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探究

2020-07-23金鑫

理财·财经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金鑫

摘 要: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单位财政资金合理使用、推进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以及受“不超预算、把钱用完”的传统预算执行观念的影响,对预算绩效缺乏正确认识,且业务和财务部门沟通不顺畅,导致预算绩效管理监管缺失,影响了预算执行效率。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增强全员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监管体系、完善合理的绩效评价反馈制度等三个方面的措施,以此改善工作中的不足,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绩效评价

在当前政府廉政建设的大环境下,强化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势在必行。部门预算管理分为两类:部门常规预算管理和部门专项预算管理,前者主要涉及部门在维持日常运转中所形成的预算管理活动,后者则主要指向专项采购、专项建设以及专项资金所面临的预算管理活动。对于专项资金的收支管理,财政、审计部门有较高效严密的使用监管和评价措施,当前更需重点强化部门常规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根据预算法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办法,部门参与预算草案的编制工作,经财政审核后年初获得批复的预算资金,根据财经制度和单位有关规定来执行预算。由于缺乏有效的“产出/投入”评价机制,以及体制内单位固有的预算执行观念,部门普遍将“不超预算、把钱用完”作为预算管理的价值取向,这就在预算执行监管缺位的情形下严重制约了预算管理绩效的提升。

一、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來,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开展了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为这项改革起步比较晚,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业务部门的预算管理为例,以下三个问题比较突出。

(一)部门成员的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近年来,在全社会推动反腐倡廉、勤俭节约的大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部门负责人的预算管理意识普遍增强,甚至出现了部分部门负责人为了“避嫌”而不敢使用合规的预算经费的现象。但现实是,预算执行效果似乎成为了业务部门负责人的工作内容,部门成员并不关心部门预算的执行效果。由于意识上的缺失,部门成员在日常工作中极易产生懈怠心理,没有将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导致预算管理工作形同虚设,单位内部的年度耗材费用高或者资金使用效益低,预算绩效弱化。

(二)部门内部的预算监管效力不足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担负着越来越大的经济责任。当前,负责人都十分重视预算管理绩效,但是,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多数单位将预算管理权利与财务权利混同,并没有设置独立的预算监督机构,且多数单位侧重预算资金的申请,并没有建立合理高效系统的预算管理流程,预算指标粗放或者调整度太差,无法真实合理地反映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严重影响了单位预算绩效工作的开展。

(三)部门利益的封闭弱化了预算管理

部门负责人对于部门内部资金的合理使用理应起到督导作用,并以身作则节约使用各种办公资源。然而,在部门职能化管理模式下,各个部门形成了自身独立的利益诉求,这种诉求已经体现在对年度预算额度的竞争中,只关注各部门年初预算分配多少,而忽视了自身横向效益;在预算执行中,因担心预算执行比率低影响下年度预算资金分配,部分负责人则以“睁只眼、闭只眼”的方式实施消极管理,注重预算执行率远远超过了预算执行效率,最终弱化了部门预算管理的绩效。

二、强化部门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措施

(一)增强全员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

因为预算绩效评价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层面比较广,并不是单一的财务部门可以完成的,所以目前应着力于增强全体成员的预算管理意识。部门负责人应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在单位内部大力宣传,强化预算绩效意识,及时转变部门人员落后的管理理念,形成人人参与管理的氛围。对每一笔资金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建立有效的资金追踪体系,提高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运行效率。

(二)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监管体系

部门负责人应在成员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中担负首责,但负责人常常因信息不对称而无从入手,因此,建立完善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尤为重要。首先,应建立系统化的监督管理体系,明确监管部门、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职能与责任,对各个经济活动参与部门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纳入预算绩效评价考核中,使各项工作公开、透明、高效。其次,应合理量化绩效考核指标。预算绩效指标的制定应充分考量各部门意见,加强沟通,并根据工作开展情况适时调整,使之能真实反映绩效管理工作实施的效果。

(三)完善合理的绩效评价反馈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需从预算约束入手,对部门建立经费使用的“紧箍咒”。根据部门工作计划,分解预算模块,配以预算管理绩效的奖惩政策。对于执行效果较好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可形成先进经验、典型案例,促进相关人员学习借鉴、提升绩效评价业务能力;对于开展不够理想的部门和单位实施一定的惩罚措施,相应减少下年度预算批复。通过建立有效的外部奖惩制度,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促进工作效率提升。

三、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建立科学、有效、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任重而道远,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索、提炼,总结出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评价方式、方法,努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预算评价管理机制,用于指导预算管理工作,提升预算的科学性、实用性,进一步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洪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19(8):182-183.

[2]黄慧婵.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财会学习,2020(5):109-110.

[3]王莉莉.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当代会计,2019,前言(23):128-129.

[4]刘艳华.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探讨[J].财会学习,2020(7):79-81.

[5]李国翔.新预算法下关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7):104,107.

[6]徐米花.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29):51-52.

[7]蒲晓玲.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策略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9):22-23.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