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证券投资研究

2020-07-23赵首年

商情 2020年25期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证券投资证券市场

【摘要】作为证券市场的主体,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会对证券市场的资源分配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还存在着“短线为王”的理念,在此状况下,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股票的供需,更有甚者,还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就需要深入地研究投资者的证券投资行为。通过行为金融理论可以科学地指导证券投资行为,而且能够监督与管理证券市场,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因此,值得给予深入的研究与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证券投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股票  证券市场  证券投资

所谓的行为金融理论,即为在金融学理论中融入社会学与行为学等相关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市场的微观主体行为及行为产生的动因展开深入的分析研究,进而对资本市场的相关问题与现象进行预测以及分析,而且能够对一些和传统金融理论彼此冲突的异常现象理论进行阐述。此理论在证券投资中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因此,为了可以更好地指导与规范债券投资行为,那么就要加强对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对证券投资的指导作用。

一、行为金融学对证券投资的积极影响

利用行为金融学科学地分析投资人员的行为以及心理,可以提高投资人员投资行为的理性化,有效地纠正其投资决策中存在的错误,使其树立科学、正确的认知。基于心理學理论分析与研究金融投资行为,准确地把握投资者的心理,对证券市场的未来发展形势进行预测。在行为金融学层面上开展证券投资工作可以有效地改变传统、落后的投资理念,打破局限,全面地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有效地提高投资者投资的准确性、科学性,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使得证券市场更加规范、更加健康、更加有秩序,而且可以为投资人的投资行为创造有利的环境,使其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

二、行为金融视角下分析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一)过度自信

此行为即为投资人员对个人的判断以及决策进行过高的估计,在此基础上导致其投资行为不够理性。其对个人能力存在过度自信,对市场信息过度信任,没有科学、准确地辨别信息中存在的错误或虚假信息,极易会产生决策失误,导致投资行为较为盲目。在收集与挑选信息时,投资者存在着较强的主观意识,通常都会选取一些对个人的投资心理具有积极影响的信息,但是却忽视存在不利影响的信息,否认个人在判断与决策方面存在的失误,从而提升投资风险,面临很多的问题。

(二)套利行为

因为证券市场会发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于是就会对交易人员的行为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投资者投入大量的资金从而获取与收集信息,那么也会对信息回报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信息聚集正溢出效应,于是就会对投资人员的信息数据分析与研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会导致其作出错误的决定,导致其对非理性信息进行关注,于是就会造成投资人员发生信任套利行为,从而会引起市场资产价格发生异常波动。

(三)羊群效应

因为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而且投资人员能够获得的市场信息不完善,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投资人员对投资回报进行盲目的追求,极易会出现非理性投资行为,也就是产生“羊群效应”。在此效应的影响下,投资者会对投资人员的行为造成盲目导向,使其丧失个人的投资理念与方向,于是就可能会发生投资失误,从而产生经济损失。在证券投资中,投资人员要始终保持头脑的清醒,制定科学、健全的投资决策,要积极地发挥行为金融学的指导作用,确保投资的理性。

三、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策略

(一)动量交易策略

此策略主要是提前对股票的交易量与收益制定科学的过滤准则,在收益以及交易量能够同时达到过滤准则的要求时,那么投资人员就会买入或者是卖出股票。此策略是对于动力效应而言的,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视角,投资者在对此策略进行运用时,要基于证券市场股票价格中间收益的延续性。在行为金融理论中明确提出,在特定持有期范围内,如果某一支股票的前期有着良好的涨幅势态,则其后期的涨幅势态也会较为良好,在此状况下就能够借助于动量交易策略达到获利的目的。

(二)反向投资策略

如果在证券市场中的大部分投资者产生过度效应时,那么就可以采用此策略。反向投资策略即为投资者在投资时采用反向的操作方式,也就是对价格下跌的股票进行买入,对价格上涨的股票进行卖出,因为一些投资者会过高地评估个人的能力,因此也就会过于自信。在此状况下,对于获得一定收益的投资者而言,其或许会较高地估计股票的价格。如果投资者目前亏损,那么或许会低估股票的价格,所以在市场证券市场中就要对投资者的过度反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最终实现套利的目标。在投资者对这些股票进行投资时,需要快速、果断地制定决策,要能够在其他投资者还没有作出反应之前就制定决策,这样才能够占得优势。

(三)成本平均策略

所谓的成本平均策略,即为投资者使用现金购买股票时,往往会根据预先的计划、结合不同的价格分批次购买,这样才能够在发生不测时摊低成本,降低可能会面临的风险。从行为金融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可知,采用此投资策略可以使得投资者每期购入的平均成本相对低于股票平均价格。由于投资者每期都能够凭借固定价格购买一种或者是多种股票,在此状况下,在股价下跌的时候就会买入许多的股数,在股价上涨的时候就会买入相对较少的股数。因此,在买入的总股数中,高股价的数量要少于低股价,所以在一段时间以后,每股平均成本就会比股票的平均市场价格更低一些。

(四)时间分散化策略

伴随投资期限的延长,那么承担股票投资风险的能力水平也会逐渐减小。在年轻的时候,投资者要把资产组合中较多的资金投资到股票中,在其逐渐年长以后,那么就会减少对股票的购买,而是要购买更多的债券。此策略是在行为金融学的基础上获得的,在投资期限延长的状况下,股市风险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小。其与多个因素具有密切的关联,其中包括投资者的有限理性与思维分割等,所以在投资的过程中运用此策略时,投资者要防止进行频繁的交易。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为了有效地降低风险,那么投资者就要提前制定科学的投资计划,以更好地维护个人的利益。

(五)行为控制策略

此策略即为对于投资者具有的过度贪婪与恐惧的心理而采取的投资策略。此策略有着非常强的约束性以及强制性,其对于大部分的投资者都比较适合。当前,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知,证券投资者会具有几种典型的行为偏差,借助于行为控制策略能够对投资者的这些行为偏差进行有效的约束以及控制,使得投资者能够实现自我管理,能够对个人的投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

(六)小盘股投资策略

此策略具有较为明显的一月效应。借助于此策略,投资者会在一月初将小公司的股票购入,然后在一月末将这些股票卖出。虽然一月效应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还不是非常的显著,然而其却有着很高的收益率,这样也就会使得此投资策略较为科学、有效,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证券投资策略包括许多种,例如,动量交易策略、反向投资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时间分散化策略与行为控制策略等。在实践中,投资者要结合个人的需求,结合证券市场的发展形势,对投资策略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避免教条的套用,而是实现对投资策略的科学选择与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分析证券市场的投资状况,指导投资证券投资行为,提升投资行为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龙研.行为金融学在证券市场的实际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11):253.

[2]吴施.浅析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投资策略[J].今日财富,2018(10).

[3]田文晴.基于行为金融学投资者对股市价格的影响研究 [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7,17(07):96-100.

[4]倪双琴.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投资策略[J].文存阅刊,2018(01):177.

作者简介:赵首年(1984年2月-),男,汉族,浙江宁波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学领域。

猜你喜欢

行为金融学证券投资证券市场
个人投资者特征对股票投资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背景下的市场噪声理论浅析
基于《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改革思考
投资者个体与群体行为特征研究综述
基于行为金融学下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证券投资中的信任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融资融券投资者投资行为探究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务分析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
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组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