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院校校园环境整治提升探析——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老校区环境改造提案为例

2020-08-04涂光远

河北画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校区整治

涂光远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一、研究背景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文化艺术”命名的应用型本科教育高校,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有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内涵,学校在全国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但基于种种办学历史原因,学院老校区的环境现状终究不能匹配学校品牌内涵的展现和发展了,让师生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学校已意识到此类问题所在,并大力着手推进校园环境改造提升事宜,基于此背景之下,本文借以对该校老校区的提升改造之契机、拟对艺术院校老校区环境提升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前期的现状踏勘调研、分析,试图让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老校区环境的整治提升方案达到具有创意性、落地性、科学性、经济性和文艺性等特点的实操性指导提案。探寻出符合艺术学院老校区环境提升改造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二)研究意义

本次探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此类环境整治提升的项目化课题实施研究,以期探寻一套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为艺术院校老校区环境改造提升工作提供一些可行性参考意见,让老校区更具生机和内涵。

三、学校概况

学校地处李白诞生地,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中国科技城”绵阳,学校现有绵阳(老校区占地面积300 余亩)、梓潼(新校区占地900 余亩)两个校区,目前在校师生两万余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原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成立于2001 年,2006 年经教育部批准为面向全国招生的大学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2014 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2016 年被列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并当选为“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单位。学校各项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四、现状分析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绵阳校区(老校区)紧邻绵阳机场,位于机场东路83 号,校区基地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形态特点。典型的浅山丘陵坡地地形,南北高差50 米左右,南边往东地势较平,山顶局部较平(纤维山顶运动场),区域内大部分地区皆为坡地。校舍多分布在坡向台地上,从南向北以主入口-广场-天梯一线为视觉主轴线。校区建筑依坡而筑分布于三个层级上,第一层级南部、东南部分布着学校的行政大楼、图书馆、三食堂、王蒙艺术馆、文艺街区、学术厅、部分职工宿舍楼等建筑群,第二层级依坡而筑的各学院教学楼、演艺厅、一二食堂、宿舍楼建筑单元;第三层级为美术设计学院综合教学区建筑群、包括山顶运动场等。校园内部整体交通体系不甚完善,如铺装简陋缺乏变化、部分路段破损较为严重、人车混行路段太多、路宽不规范、转弯半径不达标、车位配比严重不足。绿化方面表现为林地覆盖率高,但缺乏林相变化及组团分布的处理。从空间层面来看,由于学校发展的历史原因,校园缺乏系统的规划。校园布局以原有地形为基础自由布局,形成较多的杂乱场地,场地之间缺乏联系。环境空间形式相对单调,户外交往空间主次不分。分区功能定位及表现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综上小结:从校园环境整体情况来看,植被覆盖率高,但林相较为单一、缺少组织规划;整体环境系统性较差,相互缺少呼应、缺乏系统性的设施、小品、文化展示等人文设计。

五、整治策略

(一)指导思想

1.美好传承

川文艺老校区从建校到现在几经变迁改动,校园环境明显具有年代层次感,新旧不一,但它既是川文艺人的记忆,更是川文艺发展的见证!我们在本次整治提升的方案中要把这些记忆和美好融合进去,而不是全盘推翻新建。

2. 低碳创新

以川文艺办学特色和学校内涵,结合科技与艺术手法塑造学校的新形象,必然要以创新创意为整治提升作为指导思想之一。

3.经济务实

大力利用乡土材料、乡土植物、场地特色以及学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创意能力和实践能力、花最少的财力出更好的效果。

4.科学发展

本次整治改造工作一定要用发展的观念来引领,要以生态优先、人为关怀、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来作为最高指导思想。

(二)方案设计原则

1.节能环保的原则

坚持节能减排,高校有义务从己做起。绵阳日照充足、风能资源也丰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设置太阳能光伏路灯和风能发电照明等。

2.生态优先的原则

生态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高校是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社会意识的场所,注重和保护生态责无旁贷。

3.创新创意的原则

创新创意是现代高校发展的主旋律,特别是像川文艺这类的艺术院校,创新创意不能只是体现在课堂口头上、作业里,更应该运用于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譬如环境整治改造上大可作为。

(三)整治方案目标

1.经济耐用

经济耐用是本次整治的首要目标,这主要体现在结构的设计和材料的经济性和耐久性上。

2.特色鲜明

通过本次对于老校区环境的整治提升、要突出川文艺的独特内涵和校园文化特色。

3.价值认同

通过本次提升、愿景是要让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师生对校园环境和文化有高度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唯有这样、学校的价值大家才会认同和口碑相传。

