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HP的葡萄酒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评价

2020-08-03陈虹瑶季俊霖徐绍荣杨晓杰潘立臣

酿酒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排序葡萄酒权重

陈虹瑶,杨 易,季俊霖,徐绍荣,杨晓杰,潘立臣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山东烟台 264670)

近几年,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恩格尔系数由2012 年的33.0 %下降到2019 年的28.2 %,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消费活跃,葡萄酒消费群体也日益壮大,带动我国葡萄酒产业迅猛发展,表现为: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基地发展模式由粗放走向集约。酿制逐步实现自动化、信息化,产品品牌化进程提速。集种植、研发、生产、游览、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不断涌现,如烟台张裕国际葡萄酒城、中粮长城天赋酒庄等。葡萄酒产业链日趋延长、完整,附加值提升效果显著,分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对其持续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已有诸多学者围绕葡萄酒产业发展做出相关研究。从研究层次来看,宏观分析与微观研究并重。宏观层面,张莉[1]从国家角度出发,指出国产葡萄酒企业应积极开拓市场,提高酿酒原料自给率、产品知名度及品质来提升产业竞争力。王超萍等[2]从山东省视角出发,提出应加强产区特色化建设和市场监管,避免劣质产品以次充好。微观层面,梁婷等[3]认为泰安市葡萄酒产业发展应实现原料品种优良化,栽培种植标准化,工艺设备先进化、创新化。谢远哲[4]认为榆林地区葡萄产业需要政府扶持,优化品种结构,增加人才储备,鼓励资金注入等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从研究方法来看,多位学者运用PEST 模型、SWOT 模型、钻石模型等进行定性分析。尹倩等[5]认为要把握“乡村振兴”政策机遇,发挥好当地优势,补齐基础设施落后等短板实现产业良性发展。王蕾[6]基于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相关产业等五个角度分析了新疆发展葡萄酒产业的优势。综上所述,虽然关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比较丰富,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的并不多。因此,笔者采用AHP模型,利用MATLAB 软件编写测算程序,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丰富该方面的理论体系作出贡献。

1 研究方法

1.1 AHP原理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缩写AHP)由美国学者提出,实现了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的统一,其基本原理是:(1)根据问题期望达到的总目标列出诸多影响因素。(2)低层次因素两两比较,依据“九级尺度法”(见表1)对其进行评分,构建判断矩阵。(3)判断矩阵经过一致性检验,检验通过后,得到各影响因素所占权重及其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做出决策建议[7]。

1.2 分析步骤

1.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建立评价体系,将决策目标设定为目标层,影响目标层的因素设定为准则层,影响准则层的因素设定为指标层,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1.2.2 构造判断矩阵

依据“九级尺度法”分别对准则层和指标层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其相对重要程度,其等级赋值与说明见表1。aij为同一层次两个因素i与j的相对重要程度。

表1 因素相对重要性等级赋值及说明

1.2.3 矩阵一致性检验

设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为λmax,该矩阵经归一化处理,利用MATLAB软件计算权重向量ωi。即对准则层和指标层因素排序之前先检验其各自对应层矩阵的一致性,具体过程如下:

(2)由公式RI=计算一致性指标RI 衡量CI的大小,判断标准见表2。

表2 RI判断标准

(3)用公式CR=,计算检验系数CR。若CR<0.1,则认为该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认为矩阵数据需进一步调整。

1.2.4 各层次因素排序

准则层因素根据权重大小排序判断其对目标层的影响程度。准则层因素权重与其对应的指标层因素权重相乘,得到指标层因素相对目标层的权重,根据权重值大小进行排序并判断其对目标层的综合影响程度。

2 葡萄酒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说明

2.1 模型构建

借鉴已有研究,在线咨询、请教专家,构建葡萄酒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其中,将葡萄酒产业发展设定为目标层;葡萄酒产业上下游联系紧密,故将第一产业(葡萄种植业)、第二产业(葡萄酒加工业)、第三产业(葡萄酒旅游业)设定为准则层因素;第一产业设定3 个指标层因素,第二产业设定4个,第三产业设定3个(见图1)。

