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防治板栗小叶病

2020-07-23王天元

北方果树 2020年4期
关键词:病树黄化板栗

王天元

(河北青龙职教中心,河北 青龙 066599)

板栗小叶病,也叫板栗黄化皱缩病,1990年开始,在北京的怀柔和密云等板栗产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几年在京东板栗主产区的迁西、青龙、宽城、遵化、兴隆、抚宁、迁安等大部分县(市)都有发生,虽然呈零星分布,发病率低,但多年来间歇流行,大有扩展蔓延的趋势。京东板栗以其优良的品质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一旦大面积发生,不能及时控制,将导致树势衰退、板栗减产,已进入盛果期的树可能不结果,甚至死亡,将是栗树的毁灭性病害。

1 危害症状

叶片沿叶脉黄化、皱缩、枝条变脆、节间明显变短,栗蓬内栗果果皮褶皱、果实瘪小、失去光泽,导致栗果失去商品价值。发病严重时,树势衰弱,枝条细弱,叶片黄小、畸形,栗蓬内无栗果(空壳),减产或绝产(图1)。

2 病原

病原为植原体,以前称为类菌原体(简称MLO)。属于细菌界,是一类无细胞壁的类似植物病原细菌的原核微生物,寄生于植物韧皮部的筛管组织。

植原体与其他病原物相比,发现较晚,长期以来植原体病害被误认为病毒病害,或是缺素症等生理性病害。板栗植原体病害的嫁接传播首先在日本板栗上发现,被称为“板栗黄化病”。2007年北京怀柔区园林绿化局与科研院所合作,通过分子生物学、基因检测等方法发现板栗植原体病害,并定名为板栗黄化皱缩病。因其得病后叶片窄小、黄化、畸形,俗称“小叶病”。

由于植原体不能进行人工培养,因此对植原体病害的性质、发病规律、传播途径、致病性、病害流行性、病害防治等方面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

3 发病规律

3.1 传播途径

植原体专性寄生于树体韧皮部筛管组织内和媒介昆虫体内。在自然界中病原主要依靠刺吸式口器昆虫传播。此外,植原体也可由带病的植株、砧木、接穗和嫁接传播。

3.1.1 媒介昆虫

如叶蝉、蚜虫、飞虱、茶翅蝽、斑衣蜡蝉等,从韧皮部取食。传毒媒介害虫在病树上吸食树体韧皮部汁液后,再取食健树,健树就被传染。

3.1.2 病株及嫁接

通过带病苗木、嫁接(芽接和枝接)等均可传病。接穗或砧木有一方带有病原,即可使嫁接株发病。

3.2 传播规律

病原通过韧皮部的筛管传染。一般病原物的运行与分布,在萌芽展叶时由下向上运行到树冠,秋季板栗枝条停止生长,栗果采收后至落叶前养分回流期由上向下运行到根部。夏、秋高温生长季节,在病株幼嫩组织中植原体含量丰富,地上部所表现出的症状也较明显;而在冬季,地上部病组织中植原体含量则明显减少,植株多处于隐症状态。病原侵入树体后向下运行,增殖后又从下而上运行到树冠。

品种间的抗病力不同,有的品种发病率高。植被丰富的栗园发病重;植被少、传病昆虫少,对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此外,土壤干旱、土层瘠薄、肥水条件差、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且防治不力等树体衰弱的栗园发病重。

与菌原体类原核生物一样,植原体对四环素类抗生素敏感,能被四环素簇抗生素所抑制。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不敏感。

4 防治方法

以控制传染源、清除病原菌、切断传播途径的预防为基础,以加强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合理修剪,最终增强树势为中心,以树干打孔注药治疗为保障,结合培育良种、工具消毒、消灭刺吸式害虫等,进行综合治理。

4.1 加强植物检疫,保证苗木及嫁接接穗无病害

严格执行检疫审批程序,严防调入、调出的板栗砧木苗木、嫁接接穗等繁殖材料携带危险性板栗黄化皱缩病植原体病原的传入和传出,杜绝传染源。

杜绝从病区、病树及周边栗树上采集接穗,进一步规范建立无病苗繁育基地和无病良种嫁接采穗圃,避免人为传播。

4.2 选育抗病良种

进一步从当地实生老树中选育板栗抗病良种。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包括砧木和接穗)繁育苗木。

4.3 注意嫁接和修剪工具的消毒

在病树上作业的工具要彻底消毒,减少工具的传病。可用小包装带喷头的修剪工具消毒液随时对工具喷洒消毒,非常方便。

4.4 彻底清除栗园零星发病树

对发现零星少量的无经济价值的患病栗树及早锯除,将修剪下的病枝清除,带出栗园,包括病树要连根彻底刨除,销毁;或春季萌芽时用草甘膦涂抹,消灭传染源;切勿只剪除病枝或锯除病树,造成下年根蘖丛生,继续为害。

在原地补栽应该挖除病树一二年后,待没有残留植原体病根时再行栽植。

4.5 加强肥水管理,壮树抗病

秋季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改善树体营养条件,增强树势,提高自身抵抗各种病害能力。展叶后结合防治病虫害喷布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0.2%硫酸亚铁制成的叶面肥,也可喷布其他多元素商品叶面肥。

4.6 消灭刺吸式昆虫

及时清除栗园杂草,不要间作白菜、芝麻、玉米等农作物,可有效减少传病叶蝉、蚜虫等害虫数量,减少传病媒介。

害虫严重时,可用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或20%氟啶虫胺腈·吡蚜酮、2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46%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40%氟啶虫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等喷雾防治。这些药剂具有内吸性强、速效高、持效期长、杀虫谱广等特点,对蚜虫、飞虱、叶蝉、粉虱、蝽蟓、斑衣蜡蝉等刺吸口器害虫有特效。

4.7 树干打孔注药治疗

防治最佳时期为栗树春季萌芽展叶期,京东板栗产区在4月下旬—5月初最好。此时,树液开始由根系向树冠上部流动,病原体随着韧皮部的筛管运转养分一起向上运行,应及时进行打孔注药防治。采用树干打孔注药的方式,先在树干刮去老皮,露白为止。在主干上离地面30 cm 处顺病枝方位用电钻或专用手摇钻倾斜45°打3 个孔,深2.5~3.0 cm,孔间平面夹角120°(3孔均匀分布一圆周),用铁丝掏净孔中木屑。在树上高于1.5 m 处挂药袋。用带输液针头的专用输液塑料袋向树干孔内注药,调节流速调节器到药液不外溢。盐酸四环素治疗效果很好;祛疯1 号对板栗黄化皱缩病具有一定治疗效果。最好在秋季板栗采收后落叶前的10月养分回流期,再进行1 次。中、重度病树应连续治疗二三年。用高压注射器树干注入四环素类抗生素,也能抑制植原体在韧皮部的增殖,可定期用1%盐酸溶解四环素粉进行注射,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图2)。

猜你喜欢

病树黄化板栗
盆栽沃柑生理型黄化现象分析
捡板栗
广西:2020年清除柑桔黄龙病树740万株
广西鹿寨县科普惠农乡村e站站长韦忠献:流翔高钙来了,黄龙病、黄化树奇迹般的走了
绝望与觉悟的隐喻
炒板栗
橘殇
斩“病树”之根 迎庠序新象
吃个板栗不容易
八仙花黄化对CO2响应参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