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党建研究状况文献计量分析

2020-07-23赵婉忻李勇房小捷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党风廉政从严治党党员

赵婉忻 李勇 房小捷

[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加强高校党建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对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强化思想引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收录的2013—2018年公开发表的高校党建研究论文为对象,采用关键词归纳的方法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分析结果发现,新时代高校党建研究已经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发展”等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党建;文献计量

[作者简介]赵婉忻(1984-),女,汉族,江苏人,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情报战略研究部主任,硕士,研究方向:文献计量分析、知识图谱、前沿热点分析等。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北工業大学2018年度党建研究基金项目“西北工业大学党建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项目编号:DJZ201802)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D267.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7-0044-02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予以总结凝练,升华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高等学校如何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开展党建工作意义重大。本文根据文献计量的基本理论,对十八大以来高校党建研究文献进行了关键词统计分析,据此揭示新时代高校党建研究现状。

从兼顾文献的全面性、权威性和获取便捷性出发,本文利用中国知网(CNKI)搜集了“CSSCI”收录期刊(含扩展版)中的相关文献,以其作为数据来源。具体检索和提取方法如下:在“文献分类目录”中选择“社会科学I辑”类目下“中国共产党”中“党的建设”一项;以“高校or高等院校or高等学校”为主题进行检索,文献发表时期设定为2013—2018年。文献检索日期为2019年2月1日。符合本检索条件的文献一共553篇。

二、研究机构分布

自2013年到2018年,以新时代高校党建为主题(含同义短语)的CSSCI收录(含扩展版)研究论文分别为89篇、70篇、64篇、68篇、136篇、126篇,共计553篇。由于最终检索日期为2019年2月1日,部分2018年的文章可能还未收录入库,造成2018年文献统计数据偏少的可能。但从2017年发文量是2016年的2.1倍,可得出近两年高校党建研究的热度上升很快,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对高校党建的日益重视和高校党建工作对理论指导的迫切需求。

总计553篇文献的第一作者单位共有271个,其中非普通高校研究机构仅有12个,且多为中央或地方党校。集中于普通高校的研究状况,可能与其位于高校党建工作一线,实践工作需求迫切和研究对象获取便利相关。发表1篇文献的机构共有161个,发表2篇文献的机构有59个,合计占研究机构总数的81%。发表文章6篇以上的单位总计14个,合计发表文章114篇,以5.17%的机构比例发表了20.6%的论文。

以上数据说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研究的单位数量庞大,但主体力量集中在少数单位。发文量排名前4位(含并列)的研究机构。北京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各发文13篇,并列第一。此外还有武汉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发文量在10篇以上。这四所学校均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都有国家或省部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为依托,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领域的重点机构,表现出了应有的研究实力。

三、研究力量区域分布

第一作者单位在北京市区域内的文章,一共有108篇,占文献总量的19.5%;比发文量第2的省级行政区江苏省多41篇,超出第3位上海市发文量近一倍。在全国六大区域中,华北、华东地区力量最为雄厚,中南地区力量较强,分别形成了北京、江苏、上海、湖北等研究中心。东北地区的研究力量中等,西南和西北地区的研究力量较为薄弱。这种状况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和高水平研究资源的地区分布现状是基本吻合的。

四、基于关键词的新时代高校党建研究方向分析

采用关键词归纳的方法,通过文献数据分析工具进行高校党建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分析结果发现,新时代高校党建研究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发展”等主要研究方向。分析结果表明,十八大以来,新时代高校党建研究蓬勃发展,研究力量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丰硕,高校党建研究的整体状况欣欣向荣。

(一)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关键词的文章,近年来增长明显,2017年的研究成果比2016年翻了一番,说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不断得到加强。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主要研究方向。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得到了应有强调,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和教职员工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②。

(二)党风廉政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关键词出现频率稳定,说明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从数据分析结果看,当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领域:第一是执纪监督和风险防控,包括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设“四位一体”的防控长效机制③,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不”机制④等内容。第二是领导班子建设,具体包括发挥本体监督、高校内部监督、外部监督的协同效应⑤,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⑥等方面。第三是制度建设,具体包括改革上游制度,完善内部制衡、监督、民主、管理制度⑦,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⑧等方面。第四是作风建设,具体包括高校党组织自身作风建设和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两个方面,讨论了党组织作风建设在师德师风塑造和促进科研教学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问题。

(三)党员发展

高校党员发展研究侧重于学生党建,以确保党员发展质量为中心。对确保党员发展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开展党员教育、严肃入党动机、培育积极分子、健全预备党员考察管理等方面。该领域研究在抓住学生党员发展政治标准这一重点的同时⑨,还对如何坚持“四个同步”,做好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进行了讨论⑩。

(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近年来的研究重点。2016年起,高校党建研究迎来新高潮,在2017年达到高峰。研究热点主要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基层党建主体责任等方面展开。已有研究体现了学界对党组织的高度负责,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态度,对高校办学、领导班子建设、主体责任落实等各种问题的深入关切。

五、结论

上述研究利用关键词归纳分析方法,进行高校党建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为优势发文机构,新时代高校党建研究以北京、江苏、上海、湖北等为主要阵地,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发展”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立德树人使命、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②平章起.如何让十九大精神浸润学子心[J].人民論坛,2018(04):112-113.

③李虹,王瑞珂.四位一体的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研究——基于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实践[J].中国行政管理,2018(02):149-152.

④姜建忠,郝敬习.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高校“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建设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2):145-148.

⑤杜伟,曲雁.基于协同论的高校纪检机关监督创新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4):70-74.

⑥⑧黄存金.增强高校纪委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J].中国高等教育,2017(Z1):63-65.

⑦冯虹,葛卫华.高校反腐败制度建设探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06):45-48.

⑨徐磊,郦江妍.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中的大学生政治标准问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33-35.

⑩赵岚.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0):146-149.

习近平强调,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坚持不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提升道德情操、树立良好风尚、增强文化自信。

—— 摘自《 人民日报 》 2020年5月13日01 版

猜你喜欢

党风廉政从严治党党员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