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0-08-03张洪涛

学周刊 2020年25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高中数学问题

张洪涛

摘 要:随着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与深化,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已不合时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愈发突出,教师应从中剖析教学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具体学情,秉承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如何将现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不仅是教师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突破高中数学教学瓶颈的关键。本文就此展开了深入分析与探究,并提出了几点教学整改意见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对策;教学模式;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5-00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5.005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但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贯彻科学的教学原则,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一、简述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中心主义

由于受到传统灌输式教学理念的严重影响,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对于这种教师中心主义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师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唱独角戏,机械地介绍完数学概念和定义后做例题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完全充当看客,缺失了课堂参与的机会,所学内容成为过眼云烟;二是教师往往以个人立场进行授课,将学生视为学习机器,漠视了学生的实际认知结构和基础学习能力,在讲解题目时以个人完整系统的认知结构出发;三是教师忽视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相同的授课强度和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学科本位主义

目前,高中教师仍以数学学科为本位展开教学活动,将原本生动的教学活动固化在狭窄的认知主义框中,盲目追求教学速度,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违背了教学宗旨和教学目的,导致学生在枯燥且大量的机械训练中磨灭了学习热情。一方面,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片面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解题,而并未对解题方案深究,并不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解题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选择漠视,既没有引导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的,也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此外,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将课堂仅作为知识传递的空间,并没有对学生人格养成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造成了教书与育人的割裂。

(三)评价狭隘主义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与教师的协同发展与完美配合,更需要建立起客观且科学的评价机制。然而,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价过于狭隘,仅凭借分数高低划分学生层次以及评判教学质量,过分强调了评价机制的甄别作用,忽视了评价机制的发展功能,起不到对学生的教育激励作用。另外,由于评价方式单一,仅靠命题人的主观性出题来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达不到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客观检测。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诊断和激励作用应重视,并对被评价者认知与非认知进行全面考察。

二、高中数学学科教学贯彻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始终秉承着基础性原则,将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以便学生打下坚实基础,锻炼学生的解题技能,重视基础内容的学习与训练,才能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应根据具体学情定制稳健的教学制度,把控好课本内容和课外教辅材料的协调关系,以提高训练质量为主,辅以定量训练,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夯实基础过程中稳步前进,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益。

(二)全面性原则

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应贯彻全面性原则,即保证教学教育实际与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机统一,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尊重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将授课内容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智力发展充分结合,再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教学出发点,利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切勿以一刀切制度对待所有学生,教学难度和训练数量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学习能力进行个性化定制,以免出现班级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严重两极化的情况。

(三)过程性原则

分数不能代表一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学习过程的培养,避免对成绩高低过于较真,应为学生揭示獲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而不是机械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应遵循过程性原则,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充足的知识内容,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对定义、理论、性质、公式、解题思路等深入探究,并发现其中的内在规律,让学生逐步提高演绎推理能力。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促进其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发展。因此,学生应在教师的有序引导、组织和调节下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内容,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参与在教学活动中相得益彰,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自主探究空间,以便学生以小组式合作交流。

(五)数学思维解释与数学认知建构相统一原则

所谓数学思维解释与数学认知建构相统一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好教学难易程度,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为学生解释数学思维的含义,再通过组织合理的教与学活动,让学生养成清晰的解题意识,建构完整且系统的数学认知,从而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在面对数学难题时临危不乱,通过理性客观的数学思维解开谜题。

(六)指导性原则

教师应重视对教学方法的优化,让学生掌握学习能力,协调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改革中更要重视这一方面。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能力才是最终目的,应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避免固化于单方面的知识传递,而是通过自主探索、分析与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指导的最终目的。

三、解决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数学教师培训,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對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引导和组织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为了有效解决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对高中数学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鼓励广大高中数学教师互相交流与学习,丰富教学经验。与此同时,应及时转变教师角色,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更称职的引导者而非领导者,通过积极向上的教学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督促学生在学习中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

(二)转变教学观念,融入创新意识

传统教学理念已经满足不了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诉求,因此教师务必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新课改引导下逐渐形成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全新理念。与此同时,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创新意识,并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优势,让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为学生营造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感变化,再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活动,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现有教学模式

对高中生而言,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依靠既定数学思维,而数学思维的形成必须要建立在对基本概念、理论、公式、定理的理解基础上。但在日常练习中,学生在解题时往往首先想到套用公式,对复杂题型无从下手,这也正是学生思维固化的主要体现。因此,教师必须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利用行动导向法、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更多解题技巧,并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数学思维架构,在定向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切实提高学生对难题的解答能力。

(四)促进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教师应重视与学生间的良好沟通,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桥梁,培养更亲密的师生关系,树立积极正能量的教师形象。同时,教师应明确学生才是教学主体,自己只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指路人,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鼓励学生以不同眼光看待问题。因此,要想促进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性和问题分析的不同角度,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深究和争论,并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才能尽快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改变传统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完善与改进。因此,应转变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保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客观性,利用丰富的评价方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该过程中的情感表现,从而设计多维评价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整体性评价。与此同时,评价过程应更具开放性,通过成长记录、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学生的动态学习过程予以评价。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积极贯彻科学合理的教学原则,保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促进教学中的数学思维解释与学生的数学认知建构相统一。与此同时,应加强对数学教师的定期培训,及时转变教师角色,强化师生间的关联性,及时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传统评价体系,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傅焕霞,张鑫.浅议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必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

[2]史可柏.试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9).

[责任编辑 杜建立]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高中数学问题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