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英雄情怀思想探析

2020-07-23张林邓永禄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时代习近平

张林 邓永禄

[摘要]英雄情怀是社会进步、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检验执政党精神风貌的试金石。在全社会培养英雄情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表达其对英雄的崇敬之心,彰显其英雄情怀。这种英雄情怀是英雄精神的外显,具有深刻的价值维度和时代意蕴,只有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自上而下展开学习、大力弘扬,才能将其转化成一股强大之势,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竭力量之源。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英雄情怀思想

[作者简介]张林(1993-),男,汉族,新疆伊犁人,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邓永禄(1992-),男,汉族,山西朔州人,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D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7-0065-02

英雄情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重要方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要素。英雄情怀是人们内心深处对英雄及英雄精神的特殊情感和铭记方式,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心理意识和精神特质①。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倡议新时代要崇尚英雄。认真学习其英雄精神,体悟其英雄情怀,有利于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供力量之源。

一、新时代英雄情怀的内涵

(一)不忘初心、铭记历史的情怀

2015年9月,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日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力量。”②民族英雄是人民所拥护、所爱戴的人物,他们不怕牺牲付出艰难痛苦为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一个民族如果遗忘了自己的英雄,那这个民族是一个不值得存在的民族。进入新时代,必须要牢记历史使命,在缅怀历史英雄的同时,也必须学习、了解、关心新时代英雄们的英勇事迹,把他们作为精神榜样,在讲好历史英雄们的故事的同时,也要讲好新时代英雄们的故事。无数的英雄儿女为了民族解放与独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英雄是永不褪色的时代楷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英雄楷模,更離不开精神的榜样,例如;FAST工程“中国天眼”,南仁东利用22年的时间完成这项巨大工程,他拒绝国外高薪,20年多年只为打造大国重器,在他病入膏肓的时候仍然坚持在岗位,提前把中国的大数据向前推进了20年,从此天上多了一颗南仁东星。他是时代的英雄和楷模,也是民族精神,祖国不会忘记他,人民也不会忘记他。

(二)顽强奋斗、坚韧不拔的信任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是一个长期被压迫的民族,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后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中华儿女为了保家护国英勇斗争献出了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幸福,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精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儿孙后代讲好英雄事迹,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幸福是来之不易的。

(三)舍身取义、无私奉献的理念

铮铮铁骨,浓浓热血,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的年代,都有英雄的存在,英雄是时代的标配,是民族的价值坐标,宋朝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中国5000年的文化中,英雄事迹数不胜数,他们的忘我精神,人民永远会牢记在心。在抗日战争期间,陈毅在《梅岭三章》中写道“投身革命既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化”。老一辈为了革命而作出的贡献不仅是那个时代的楷模,更是在当今和平年代好的榜样。他们也是有家有血肉的普通人,但是他们做出了超出平常人能做的事,因此,必须牢记英雄,讲好英雄故事,让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像阳光一样撒满大地,呼唤人民缅怀英雄、传承英雄精神,共同谱写历史新篇章;“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鼓励人们无私奉献,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渴望

70年来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历经艰难险阻,为的就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中国人民,英雄奋战,舍小家为大家,在不同的岗位上始终如一的坚守岗位。他们个人的精神情怀感染了全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安全稳定作出了贡献。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英雄,英雄是忠诚和信仰的诠释,是民族的担当和责任的化身,是用生命担当使命的平凡普通人。习近平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③。在复杂化的国际环境下,要勇往直前、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不断地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身力量。

二、新时代英雄情怀的时代意蕴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实现强国的必然条件。在培养新一代合格接班人时,必须要把民族英雄情怀融入教育教学中,很好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建设,说到底就是人的思想建设、人的自我修养的提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必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跟党走、听党话,做新时代的“四有新人”。把英雄的事迹牢记心中,学习他们的勇于担当、不怕苦难、不断创新,刻苦钻研的永不褪色的时代精神,不断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二)扬弃个人主义思潮的强有力手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外来文化和思潮不断融入中国,西方的各种思潮打着各种旗号,进行歪曲和抹黑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历史英雄人物。因此,坚定理想信念、认清历史虚伪无主义,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对于民族振兴、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凡事都要用辨证的方法去认识问题,而不是一贯的服从和听取。“英雄”二字重千钧,扫雷英雄杜富国,用鲜血诠释了时代英雄的内涵,他不顾自身危险,用血肉之躯保护战友,自己却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他的事迹感动了整个中国。

(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动力

“文化”一词的历史渊源流长。早在中国古代的商周时期,《周礼》一书就曾提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古人对文化的重视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不断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文化也不断的发展和弘扬。同样的英雄情怀是文化的一种直观的表达,是人文情怀的必然要素,是塑造和传播优秀文化的内涵渠道。因为,英雄是人民心中的崇拜者和尊敬者,而文化又是人民所创造出来的,是人民继承和弘扬英雄情怀的必然方法。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人物和榜样,从古至今,众多的英雄情怀构成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在战国时期屈原为提倡自己的治国政策、修明法度,而以身殉国。从此,中国文化拥有了“端午节”。

三、新时代英雄情怀的践履路径

(一)完善政策法规,强化群体的“英雄”意识

英雄情怀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组成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化快速的发展,一些歪曲和抹黑英雄人物的事迹频频发生。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去约束和管理教育。做好英雄人物的宣传工作、强化人们的爱国思想,鼓励学习和了解英雄人物故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領导,凝聚共识,形成强大的合力。有步骤、有计划地规范网络言论自由,全方位的宣传英雄事迹,进一步推进英雄情怀与民心所向,多层次地进行法律制度完善化,认真做好英烈的祭典工作。

(二)强化“红色”实践,使主体在实践中内化塑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去强化自己,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英雄情怀是一种社会价值观所向,在现实中,不仅要继承和弘扬,关键在于行动,化思考为动力。无论在工作还是学习中,心中牢记使命,牢记英雄事迹。“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历史不能被遗忘,红色文化和英雄情怀更不能丢掉。学习好红色文化,是新一代青年人的责任,他们既是时代的主人,也是时代的继承者、发扬者和开拓者。

(三)树立自觉意识,真正做到“英雄为我、我为人民”

高尔基曾言:“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会登上一个新阶梯。”在新时代,自觉树立英雄情怀,是主体自身发展不可缺乏的内在素质,是主体思想洗礼的一次难得机会。在五千年的华夏中国,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为了国家,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同样的,在当下,英雄情怀仍然不会过时,同样要自觉地学习英雄们身上难得的品质和可贵的精神。这种自觉的精神推动着社会良性发展,推动着民族振兴。如今在大数据时代中,社会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英雄人物,更需要自觉担当的时代楷模,“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只有真正将英雄精神融入到民族血脉,让英雄情怀充盈到社会之中,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幸福,民族复兴才会可及,国家发展才会充满动力!

[注释]

①刘涛.让英雄情怀融入青少年血液[J].中国教育报,2018-04-10(02).

②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09-02.

③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16-07-01.

猜你喜欢

新时代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