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效+内容打造传统纸媒的融合发展之路

2020-07-23孙海颖

新闻传播 2020年5期
关键词:传统纸媒时效新媒体

【摘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十分激烈,优胜劣汰是不变的规律。对于传统纸媒而言,在新媒体的发展壮大中,更是备受冲击。传统纸媒唯有寻求革新之路,才能够获得长足发展。本文从时效性与内容相结合的层面,探索传统纸媒向新媒体融合之路径,以期对传统纸媒的发展创新有所助益。

【关键词】传统纸媒;新媒体;融合;时效;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新媒体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强,与民众的生活也越来越贴近,甚至成为引领民众生活方向,引导民众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角色。在这样的媒体传播环境下,传统纸媒受到的冲击也随之增长,纸媒只有寻求新的发展才能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媒体矩阵中获得一席之地。本文从时效和内容结合方面对传统纸媒寻求融合新媒体的发展创新之路进行简要的探析。

首先,从时效性方面而言,对于新媒体的时效性的创造,因其载体是网络,端口在大众的掌中,其灵活性为其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提供了保障。又因时下的大众生活往往对手机、电脑等现代科技产品极度依赖,人们在无聊时,或有空闲时,甚至在紧张的忙碌中也可能抽出一点时间浏览网页,登录门户网站,此习惯的形成已经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正因如此,走在现代科技前沿的新媒体传播才能够达到时时吸引人们的眼球,随时都可能因某个话题而引起热议,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社会舆论。新媒体的时效性的获得,一方面,可以说是在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及日常习惯相融和的基础上获得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媒体想要赢得受众的关注,首先要适应大众的生活方式、融入受众群体的社会生活,才能够取得媒体传播的时效性。如果媒体脱离受众的社会生活方式,或与受众群体的社会生活及其生活方式有隔膜,则媒体所传播的信息的时效性,也将因受众群体无法即时发现和查看而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媒体的受众群体,既是新媒体传播内容的查看、关注者,同时也可能是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创建者,因此,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媒体的时效性的获得,需要赢得受众的参与,才能够达到理想的目标,将媒体传播所追求的时效性中的“及时性”升级为“即时性”。

从以上对时效性的分析和认识中,可以发现,传统纸媒若想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赢得高效率的时效性,就要吸取新媒体传播的经验,走出一条具有传统纸媒特色的“群众路线”,通过走进群众的生活方式转变纸媒传播形式,寻找与群众相连、相融的传播途径,才能够获得纸媒的新生。这就要求传统纸媒改进思想、与时俱进,一方面,可以通过与新媒体的传播形式相融合,获得受众的关注与信赖;另一方面,传统纸媒要从内容的挖掘入手,引导受众的阅读习惯,培养受众的生活新习惯、新方式,从而赢得传统纸媒在传播时效性方面的革新,获得受众的青睐,提升传统纸媒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与影响。

其次,从内容方面而言,新媒体传播依托于网络,内容的创作者、传播者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无论是谁,只要具备上网的能力和条件,就能够通过新媒体发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创作一些内容,并且,新媒体平台绝大多数是属于公开的空间,可以进行自由的发言。由此铸就了新媒体传播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也因此得到大众的推崇与支持,乃至参与。由此可见,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是来自于人民,也反馈于人民。因此,无论是其内容的吸引力还是其内容的创造力都极具活力,这也为传统纸媒的新媒体融合之路提供了明确的经验借鉴。也就是说,传统纸媒的内容只有与人民的社会生活、生命安全等多方面密切相关,才能够取得公信力,获得民众的垂青,从而赢得传统纸媒活跃的生命力。基于此,传统纸媒在内容方面的追求,一方面,要融合新媒体的内容创造途径,即吸收民众的创作,开辟民众发声的专栏或版面空间,使民众获得参与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推动传统纸媒走进民众生活之路,从而推进传统纸媒的发展和蜕变。另一方面,传统纸媒要开辟新的内容,引领大众新生活。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日益迅速的发展,传统纸媒要走在时代的前端,能够走在民众的前面,用敏锐的媒体嗅觉,依托富有生活的创造力,引起民众兴趣,培养民众的理性思考或唤醒民众的反思,等等,多样性有深度的内容,引导民众的生活方向,培养民众的生活新方式、新习惯,从而走出一条具有传统媒体特色的具有新的认知与新的趣味内容引导民众生活之路,从而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的现代社会里,发出传统纸媒的光芒。

