人员加强IP传输方式的了解,并掌握IP改造的要点,以便提高兼容效果,实现建设周期的缩短。然而,在实际进行数字微波IP传输改造期间,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改造效果可能并不理想,这就难以达到传播电视节目源传输的要求,很难确保各站的安全。所以,在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期间,项目人员还需要结合广播电视数字微波项目建设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并实施有效的数字微波IP化改造措施,以便实现设备的合理配置,提高节目源信号传输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苏才居.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000(010):200-201.

[2]卜立英.数字微波IP化扩容改造后综合应用探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8,000(010):43.

[3]韩秀红.数字微波Ip化扩容改造后综合应用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36(10):242+244.

[4]郭祥武.数字微波IP化扩容改造后综合应用探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000(004):37-38.

猜你喜欢

优化配置改造
电网无功补尝的优化配置分析
论我国法院职权的优化配置
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研究
合理配置QoS改善校园网络环境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排队论在医院门诊收费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