六、校园环境整治方案

(一)空间关系的梳理与重塑

通过前期调研与分析,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根据川文艺老校区校园环境整治规划原则、策略和整治提升目标,本文拟对校园交通路网、空间节点、植物配置、设施规划、小品创意、材料选择、文化植入及场地精神等方面的改造提升进行分步论述探析。

(二)校园环境整治设计提案的演进

1.序-机场大道-外塑品牌

绵阳机场东路途经老校区正大门,是学校兼得的迎宾大道和对外展示的绝佳路段,结合市政规划,设置川文艺标识的路灯和公交站、在300 米范围内设置生态停车场两座,以满足校内车位不足、平时是到访车辆及每年新生报到家长护送车辆停放。

2.始-文艺校门-始于颜值

川文艺正大门是学校颜值初始、开怀迎宾的重要节点。其提升设计要凝练文化艺术的内涵、意蕴进行创意重塑,拟用花岗岩厚板做地面铺装、块料和折叠耐候钢为造型基材、不锈钢曲面抽象造型为表现、结合配景植物共同营造入口形象和氛围。

3.开-入口广场-校园客厅

入口广场承载着校园的客厅功能和角色,同时还要具备迎来送往、人流车流集散的功能等。空间以中轴开敞、两侧规划廊架式宣传栏兼休息等候区,并间以高大银杏矩阵和组团时令花境形式,地面铺装以同色系花岗岩和文化石进行艺术平铺方式进行。给人以高校的仪式感、庄重感、神圣感、创意感等感觉。

4.聚-缤纷舞台-风生水起

正对入口广场的原旗杆广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本次把它重新定义为缤纷舞台,达到四水归堂、风水照壁文化传承,也是平时五彩表演、经典永续的绝佳舞台。舞台抬高到0.6 米,左右分别设置2 米宽幅4 步台阶,背景设置以绵阳“三江神韵”为主题的半镂空浮雕、下植常绿花灌木、背衬三株形态各异的罗汉松,象征三生万物、长盛不衰之意。

5.升-文艺天梯-文华旭章

缤纷舞台背后即是川文艺老校区最具标志的“校园天梯”,本次规划一改以往单调呆板的状况,用起承转合、形势多变的策略进行形式和空间的改造设计,用色彩、线条、艺术灯光、艺术校友墙、对景特色植物、多变空间、观景平台、艺术走廊、音乐跌水等手法塑造这一校园华章。以期达到登高、观景、嗨拍、放松的文艺天梯。

6.动-生态交通-畅达多趣

校园交通坚持转弯半径规范、人车分流的原则进行整治改造。铺装遵循海绵城市和雨水花园的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大量运用透水沥青、透水砖等生态材料、配以四季花境、创意座椅等结合太阳能路灯以营造多趣、宜人、安全的校园交通系统。

7.承-文艺节点-公私交流

在本次校园环境整治提案中,按线路和区位,结合师生的户外游憩行为和流量的分析研究,分设多处艺术亭廊、创意空间,结合小品、植物的开合关系等,塑造安全、文明、艺术的私密、半私密和开放的空间,为校园学习生活营造宜人环境。

8.合-生活学习-两相辉映

对于生活、学习、休息的重要场所。如食堂、宿舍、教室、球场等外围环境空间的整治原则,以简洁、方便、安全、经济、有趣为基调。铺装大量采用防滑透水烧结砖为主材、波打线宜选用花岗岩芝麻灰火烧面为宜,保证收边的工艺美观性和使用的耐久性。植物多以芳香、无毒无害、常绿和落叶的有机搭配方式为主,灯光以明快、柔和为要(LED)的方式进行本次的提升改造,已达到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氛围和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七、结语

本文通过对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老校区的环境整治改造提升的提案策略论证探析,得出关于高校校园此类规划策划的一般方法和流程,如一定要进行前期周到而科学的现状踏勘和研究、在依法依规地了解了各地块的用地性质和地质状况后,一定要掌握校方各个层面的诉求后并结合该校实际、办学理念、地域特色和学校内涵的情况下,坚持统筹协调、科学规划、生态优先、文艺本底、量入为出的原则,而进行创意策划提案为上。以期达到同类老校校区环境整治的方向提供一点参考足矣!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校区整治
启东市南阳镇唱好专项整治“三部曲”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校园环境卫生大比拼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环境设计中校园发展研究
福州市3年整治415个老旧小区 2020年计划再整治60个
迎接新学期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