另外,在内容方面,还要通过对大众心理需求的把握和对大众阅读现状的考t,革新内容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式,推出别具一格的、别出心裁的内容表达样式,为传统纸媒带来眼前一亮的新意,向受众传递出新鲜而又富有活力的生活面貌与精神态度,塑造传统纸媒的新形象。这就如同女士的化妆一般,通过不同的装饰方法,可以展现出不同的气度、不同的风格。化妆,并不是改变了一个人的模样,而是改变了一个人在别人眼前呈现出来的感觉。因此,传统纸媒的内容改革,不但要吸收新媒体的内容创造的方式方法,拓展和挖掘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与民众息息相关的具有引导力的内容,也要在这些好的内容上多多揣度呈现和表达的方式方法。也如同要把好饭盛在新碗里,会有新滋味一般,内容的好歹,首要也在于怎样呈现。唯有赋予新意的表达方式,才能赋予内容充分的活力与生命力。由此可见,传统媒体融合新媒体的发展,内容方面的革新,也要从内容表现的方式方法以及外在形式方面多多探索。

第三,无论是新媒体的传播,还是传统纸媒的传播,内容与时效性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内容与时效性也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可以说,时效性是对内容的标准要求因素之一,没有时效性的内容传播,烙印出的是媒体工作的不合格。如果好的内容,失去其时效性,也将因其脱离民众的生活,被更为新奇的内容覆盖或替代;而内容也是时效性存在与否的基础。没有内容,也就谈不到时效性。有了内容,才有时效性可言。内容是时效性的皮,时效性是内容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如果时效性很高,但是内容很枯燥,则必将被海量信息瞬间淹没,无人问津,聊胜于无而已。可见,时效性与内容二者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不可分割的存在。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有时候,时效性能够为内容赢得关注,内容也能够保障时效性的达成。由此可见,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对于时效性与内容的关注,不可厚此薄彼。要知道,唯有时效性与内容兼顾,才能够真正推动媒体走向更好的发展阶梯。基于以上分析与认知,可以理解,传統媒体为走出一条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必须兼顾时效性和内容,唯有内容与时效性的结合才是王道。也唯有将内容与时效性相结合,才能够与时俱进,适应大众的需求和快节奏的社会需求。

总而言之,在时刻都在求新,万物都在不停地更新的时代环境中,传播纸媒唯有革新才有生命,才有成长。基于此,传统纸媒唯有向新媒体借鉴成熟的经验,吸收其媒体传播方面的优质成果,结合自身的优势,弥补劣势,才能够在时时求新,事事求新的时代环境中,走出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希望之路。为此,从时效性和内容的结合而言,新媒体的时效性与内容的影响力,都源于融入民众生活,达到了媒体传播信息来源于民众、又回馈于民众的高度融合,成为民众生活的谈资与乐趣所在,可以说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直抵民心。而传统纸媒,却往往因所传播的内容及表达形式等多方面的因素,呈现出来的信息感觉十分严肃、庄重,与人民生活有较远的距离,在信息化时代,民众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情况下,民众在无暇东顾的时候,势必造成传统纸媒备受冷落的窘境。因此,通过对新媒体的理性分析与认知,可以发现传统纸媒融合新媒体的发展路径,唯有深入民众之生活,借重民力,调动民众参与纸媒传播,才能为传统纸媒带来活力。此外,还要通过内容与时效性的结合,来赋予民众生活的新方向,培养民众生活新的习惯和理念,从而为传统纸媒塑造出可信、可靠,且具有引导民众新生活的力量的纸媒新形象,立足于媒体传播之林。

参考文献:

[1]童兵.休闲消费与媒介功能的调适——兼议后工业社会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时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一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

[2]麻争旗.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

[3]刘怒.试论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络的交互融合——从新华社电视进驻开心网说起[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

[4]闵友钢,蒋慧钧.抓住“技”遇融合共存——面对异军突起的新媒体节目开发的思考[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09.

[5]曹三省,王群,许志强.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服务及其趋势分析[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0.

【作者簡介】孙海颖,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生活报记者。

猜你喜欢

传统纸媒时效新媒体
形变时效组合工艺与Al-1.0Mg-0.5Si-0.8Cu合金腐蚀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关系
一种提高时效强化型AlMgZn合金晶间腐蚀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自媒体时代下传统纸媒的重新定位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数字化转型
用互联网基因盘活传统纸媒资源
传统纸媒转型的盈利之解
试论取得时效制度中的善意与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