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2020-07-23周国平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伟大事业伟大工程斗争

[摘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解读新中国历史性变革所蕴藏的斗争逻辑,更加自觉地从历史中汲取伟大斗争的前行力量,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关键词]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简介]周国平(1966-),男,汉族,江苏常熟人,中共苏州市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政治学。

[中图分类号] D6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7-0059-02

习近平2018年1月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准备进行”伟大斗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到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伟大斗争”和“斗争”在十九大报告中共出现了23次;再到2018年“1·5”重要讲话再次发出“继续进行”伟大斗争的奋进号角,习近平关于“进行伟大斗争”的论述旗帜鲜明、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进行伟大斗争”,是对过去一段时期忽视斗争乃至不讲斗争历史偏差的克服和纠正,是党近百年来英勇斗争革命传统的守正和创新,是十八大以来伟大斗争成功实践的接力和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之心和历史担当,以“自我革命”之勇,旗帜鲜明讲政治,一以贯之进行伟大斗争,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由此推动在全方位、深层次和根本性上,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中国发展站到了新的起点,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第一,“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以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为使命目标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斗争主要围绕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进行,是以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为使命目标的。从国内情况看,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有矛盾就要有斗争,主要矛盾的转变,斗争的内容也随之发生改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迫切需要向人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物质文化生活、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迫切需要解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过大的不平衡发展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生态建设短板、高质量教育医疗资源稀缺、民主法治机制不畅等问题。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积极从事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大局的伟大斗争,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普遍安全的世界、共同繁荣的世界、开放包容的世界、清洁美丽的世界,致力构建人类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第二,“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以“四个伟大”为全局统揽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在新时代“四个伟大”全局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贯穿其中的推动力量始终是伟大斗争。离开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就不能前进,而离开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也无从谈起。所以,新时代伟大斗争,要结合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必须始终融入在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之中。为此,要根据新时代的“党情”和党的建设的新需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在不断地同各种错误的“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和资本主义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开拓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不断取得各领域斗争胜利的进程中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总之,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敢于和善于进行具有新时代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把起决定性作用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

第三,“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以“五个更加自觉”为历史担当的。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2016年1月,针对长期以来不讲斗争的现象,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突出强调了伟大斗争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和军事等六个领域,指出:“我们必须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應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做好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社会上、外交上、军事上各种斗争的准备,层层负责、人人担当。”③十九大,进一步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高度对全党提出了“五个更加自觉”的全面斗争要求:“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④可见,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贯穿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要发扬积极主动、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斗争精神,继续进行具有新时代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第四,“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以“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为力量保证的。习近平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⑤应当看到,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但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从来都是在同困难的斗争中前进的,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也必然是要在同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不懈斗争中不断开拓前进的。所以,要充分认识新时代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始终保持“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昂扬斗争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在重大斗争中经受锻炼,提高斗争本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篇章。

为此,贯穿新时代历史进程,必须始终坚定理论自信,夯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这一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必须牢记,以《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代表,唯物辩证法之对立统一规律,表达的是矛盾的观点,宣示的是斗争的法则,坚持的是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秉承的理论逻辑,其斗争性思想光辉,永远都不会过时,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也丢不起。

同时,还必须始终坚守正义事业,树立斗之必胜的坚定信念。中国共产党既是“矛盾论”的忠实信仰者,也是“对立统一”的坚定实践者。在学习中斗争,在斗争中学习,在学习和斗争中不断壮大,这就是党和党领导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本生成逻辑,也是正义事业的必然逻辑。必须看到,建国以来取得的一切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中华优秀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打出来的,是全党全国人民用勤劳、智慧和勇气拼出来、干出来的,是从斗争中得来的。

总之,只有坚定理论自信,夯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守正义事业,树立斗之必胜的坚定信念,才能做到坚持守正创新,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爭新胜利。

[注释]

①参见习近平中央党校“7·26”重要讲话.

②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③参见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⑤参见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

猜你喜欢

伟大事业伟大工程斗争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读周恩来《过好“五关”》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篇章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
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四个伟大”:治国理政的大逻辑
弘扬志愿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
建国初期剿匪斗争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