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8-03蒋花

学周刊 2020年25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习作小学生

蒋花

摘 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习作水平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小学生较高水平的习作能力不仅能够为各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学生的生活状态、生命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如今的小学生习作学习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5-006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5.032

习作是最让语文教师头疼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学生最为抵触的语文知识。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都“谈作文色变”,尽管教师已经将写作技巧传授给学生,并且悉心辅导进行习作,但是很多时候小学生还是无法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今后的语文学习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故而,本篇文章将针对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主要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语言积累贫乏。小学阶段是人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入学时间短、学习的知识少,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没有丰富的学习经验,所以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就很贫乏。这种情况不仅导致学生作文内容单一,而且还会有以下不良现象:很多学生心里知道想要写什么,但就是不知道如何下笔从哪写起;也有学生词不达意,写不出重点,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甚至出现语句不通、语无伦次、语不成法的现象;还有学生在作文中东拉西扯、胡编乱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作时无法达到要求字数,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情感、文章的中心。虽然我们一直要求学生“我手写我心”用笔记录自己的生活,但是部分小学生在习作时往往会抄袭他人的故事,运用别人经历过的事情来进行习作,这样就导致学生在习作时言不由衷,漏洞百出。这样,无疑就失去了习作的意义。总之,导致以上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缺少对语言知识的累积[1]。

2.习作兴趣淡漠。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采用范文式的标准要求学生进行写作,学生在写过之后就会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这样的习作违背了“习作是为了表达与交流”的初衷。很多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都是简单打个分数,或者随意写几句无关痛痒的“语句通顺、中心明确”的套路评语,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指导作用,然后将作文返还给学生,学生也从不关注教师写了什么评语,交一次、发一次作文本就算是完成了一次习作教学目标。这样为应付学校检查的作文教学形式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习作不重视,自然而然就不会产生兴趣。教师对课标中习作目标不能准确把握,对学生写作的能力的训练缺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梯度练习,学生一开始习作就感觉很难达到教师的要求,而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通常还会运用强制性手段,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写作目标,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运用规定的事件去完成习作。还有些教师对于学生的写作要求过去苛刻,当学生在写作出现问题时教师就会严厉批评,或者对学生进行讽刺,这不仅会让他们失去习作兴趣,还会挫伤其习作的积极性,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根本无从谈起。此外,部分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都是统一尺度,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一定的目标,这种情况下,那些习作上的学困生因为力不能及而更加增大了压力,长此以往学生对习作产生抗拒也就在所难免了。

3.语言表达无味。我们教师在批阅学生习作的时候,会感觉味同嚼蜡,就是因为他们的习作语言表达平淡无奇,缺乏个性。这与学生缺乏想象力、不会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分不开。修辞手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习作中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能够使作文蓬荜生辉,还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小学生在学习过修辞手法时更多的是知道是“比喻”还是“夸张”,没有将其运用到习作中的意识。其次,教师不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训练,使得学生在运用修辞手法这个方面不熟悉,导致不会运用修辞手法。最后,教师在批改学生习作修辞手法的错误运用时,只是将其画下来,并没有具体讲述哪里错误,如何改正才能够更加正确,这样学生就会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一错再错,进而形成错误的修辞手法运用观念。

4.生活体验麻木。小学生的生活单调刻板。这主要因为现在家长都非常重视教育,不想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很多小学生的课后都会都是在各种学习班、补课班中度过的,他们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家里、补习班三点一线的形式。这种情况下使得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接近社会、接近大自然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学生在习作上缺乏写作素材,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此之外,刚刚步入学习阶段的小学生学习任务重、作业多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学生没有时间去接触课外阅读,很难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学生会主动进行课外阅读,但是课外阅读也是为了娱乐,主要书籍也是低品位的漫画、玄幻类的,阅读视野狭窄,学生没有累积充足的习作素材,导致习作水平无法有效提升。

