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因“错”利“导”策略研究

2020-08-03张发国

学周刊 2020年25期
关键词:错误资源计算教学教学策略

张发国

摘 要:错误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应从新的角度分析错误的教育价值,在错误中探究教学引导新思路,以实现错误资源的合理利用。基于此,本文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入手,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错误资源的利用,探究因“错”利“导”的教学策略。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错误资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5-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5.013

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基础学科,而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基本技能之一。而利用知识渗透与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则是数学培养的重点。但是,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小学数学计算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计算错误意味着失去分数,而一些教师出于对正确答案的执着,对于学生的错误一味地指责批评,忽视了错误背后呈现的深层次的教学问题,忽视了错误的教育价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积极转变思路,在计算教学中重新认识错误的重要性,并在学生错误题目上大做文章,因“错”利“导”,构建新颖、有效的数学课堂。

一、挖掘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寻找错误原因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并得到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目的,而让学生从错误中找到犯错的原因,并引以为戒,在下次计算中能够自觉规避才是教学指导的关键所在。在数学计算中导致学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题不清

在小数相关知识的运用中,一些学生由于对题目分析不明盲目套用公式,没有深入理解算理中的逻辑关系,以及应用的条件,导致计算错误。教师在面对学生错误的时候应该从学生审题不清这一主要原因入手,将题目作为小数计算中的典型错误习题进行分析。在教学指导中,一方面指导学生合理调动所学的关于小数运算法则,提醒学生进行小数点对齐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理解运算的基本原理,以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进行巩固训练,根据相似题目引导学生自觉审题,并根据运算的基本逻辑规避题目陷阱,从而提高学生仔细审题、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有效规避错误。

(二)思维固化

学生在反复做题的过程中会对知识的运用形成思维定式,在遇到相似题目时会自觉地套用知识,而忽视不同题目之间的差异,从而导致错误。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某工厂加工零件,3名工人加工120个需要2个小时,请问A车间共有工人18名,工作了8小时后,看加工多少个零件?某学生根据平时所做的效率相关的问题,列出算式120÷3×8×(18÷3)=1920(个)。教师发现错误后,没有马上纠正,而是在课件中呈现出这一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对比、思考。一些学生经过讨论发现其中出现的错误,并说明算式中(18÷3)表示A车间的人数是之前条件的6倍,而按照倍数的思路,则需要将之前的时间也进行换算,因此,算式应调整为120÷2×8×(18÷3)=2880(个)。经过这一反思、调整,学生在算式对比中找到了错误原因,打破了思维的单一性,并通过计算过程优化了思考过程。

(三)不良的计算习惯

在小学计算过程中,验算是检验结果以及减少错误发生的重要步骤。一些学生由于学习习惯不佳,在计算过程中敷衍了事,在完成计算后不愿意验算,即便是题目要求进行检验,也只是按照做题的思路草草检验,而难以真正发现计算中存在的错误。

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48.6÷3.7=(  )。有些学生计算出商1.3余5,这一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在课堂上,教师将题目作为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并要求学生通过检验,判断题目的正确与否。在检验中,教师为激发学生检验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检验的重视,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探究检验方法;通过对学生检验过程的总结,可以归纳出检验方法,即观察法,余数5比除数3.7大,表示没除尽,结果不正确;验算法:1.3×3.7+0.5≠48.6,表示答案错误;13×3.7+4≠48.6,说明余数错误。在验算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反思与探究,找到错误原因,从而理解检验对于控制计算错误的意义,并逐渐引导其形成规范、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评析计算错误,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反思

通常在教学过程中提起错误,学生都不免会心生沮丧,甚至在教师的批评下产生自我怀疑,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而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重新定义错误资源的教育价值,利用错误引导学生的评析、欣赏,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犯错,更能够在错误中有所收获。具体来讲,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一)利用错误资源,优化课堂氛围

错误是一个人成长的阶梯,课堂就是学生不断出错,不断纠错,并不断成长的地方。在小学计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保持宽容的态度,并引导学生从评析、欣赏的角度看待错误,利用错误与学生共同探究上升、改进的空间,以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的动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把8个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堆放在地面上,使露在外面的表面积最小,请问最小的面积是多少。这一题目考察的是正方體表面积的计算以及相应的拓展。一些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对于如何摆放小正方体陷入困境,捉不住恰当的解题思路,因而出现种种错误。教师在教学指导中没有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过程进行设计与绘图,并评析计算中的错误。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焦躁、紧张情绪逐渐缓解,并在反复的摆放、纠正过程中评析不同摆放方式错误的原因,进而通过操作、计算、互动交流,不断完善探究过程。这样不仅迅速找到了解题的思路,更是让学生重新认识到了错误的价值,真正实现了在错误中成长。

(二)利用错误资源,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在传统课堂上,错误通常意味着挫败,因此,学生对于错误总是抱着“害怕、讨厌、不喜欢”的态度。教师如果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并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自觉规避错误,学生的成就感则会大大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应利用错误,引导学生在错误中总结规律,积累经验,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成功跳过“陷阱”,而这一过程对于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转变学生对错误的态度,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错误资源利用中,应结合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征,将学生引入问题纠正过程中来,并弱化错误的严重性,强调改正的重要意义,进而指导学生通过合理的思考以及灵活的方法理顺解题思路,并突破计算错误,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式;在学生完成自我纠正后,教师还应设计相似题目指导学生进一步练习。这样,学生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才能够检验自我学习效果,并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对方法的运用更加灵活,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

三、构建知识联系,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错误是引导学生比较、思辨的良好契机。在错误中学生不仅能够找到错误的原因,强化纠正的动机,还能够及时发现知识的盲点,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并在横纵知识的联系中形成系统。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错误中进行批判、联想,并弥补知识漏洞,构建知识体系。具体来讲,教师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引导。

(一)注重横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在计算中出错就是暴露知识盲点的过程。例如,一些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相似的理论知识出现混淆,没有真正理解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导致计算错误。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可以将学生的常见错误进行归纳,并利用课间开列出来,引导学生结合错误进行横向对比,找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差异性,进而深入理解计算错误,提高自我纠错能力,并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错题分析是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发现错误、探求错误原因的重要途径。在错误分析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就题论“理”,根据题目分析某一类题型计算中常见的错误,并引导学生从个别的错误中总结经验并推广到相关题目,进而帮助学生利用“错误”实现知识的横向勾连,提高对同类知识的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

(二)注重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

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非常严谨,一旦某一知识环节出现断裂,就会影响后续的知识学习,因此,建立纵向知识联系,完善知识链条,构建逻辑分明的知识体系,是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对于一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错误,常常习惯性地归结为粗心马虎,而这些错误在反复强调中并没与改进。基于此,教师应从理顺知识逻辑关系入手,引导学生在纵向知识联系中构建知识体系,提高纠错效果。在纵向知识的勾连过程中,一些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不清、认识偏差,在解题的过程中形成思维定式,导致解题错误。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将不同解题方法之间建立联系,例如结合数形结合的方法将几何知识点在画图、讨论中建立纵向联系,从而在纠正、完善的思考活动中,巩固纵向联系,以促进学生知识体系构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应正视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积极转变教学思路,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对错误“严防死守”的教学理念,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认识错误的教育价值,并挖掘错误资源,评析计算错误,构建知识联系,让学生在因“错”利“导”的课堂模式中,发现错误原因,实现错误反思,进而构建知识体系,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圆圆.错误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4).

[2]王春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資源的有效利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

[3]杨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浅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11).

[4]金炳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4).

[责任编辑 杜建立]

猜你喜欢

错误资源计算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