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2020-08-03黄雅丽

学周刊 2020年25期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中小学新课改

黄雅丽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小学学生培养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多层次、创新性较强的思维方式,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中小学生发散思维培养还存在较多问题。教师可对中小学教学中发散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优化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中小学;发散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5-00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5.048

中小学学生认知能力较低,但是他们的思维活跃,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如果能正确引导,则能有效促进中小学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发散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发散性思维非常重要,其可以让学生从多方面看待问题,并寻求多种问题解决途径,从而对同类型问题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避免后续过程出现错误。发散思维还能让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不只是局限在课堂内部,在生活中学生也会更好地解决一些问题,这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着促进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没被认可,课堂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以及评价体系不科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很难培养起学生的发散思维。新课改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教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发散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不被认可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教师认为中小学学生认知能力较低,如果给予更多的自由会难以管理,这样反而会降低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往往主导着课堂,课堂内容以及课程进度都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的。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中,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是教师对课堂知识的讲解,而剩余的时间也需要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较少,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并且由于教师过分主导课堂,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限制,学生需要集中思维跟随教师的步伐而不是自主思考,这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此外,由于教师掌握了较多的课堂时间,对于部分困难问题也是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这会导致学生对教师形成一种思维依赖。当遇到困难问题时,学生的第一想法不是通过自身思考解决问题,而是觉得教师会在课堂上讲解,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更不利于发散思维培养。

(二)课堂形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学法,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这对于小学学生来讲会有着一定的效果,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身会产生更多想法。如果教师不理解学生心理,会触发学生抵触情绪,降低教学效率。但是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一言堂”形式,这种课堂形式单一,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台上进行知识讲授,学生在下面听讲,双方缺乏交流沟通,这会导致课堂气氛变差。而中小学学生专注度较差,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很容易出现分心现象。尽管教师可以通过点名等方式提醒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但是单一的教学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此外,由于双方缺乏交流沟通,导致教和学分离,当学生有问题时不主动询问教师,导致问题堆积,影响到今后的学习。而教师也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无法调整教学计划适应学生脚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单一的课堂形式也成为培养中小学学生发散思维的阻碍因素。

(三)教学内容枯燥

教科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编写的教学工具,如果教师能合理利用教科书,则能促进学生知识进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但是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科书,无论是课前备课还是课堂授课都是完全依照教科书进行的。这就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中小学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一旦能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迸发出很强的求知欲。但是由于对教科书的依赖,导致课堂内容缺乏创新,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师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将之与教材内容融合在一起,则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但是对教材的长期依赖导致教师也丧失了思维创新性,并且教材也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材之外会有更多有趣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拓展可以引发学生思维的拓展,提升中小学生思维活跃度。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限制,教师并没有对知识进行更多的延展,这也是教师主导课堂的另一方面体现。

(四)评价体系不够科学

由于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等因素的影響,每个学生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能力,或者表现出科目偏好性。但是教师往往更加看中成绩,对成绩好的学生会给予更多的关注,而逐渐忽视成绩差的学生的感受。而由于偏科,学生会在不同教师身上感受到不同的待遇,这更加助长了学生偏科的现象。如果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更加多元、全面,教师能从不同方面看待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则能促进学生成长。尤其是一些偏科的学生,这说明他们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如果能正确引导,也会在弱势科目上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这种全方位的培养也能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提升。

但是多数教师缺乏足够的耐心,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学生的成绩不能改善,教师则会认为学生缺乏天赋,将关注放回到优秀学生身上。这会进一步挫败学生的学习信心,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在学习过程中,中小学生往往希望教师能更多地关注自身,在教师的关注下,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往往会拿出更好的表现,虽然仍然会和优秀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种努力会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更难以养成发散思维。

二、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一)认可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被更加认可。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是以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评判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自身身份,从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充分融入学生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时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投入到知识探索中,从而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逐渐成长,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着极大的帮助。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思维和观点,从多方面認识问题,有效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提升。并且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深入到课堂当中,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印象,降低后续学习过程中的遗忘率,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极大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丰富课堂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则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飞速提升。所以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内,提升课堂质量。

首先,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兴趣融合在一起,提升课堂趣味性。交流沟通能让学生与教师建立更好的关系,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会更主动提问,改善课堂氛围。教师也能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了解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所在,改进教学方法,突出重难点问题,提升教学效率。

其次,教师要将生活中的事物与课堂内容融合,创设情景,让课堂变得贴近生活。比如,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而将生活中的事物与课堂内容融合,可以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充满趣味,从而提升学习积极性。

最后,现如今是信息化时代,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与传统课堂相比,多媒体可以承载视频以及图片等形式,这些内容会对学生产生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从而让学生将注意力放置在课堂中。而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将有趣的内容引入到课堂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探究中也会保持思维活跃度,这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学校要将更多的内容纳入评价标准中,构建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学习能力差距有准确的认识,看到每位学生身上的优点,然后从这方面着手,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随后加以引导,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学习。而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也会有更充足的学习热情。虽然学习能力较差,但是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巩固基础,缩小与成绩较好学生之间的差距。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不同进行分组,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产生思维交流,善于组织的学生对小组内部事物安排,善于交流的学生对小组讨论问题进行表达。这些方式也能促进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只有成绩一方面,这也是发散思维的一部分。教师可以让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有效提升小组凝聚力,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都非常重要。

三、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认可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主动性,帮助学生自主思考。同时变更课堂形式,丰富内容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此外,还要从多方面评价学生,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传芸.《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2]曾昌兵.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3]顾海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J].英语教师,2015(6).

[4]常婷.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

[责任编辑 胡雅君]

猜你喜欢

发散性思维中小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积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全面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