二、小学生习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引导积累语言。知识的累积是创造的前提,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累积,这样学生才能够创造出好作品。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记录读书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当教师在传授阅读知识时,要求学生将阅读中的好词好句等摘抄在读书笔记中,鼓励学生每天温习妙词佳句,大量积累,以期实现“厚积薄发”。其次,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重视要求学生朗读阅读内容指导,朗读时做到“其言皆出我口,其意皆出我心”。如此朗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获得细腻的情感体验。再次,教师在布置习作任務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的真实事件,这样才能够使得作文更加真实,使学生有东西可以写。最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抓住每一个写作机会,通过生活中大小事展开习作练习,这样有助于学生累积语言知识[2]。

2.激发习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学习老师,学生对习作感兴趣自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习作中。怎样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呢?第一,在习作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习作标题,学生想出的标题都是与他们的所见所闻有密切联系的标题,容易与同班的孩子产生共鸣,当这样的标题全班通过时,自然而然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习作中。第二,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首先要带上放大镜看待其作文的优点,充分发挥教师“激励、唤醒、鼓舞”的作用,选择学生乐于接纳的评价方式,学生会更加期待教师的评价;其次教师应提升自己修改作文的水平,能一语中的指明存在问题,学生通过修改能够不断进步,进而对习作也会产生兴致;教师还可以选择优秀作文在全班面前朗读,一同赏析评改,在班级作文墙上张贴,甚至鼓励学生投稿发表,成功的学生,一定会收获习作带来的幸福体验,对其他学生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三,教师在布置习作时可以自由宽松一些,要为学生留下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构思创作。第四,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习作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降低习作难度,比如让他自读或听读一个小故事,再试着用笔复述下来。不必在量的多少做较高要求,从写通顺一个句子段落开始,不断提升,切忌拔苗助长[3]。

3.重视表达运用。课标中说“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无论是习作课还是阅读课,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重视语言表达,引导学生不仅把句子说流畅,还要说生动。这就要重视修辞手法运用教学,尤其引导学生运用到习作中,这样才能够使得修辞手法发挥真正的用处,使得学生的作文表达生动形象富有个性,有效提升学生习作能力。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当遇到修辞手法时首先引导学生赏析其妙处,然后指导仿写,仿写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当学生对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进行仿写时,首先就要对句子进行深度揣摩,真正明白不同修辞手法的特点,这样才能够针对修辞手法进行仿写。如果学生在习作或表达的时候有了运用修辞的意识,教师要敏于发现,无论准确与否都要表扬鼓励,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写作手法的积极性,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同时教师在批改错误修辞手法时要准确标出错误的地方,并且为学生具体讲述错在哪里,怎样修改才是正确的,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学以致用。

4.开展读写活动。苏轼曾说过:“劳于读书,易于作文。”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展开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累积更多习作素材,还能够丰富学生见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读书多累积的习作素材多。而且,会阅读的学生就会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看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形象写鲜明的,把事件写具体的。基于此,教师应积极开展好读书活动:比如组织好书推介会、表演课本剧、月阅读竞赛、读书笔记评比等活动。教师要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尝试将课外阅读当成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来进行,这样学生就会重视课外阅读,进而真正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知识,丰富情感体验,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能力。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为了让学生的生活有声有色,为他们提供丰盈的生活素材,我们可以适当开展活动。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组织一些饶有趣味的课外活动,比如一年一度的秋游、踏春,不要因为怕不安全就因噎废食,学生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中培养观察能力,丰富习作素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游戏或竞赛活动,好玩、好胜、好奇都是孩子的天性,利用这一点,我们开展过李白坚教授的“快乐大作文”系列的很多作文游戏,如《哑语跳绳比赛》《数字陷阱》《照镜子》《做鬼脸》等,学生玩得开心,看得细心,写得精彩,真实的经历让每个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由此也会渐渐爱上作文。

参考文献:

[1]商志英.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才智,2019(31):178.

[2]黄秀花.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108.

[3]刘鳳英,于欣.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6):105.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习作小学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