2.2 指标层设定因素说明

(1)葡萄种植业(C1)

生态环境(X1),是提升葡萄品质的先决条件。葡萄园应综合考虑基地的区位、气候、地形特征、土壤类型等,合理选址,实现栽培区域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酿酒葡萄品种纯度及质量(X2),直接影响葡萄酒的酸度、气味、品质、安全等。酿酒葡萄种植管理(X3),包括葡萄枝叶整形及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预防及整治、葡萄采摘方式的选择等,其栽培管理的机械化、标准化、一体化水平影响葡萄品质。

(2)葡萄酒加工业(C2)

工艺设备(X4),涉及葡萄的冷浸渍过程、压榨方式及酿造过程中设备容器的选择等,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及产品纯度、品质的主要因素。科技创新(X5),有利于促进企业供给侧改革与升级,实现产学研协调发展,缩短创新工艺转化为新产能的时间和成本。质量安全(X6),直接影响葡萄酒品质、有益和有害成分含量、保质期等,如添加的酵母类型及抑菌剂、抗氧化剂、澄清剂等的数量[8]。营销管理(X7),是实现企业本土化、特色化发展,形成品牌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企业要充分意识到科学、合理的营销手段和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3)葡萄酒旅游业(C3)

葡萄酒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其景区实况(X8)整体优良,内部设计整洁合理,配套设施的健全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游客舒适度、满意度。景区消费水平(X9),包括门票、特殊场馆展览费、住宿餐饮费、停车费、购物花费等,这些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游客数量及旅游体验,进而影响葡萄酒文化旅游业的发展[9]。景区知识讲解(X10),因地方人文历史的特色差异,使不同景区具有其各自的独特性,可以满足参观者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

3 葡萄酒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与评价

3.1 数据来源

为保证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实地调查12位葡萄酒领域从事生产、管理、营销、科研等方面的专家,依据“九级尺度法”对设定因素进行两两比较评分,取其平均值作为对应判断矩阵的有效值。计算指标体系中各层次因素的权重。

3.2 数据处理

3.2.1 准则层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因素C1—C3 进行两两比较,得到目标层与准则层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见表3。判断矩阵特征值λmax=3.0385,权重向量ω1=(0.2583,0.6370,0.1047)T,CI=0.0193,RI=0.52,CR=0.0370<0.1,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根据权重将准则层因素影响程度进行排序:C2(0.6370)>C1(0.2583)>C3(0.1047),即葡萄酒加工业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最大,种植业次之,最后是旅游业。

3.2.2 指标层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同理,采用上述方法得到指标层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结果分别见表4、表5、表6。表4 的特征值λmax=3.0055,ω2=(0.2599,0.3275,0.4126)T,CI=0.0268,RI=0.52,CR=0.0516<0.1。影响因素重要程度排序为:X3(0.4126)>X2(0.3275)>X1(0.2599),即对葡萄种植业来讲,种植管理的作用最大,品种纯度与质量次之,生态环境对发展作用最小。

表3 目标层与准则层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

表4 第一产业指标层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

表5 第二产业指标层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

表6 第三产业指标层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

表5 的特征值λmax=4.0458,ω3=(0.2301,0.3015,0.1100,0.3584)T,CI=0.0153,RI=0.89,CR=0.0172<0.1。影响因素重要程度排序为:X7(0.3584)>X5(0.3015)>X4(0.2301)>X6(0.1100),即营销管理对葡萄酒加工业影响最大,科技创新第二,工艺设备第三,质量安全的影响最小。

表6 的特征值λmax=3.0324,ω4=(0.5584,0.3196,0.1220)T,CI=0.0091,RI=0.52,CR=0.0516<0.1。影响因素重要程度排序为:X8(0.5584) >X9(0.3196)>X10(0.1220),即景区实况对葡萄酒旅游业发展影响作用最大,景区消费水平作用次之,景区内知识讲解影响最小。

