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泰县梨树生产现状分析

2020-07-23谭雪莲郭天文毕淑海刘晓伟张平良

北方果树 2020年4期
关键词:梨果施用量钾肥

谭雪莲,郭天文*,毕淑海,曾 骏 ,刘晓伟,张平良,董 博

(1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70;2 甘肃亚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条山农工商开发分公司,甘肃 景泰 730400)

景泰县地处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是重要的绿色、优质、标准、无公害梨果生产基地[1]。梨是景泰县的一大支柱产业,生产的‘早酥’梨、‘黄冠’梨在省内市场有着明显的品牌优势,梨树产业初步形成种植区域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产销一体化、流通信息化的发展格局。近年来,景泰县梨果收益逐年下降,除了市场需求的变化,梨的品质下降也是主要因素。在梨果生产中,普遍存在化肥施用过量、品质意识淡薄、科学技术投入不足等问题,不仅影响产量和品质,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2]。笔者通过对梨园施肥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梨树在施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当地梨树制定化肥减施与限量标准、增施有机肥料提供理论支撑。

1 基本情况

1.1 梨树种植概况

地处腾格里沙漠南沿,海拔1 630 m,属温带干旱气候,年均气温8.6 ℃,极端最低气温-27.4 ℃,极端最高气温38.6 ℃,年降水量183.7 mm,年蒸发量2 361.0 mm,相对湿度47%,年日照时数2 723.9 h,无霜期141 d。土壤为盐碱土,含沙量大,土层薄,保肥保水能力差。地下水资源贫乏且水质差,矿化度较高,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和人畜饮用。黄河水是本地区唯一的地面径流,含沙量高达0.4%、汛期达0.9%。

1.2 调研时间和地点

调研时间为2018—2019年。调研地点为景泰县梨果主产区,包括8 个自然村及农场,共20 个果园。调研的梨树为10~25年生乔砧树。

1.3 调研内容

主要调研种植模式、梨树产量、肥料种类、施肥量、施肥时期、主要病虫害等。

数据处理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 软件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梨树种植模式

园地一般为丘陵地改平地,清耕为主,行间不种作物。梨树品种主要为‘黄冠’梨和‘早酥’梨,种植面积比为2∶3,即2行‘黄冠’梨3行‘早酥’梨。幼树一般种植密度较大,株行距为2 m×3 m,盛果期树变为4 m×3 m。

2.2 施肥

2.2.1 施肥种类

根据20个果园的调查,果园基肥大多在果实采收后(10—11月)施用,以羊粪为主,施用量30~120 t/hm2。大多数果农施用有机肥均为一次性全部用作基肥,且不配合施用任何化肥,忽略了有机无机配合施用能提高养分利用率的效果。

2.2.2 生育期施肥总量

追肥主要是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大三元。第1次在花期,以氮肥为主;第2次在果实膨大期,以磷肥为主;第3次在采收前,以钾肥为主。在树冠下开沟,沟深20 cm,追肥后及时灌水。调查区果园施用N、P2O5、K2O的用量为812.4、525.8、192.8 kg/hm2。磷肥施用量过大,钾肥施用量过少,氮磷钾配施配比严重失调。

2.2.3 不同生育期施肥量

由图1可知,花期追施N、P2O5平均用量分别为305.4、185.4 kg/hm2,其中N占全年用量的37.60%,P2O5占全年用量的35.24%;膨大期追施N、P2O5、K2O依次为384.2、220.0、54.0 kg/hm2,分别占全年用量的47.3%、41.8%、56.0%;采收前追施N、P2O5、K2O依次为122.7、120.8、138.75 kg/hm2,分别占全年用量的15.1%、22.9%、72.0%。由此可见,景泰地区比较注重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氮肥主要施用在梨树花期和膨大期,钾肥主要施用在膨大期和采收前,但是各果园普遍磷肥施用量过高,而钾肥施用量严重不足。

2.3 梨树灌溉

调查区主要引用黄河提灌季节性轮灌供水,果园灌溉基本采用大水漫灌方式,全年灌水五六次,用水量为650 m3/666.7 m2。滴灌果园保证全年滴水八九次,用水量为450~480 m3/666.7 m2。

