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文化的结构体系和文化特征

2020-07-23刘姝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革命文化文化特征

[摘要]革命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三大来源之一。通过了解革命文化的具体内涵,传播革命文化的优秀精神,建立起对革命文化的集体记忆,有利于人们更好的继承革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本文论述了革命文化的结构和特点。第一,革命文化由展现文化脉络的革命历史为基础,包含了指导革命实践成功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凝聚在革命事业中的坚定信仰和优秀精神、体现革命理念的文学艺术成就等内容。第二,革命文化的特点在于引入现代社会科学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延续自身文化的同时带领中华文化走向现代化,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为中华文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革命文化;文化结构;文化特征

[作者简介]刘姝(1981-),女,江苏镇江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历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政课提升吸引力的教学模式研究及效果反馈”(项目批准号:2017SJBFDY850)。

[中图分类号] D6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7-0021-02

文化是人们在创造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对知识技能和精神力量的总结,是一种精神财富。文化除了是指文学艺术的创作之外,也是指在某一时期内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和表现出的精神力量,优秀先进的文化是支撑国家民族兴盛的基础。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中国文化自信的三大源泉。其中,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党和人民在抗击列强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孕育而成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

一、革命文化的结构体系

近代中国为解决国家危机,创造了革命文化,了解革命文化必须回顾革命的历史。众所周知,中国在近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列强入侵,山河破碎。然而一个多世纪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重新回到世界舞台中心。从极其艰难的境地走向复兴,中国是怎么做到的?回顾过去,在众多的尝试探索努力中,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获得了成功,原因何在?成功的革命事业,必然拥有先进的革命文化,也就是说,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不一样的革命文化,这种文化也显示了从反思落后到重建文化自信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革命文化呢?革命文化不应该被表述成单一的文化现象,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和框架,包括对革命过程的总体回顾和指导革命的先进理论,以及在革命中凝聚的优秀精神,层层递进,内涵极为丰富,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一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胜利的革命历史过程,这是20世纪前半个世纪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也是革命文化诞生的源泉。当前多从革命理论和革命精神的角度对革命文化概括,革命文化来源于中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任务过程中,因此革命文化的内容应当以革命历史作为基础。文化诞生于历史,又不仅是对历史的直接回顾或罗列,而是能够反映革命文化脉络和特征的宏大叙事。中华民族是如何实现自己的革命梦想的,这是中国梦的第一步,本身就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文化。特别是在学习和传播革命文化的时候,不能缺乏对革命事业的叙述。革命精神的展现、革命理论的成功都来源于对历史的回顾。对革命历史的系统性的追溯和总结是理解革命文化的背景。例如,发扬长征精神,就不能离开对长征整体的深入了解,只有彻底的感知这个史无前例的伟大行军,才能领悟到长征精神中所体现的坚定的信仰和巨大的勇气。

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获得胜利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中国近代的历史证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外的探索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先进理念和由先进理念武装的政党。革命的胜利,需要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和细致具体的实施方法。革命使社会在短时期内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消除旧的,也包括建设新的。革命因为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工人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用科学的现代理论认识中国革命的问题,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并且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革命实践,探索出如何使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相结合,从而创造了中国自己的革命文化。

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建设成就。在革命过程中,广大军民创造的文化艺术成就,既代表了革命年代的文化建设成绩又区别于其他文化成就,具有鲜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特点。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就致力于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注重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进行革命宣传,重视民众的启蒙教育。那些铿锵有力的诗句、鲜活朴实的小说剧本、深刻的文学理论、脍炙人口的歌谣等等共同组成了革命的文学艺术。五四以后,革命文学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能奉献出经典作品,如土地革命时期的左翼文化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黄河大合唱》、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毛女》,这些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造诣,但其成绩又不仅在于文艺。“文化启蒙所激发的广大民众的顽强意志和勇敢精神,成为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斗争胜利的强大动力。”①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硕果累累,科学理论、革命理想、革命精神,通过文学艺术教育等方式传播,使广大民众真正认识到革命是为人民自身的利益去推翻内外所有的压迫,以达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目的。

四是凝聚在革命事业中的坚定信仰和优秀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一直有着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仰,并以巨大的勇气去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坚定的信仰和救国的理想融合在一起,迸发出了輝煌灿烂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铸造了蕴藏丰富内涵的革命精神,来领导人民获得革命胜利。“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应对前所未有艰难时所展现的精神面貌,是对中华传统英雄精神的继承和升华,是中华文化中新的一份精神财富。秉持着这样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战火硝烟,一路披荆斩棘,浴血奋战,涌现出千千万万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最终开启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二、革命文化的文化特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创造出具有中国气质的革命文化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研究其生成规律、内涵属性、构成体系,揭示了革命文化的特征是具有明显中国性质的先进政治文化。革命文化是在中华文化遭遇落后危机时诞生的,时人解决文化危机的想法要么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引入西方文化,要么是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全面模仿西方文化,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无法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也无法解决中国当时的困难。革命文化则是既发扬了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又吸收了现代社会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还能将科学理论实际运用于中国社会的情况下创造出来,回答了如何既能延续自己的文化,又能将国家带入现代社会这一复杂的问题。“正是得益于革命文化的承接与转化,中華文化才最终实现了由古代文化形态向现代文化形态、由衰落到再度复兴的历史性跃进。”②

革命文化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近代中国陷入殖民侵略、国家衰落的深重灾难中,在其他多次探索无法挽救国家危机的情况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革命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大的智慧和勇气,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己创造出的特有的文化财富。

革命过程中体现出了充分的文化自信,既不迷信外来文化,不盲从、不教条,相信自己能够找到更适合本国的改造社会的方法,这种自信是支撑革命获得成功的精神力量。因此,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重要来源,也是加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提高文化软实力在于树立一整套有道义力量的价值观念体系,在实践中能够保障自身按照这个价值观体系运转,通过执行这个体系获得良好的效果,从而让大家认可这个价值观体系,人们认可了这个价值观体系,也就从根本上会支持相应的实践,并对这样的实践充满信心,带来文化自信。

这些文化特征包括现代化的科学理论,坚定的革命信念,跨越时代局限性的革命方法。革命文化显示出了它的先进性和实践性。它给大家提供了革命的方法论和优秀的革命精神,真实地解决革命时代所有艰难的问题,取得革命的完全胜利。

总之,革命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包含了指导革命实践成功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凝聚在革命事业中的坚定信仰和优秀精神、体现革命理念的文学艺术成就等内容。革命文化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将先进的科学真理引入中国,因此它才能在近代中国悲观迷惘的情况下重新凝聚人心并获得革命的胜利。

[注释]

①张菊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建设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2012(9):109.

②张健彪,田克勤.革命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5).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文化特征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