3.3 影响因素综合评价

计算影响因素综合得分,结果见表7。由表7可知,葡萄酒产业发展影响因素重要程度排序为:X7(0.2324) >X5(0.1955) >X4(0.1492) >X3(0.1066)>X2(0.0850)>X6(0.0713)>X8(0.0681)>X1(0.0671)>X9(0.0390)>X10(0.0149)。

营销管理、科技创新和工艺设备是影响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可归结为营销科技因子。目前葡萄酒市场同档次产品价格、品质等差异较小,要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需要丰富营销策略,合理把握消费者心理,形成独特的品牌定位与忠诚度,实现企业效益提升[10]。好的产品需要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对葡萄筛选、压榨搅拌、发酵、装罐、杀菌、包装等诸多环节都有重要影响[11]。质量安全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约束企业行为并对其进行监管,如《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因此许多专家、消费者认为大部分产品安全能得到保证,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比较小。

种植管理和品种纯度质量是影响产业发展的另一主要因素,也是保证原料品质,酿造极佳葡萄酒的前提,可归结为原料因子。葡萄苗大多通过嫁接方式保证品种纯度,因而其田间管理显得尤其重要。各企业种植基地选址时会根据品种特征及种植区气候、光照、降雨量、土壤等特点,选择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少、交通便利的地方。目前我国经过长期自然、历史筛选形成了几个主要产区,如渤海湾酿酒葡萄产区、甘肃武威产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新疆吐鲁番产区等[12],所以专家普遍认为这些产区生态环境有利于有机葡萄生长,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指标值综合得分来看,原料因子远远低于营销科技因子,主要是由于种植业权重远远低于加工业所致。

表7 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权重及其排序

景区实况是影响葡萄酒旅游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可归结为景区建设因子。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葡萄种植、酿造、消费、文化协同运作会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良好的观光环境、配套完善的消费设施、合理的价格水平、优质的服务都能给消费者带来好的体验,降低其对价格的敏感度。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AHP 法构建葡萄酒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在第一、二、三产业共设定10 个因素,计算各层因素权重并进行排序和评价。结果表明,三次产业中,加工业对产业发展影响最大,种植业、旅游业依次排在后边。10 个指标层影响因素中,营销科技因子对产业发展影响最大,其次为原料因子,最后为景区建设因子。几点建议:

4.1 实施多元化精准营销

加大广告投入,运用电商直播、网络短视频、公众号等定期宣传推送企业产品及文化,注重品牌建设。加强营销人员与消费者的互动,时刻把握需求市场动态变化,并以此为导向进行生产。定制特色化服务、个性化包装等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设置线下体验馆,让更多消费者零距离体验葡萄采摘、酿造、品鉴、休闲等。

4.2 聚集工艺设备创新

引进国际先进酿造设备、检测仪器,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酿造技艺,打造酿酒师团队,内外融合生产本土特色的产品。完善创新与激励机制,加快与高校、研究院所合作交流,推动产学研协调发展,共同打造口感上乘、成本低、安全健康的葡萄酒。

4.3 持续提升原料品质

依据种植地特点,因地制宜选取、引进优良品种。严格限制单株葡萄数量,合理控制产量,使葡萄获取足够的光照、营养、水分。依据糖分含量、酸度等科学评判葡萄质量、成熟度及采收时机,剔除腐烂、不成熟的葡萄粒,确保原料质量和安全性。

4.4 完善景区建设

努力做到建筑设计独特,室内设备一流、齐全。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游客服务接待中心、观光长廊、酿酒葡萄采摘园、葡萄酒展览馆等。保持景区环境美化、清洁。加强服务人员培训,全面、专业的服务会给予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及信誉度。

猜你喜欢

排序葡萄酒权重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中国2020葡萄酒消费量下降17%
作者简介
权重常思“浮名轻”
恐怖排序
葡萄酒的产区品牌
节日排序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砸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