2.4 主要病虫害

在调查的20 个果园中主要虫害有7种,分别为红蜘蛛、梨木虱、梨小食心虫、梨茎蜂、梨实蜂、叶螨、蚜虫。主要病害有4种,分别是腐烂病、白粉病、黄化病和枝干病害,其中腐烂病发生最为严重,占调查果园的80%以上,每个果园腐烂病发生率达65%以上。调查区由于土壤肥力较低,且施肥的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导致树势衰弱,抗病力下降,通常进入结果期腐烂病就开始发生。另外,调查区冻害、冰雹时有发生,使树体受伤害,进一步加重腐烂病的发生。黄化病也较严重,占调查果园的30%以上,每个果园黄化病发生率达20%以上。由于调查区土壤为碱性土壤,活性铁转化成非活性铁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形成缺铁性失绿症状。

2.5 产量

立春之后,气温逐渐回升,梨树的休眠期亦逐渐解除,抗冻性迅速减弱。梨树开花坐果期对低温反应特别敏感,抗冻性极弱,遇有-2 ℃以下持续时间0.5 h 以上低温,即发生冻害。景泰县梨树花期与当地的晚霜期时有相遇,遭受冻害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冻害成为影响梨果优质稳产的主要灾害性气候因素。2004—2017年,景泰县梨果的平均产量达46 710 kg/hm2,其中,‘早酥’梨的平均产量达52 680 kg/hm2,‘黄冠’梨的平均产量达45 090 kg/hm2。调查的14年中,仅2009年和2015年无冻害发生;2004、2005 和2014年冻害比较严重,其中2004年5月3—5日出现强霜冻,夜间持续0.5 h 以上的低温分别为-4.0、-4.2、-0.7 ℃,致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梨树受冻成灾,产量大幅下降,仅为6 450 kg/hm2,较年均产量下降86.19%(图2)。

2.6 梨果产品等级

由表1可知,2019年200 g以上等级的‘早酥’梨较2013年减少14.71%,商品率由80.26%降到68.26%,平均降低12.00%;200 g以上等级的‘黄冠’梨较2013年减少16.28%,商品率由84.59%降到76.29%,平均降低8.30%。除气候原因外,营养失调及果园的粗放管理,也是造成优质果品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表1 2013年和2019年梨果产品等级分析 kg/666.7 m2

3 结论

科学确定施肥量以及进行肥料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举措[3]。已有研究表明,减量优化施肥可有效提升单果重、株产和果品品质,降低果农的经济成本[4]。以目标产量、土壤养分以及梨树需肥规律确定施肥量是可行的[5]。调查结果表明,景泰县梨树经营规模较大,主要以大型农场经营模式为主。当前生产中,很多果园基本做到了氮、磷、钾养分的配合使用。施用N、P2O5、K2O的平均用量为812.4、525.8、192.8 kg/hm2,施肥比例为4∶3∶1。根据梨的目标产量4 000 kg/666.7 m2,每生产100 kg 梨果需要N 0.7 kg,P2O50.4 kg,K2O 0.7 kg,以及国内专家普遍推荐的梨树一年中氮、磷、钾的施用比例一般为1∶0.5∶1[6]的结果不一致。调查显示,肥料施用中磷肥偏高,钾肥缺乏。景泰地区的梨树花期以施用氮肥为主,促进根、芽、枝、叶和开花,提高坐果率;果实膨大期,以施用氮肥和钾肥为主,这与已有报道果实膨大期以磷肥和钾肥为主,以减少生理落花落果,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的结果不一致[7];梨树从萌芽到新梢生长需要的氮大部分来自于贮藏氮,所以,必须加强秋季的营养贮备,以保证第2年春季的需求[8]。有机肥的缺乏会导致土壤肥力和果实品质逐渐下降[9],必须注意秋施肥中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施用。因此,对该地区的梨园进行测土配方或应用叶片分析结果确定施肥种类和施用量,根据梨树不同生育期需肥规律进行化肥减量优化施肥,以改善土壤环境,减轻腐烂病和黄化病害的发生,提高果品的产量和品质。

猜你喜欢

梨果施用量钾肥
国际钾肥市场走势下行
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春大豆施钼条件下最适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梨果飘香富农家——山西省积极发展梨产业扫描
张掖市甘州区灌淤旱作人为土制种玉米锌钼微肥最大利润施用量研究
温室茄子氮、磷、钾素最大利润施用量研究
梨果采收后如何施肥
水稻钵体旱育栽培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