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凝血指标检验

2020-07-27姚小琴

幸福家庭 2020年8期
关键词:抗凝血酶高凝纤溶

姚小琴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临床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难以治愈的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上暂无特效性治疗方法。近几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脑梗死主要是指患者在发病期间神经功能产生严重障碍,患病者可能造成残疾和死亡的严重情况。有研究数据表明,脑梗死中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发病率占比极大,急性期主要临床表现是血液高凝状态,是指椎动脉、颈动脉系统血管闭塞导致的梗死,若临床未及时干预,脑卒中的原发病理过程继续发展,发病后六小时至一周之内,患者逐步发生神经功能缺失或缺血性脑卒中阶梯式恶化。未及时治疗或错误治疗,神经功能将严重缺失,最终导致完全性脑梗死。

凝血指标及检验方法

近几年,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临床上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诊断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方式是通过凝血相关指标检验和炎症因子检验给临床检验提供重要指标数据。凝血相关指标主要有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D二聚体(D-D)、抗凝血酶活性(AT)、纤溶酶原活性(PL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和蛋白C活性(PC)等,凝血、纤溶系统失衡和血栓是临床上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病理形成改变的重要原因。检验方法是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5ml静脉血,抗凝血后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将血小板血浆收集一起,通过流式细胞仪、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蛋白分析仪,对PT、D-D、APTT、FIB等立即进行检测。

凝血指标分析

1.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与抗凝血酶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是反映凝血酶产生和活性增强的标志物,主要是因为凝血酶产生后能够在血液中迅速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后消失。凝血酶原时间对外源性凝血途径非常敏感,能够反映药物抑制自身型血栓的形成的能力,也能够反映自身型血栓形成所需凝血因子是否缺乏。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短可判断血液高凝、凝血异常、抗凝物质是否存在。

3.D二聚体(D-D)。D二聚体是纤溶系统活化和纤维蛋白降解的分子标志物,D二聚体水平增高,纤溶活性也随之增强。因此,观察纤溶效果最有效的指标是D二聚体,有数据表明,患者病灶周围血管痉挛产生小栓塞、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液高凝状态,都可能导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增高和继发纤溶亢进。

4.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主要是在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产生,当血管内皮细胞遭到损伤时,过度释放引起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含量增高,是凝血指标中血管内皮功能产生异常的标志性产物。

5.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一起形成維持性质稳定的复合物,共同影响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聚集,若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活化过度,将引起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还能引发患者神经功能加重、血栓复发和预后不良的症状。

6.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在凝血功能中有着明显作用,其相关数据和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有着密切关联,在肝细胞合成中,纤维蛋白原主要是应激蛋白,具有非特异性,通常吸附在细胞表面。在血栓形成期间,纤维蛋白促进血小板高凝状态和聚集效果并发挥作用,纤维蛋白原含量越高则反映血液高凝状态越强。因此,脑梗死疾病发生前,降低纤维蛋白指数,就可降低血栓的风险性,中断凝血异常,阻止脑梗死疾病发展恶化。

7.抗凝血酶活性(AT)。抗凝血酶活性是人体中生理性抗凝因子最重要的,是防止机体高凝倾向的重要因素,当血浆中抗凝血酶活性水平降低,形成血栓的风险则增加。因此,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抗凝活性的检测指标之一是抗凝血酶活性检测。

8.纤溶酶原活性(PLG)。纤溶酶原活性是纤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纤溶的基础物质,由此可知纤溶酶的活性水平,降低纤溶酶原活性的活性会提升纤溶酶活性。

9.蛋白C活性(PC)。蛋白C活性是人体体液抗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

综上所述,通过检验凝血相关指标,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病程进行监测,并及时进行抗凝处理,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病况诊断、评测和治疗提供依据,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概率,改善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抗凝血酶高凝纤溶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肝硬化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活性检测及临床意义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血浆抗凝血酶Ⅲ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腹腔感染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从痰、血瘀探讨COPD炎症与高凝状态关系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胃癌高凝状态的发生机制及中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