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科护士针刺伤的安全防护

2020-07-20宋尔丹

中外医学导报·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血液科安全防护

宋尔丹

【摘要】 目的:对血液科护士针刺伤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安全防护措施。方法:结合血液科的工作特点,制定问卷调査表,对本院血液科的42名护士针刺伤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对调査结果进行总结,重点分析护士在实践中针刺伤的情况、处理措施以及针刺伤后的认识。结果:在所有护士中,有92.86%的护士在之前半年的工作过程中受过针刺伤;75.42%的护士在发生针刺伤后选择用清水清洗伤口;有33.33%的护士选择用力挤压伤口;而只有16.67%的护士选择给伤口消毒。针刺伤之后,大部分护士认为较为严重,极易引发感染。而也有少部分护士对此不在意,认为只是轻轻刺伤。结论:在血液科,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几率相对较高,需要切实制定和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规范操作,将针刺伤的发生几率降到最小。

【关键词】 血液科;针刺伤;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2-0092-01

血液科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护士在为患者实施护理操作时,极易因为操作失误而引发针刺伤情况的出现。当针刺伤发生后,如果不能够及时釆取有效措施,极易引发感染。血源菌是一种通过血液或者体液而感染的危险性极大细菌,它存在于血液之中,是一种细小的微生物体[1]。血液科护士由于工作需要,会经常性的暴露于感染有血源菌的血液与利器环境之中,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感染。血液科护士每天都处于巨大的感染隐患之中,针对于血液科的特点,需要制定高效、科学的安全防护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血液科护士共有42名,均为女性。这些护士年龄在22?43岁之间,平均年龄(32.2+3.1)岁。中专学历15名,大专学历16名,本科学历11名。工龄在1?12年之间,平均工龄(5.6±3.1)年。

1.2方法

结合血液科的工作特点制定问卷调査表,对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血液科42名护士针刺伤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对调査结果进行总结,重点分析护士在临床实践中针刺伤的情况、处理措施及针刺伤后的认识。与此同时,对于护士的基本资料也需要进行调查了解,比如护士的姓名、年龄、工龄、职称、文化水平等。在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2份,收回问卷42份,收回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2份,有效率100%。

2结果

2.1护士针刺伤情况

在所有护士当中,有92.86%的人员在之前半年工作过程中受过针刺伤

2.2针刺伤的处理措施

75.42%的护士在发生针刺伤后,选择用清水清洗伤口、用力挤压伤口以及对伤口消毒,有33.33%的护士选择用力挤压伤口、给伤口消毒,还有16.67%的护士仅给伤口消毒。

2.3血液科护士对针刺伤的认识

在针刺伤之后,绝大部分护士认为较为严重,极易引发感染。而也有少部分护士对此不在意,认为只是轻轻刺伤且无关紧要。

3讨论

血液科护士在为患者进行输注或者其他临床操作时,极易发生针刺伤,由于血液科患者的特殊性,使得针刺伤后极易引发感染。在本文研究中,对所有血液科护士进行针刺伤情况调查时,发现有92.86%的护士曾遭受过针刺伤,有3名护士因针刺伤而感染HBV。造成这3名护士发生HBV感染的原因,很可能和操作过程中的针刺伤有关。发生针刺伤的护士在进行应急处理时主要釆用清水清洗伤口、用力挤压伤口及对伤口进行消毒这三种方法[2]。血液科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往往选用注射治疗,这也就相应增加了护士受到针刺伤害的几率。在对患者进行注射操作时,只要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针剌伤。在加之对于使用过的针头,不能够进行统一、规范的处理,随意的丢放、摆置。针对于血液科针刺伤害的现状,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3.1建立健全针刺伤报告制度

在以往的护理过程中如若发生针刺伤,只是个人就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因为没有相应制度对针刺伤后的处理进行规范,造成护士对针刺伤的重视程度不够,极易引发针刺伤后感染的发生。建立健全相应的针刺伤报告制度,以规范的制度明确针刺伤后的处理流程[3]。当发生针刺伤事件后,刺伤护士要按照报告制度的要求,及时将针刺伤的时间、部位、患者病种等情况以书面形式进行上报。

3.2加强对针刺伤的安全教育培训

对于许多血液科护士而言,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教育,使得护士缺乏对针刺伤的安全防护意识。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操作混乱,稍有不慎极易引发针刺伤。定期安排护士参加由医院组织的安排培训教育,就注射技巧、针刺发生重点环节进行宣教。在宣教过程中,要重点讲述针刺发生的主要阶段、防护措施及针刺伤处理办法,通过培训加强护士对针刺伤的防护。对于针刺伤后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要客观的向护士讲述[4]。以实际的例子告知护士针刺伤对个人及他人的危害,引起护士对针刺伤防护的高度重视。对于在实践过程中所使用的注射器要进行规范化管理,注射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3.3强化对护士的体检工作

血液科护士遭受针刺伤的几率较大,极易引发各类感染。因此要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工作,为护士进行预防接种。加强对护士的体检工作,定期安排血液科护士进行体检。通过体检可以及时检测出护士身上所携带的细菌或者感染病毒,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接种工作要求每一名护士都要定期参加,即使在护理过程中发生针刺伤也可以进行有效预防。

3.4对注射设备进行完善和改进

在实践中,血液科所发生的针刺伤绝大部分是在注射过程中出现的,做好对注射环节的防护工作,可以有效降低针刺伤感染的可能性[5]。针对这一问题可以改进注射设备,釆用无针注射设备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比如说在临床上所使用到的无针正压接头,便可以轻松实现输血、血液及抽取血液等操作,这大大提高了操作环节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徐云芳,吴永梅,从贵兰.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防护[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9):174-175.

[2]陈美容,滕淑萍,华春燕,等.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35-336.

[3]王霞.靜脉药物配制中心护士常见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2):1657-1658.

[4]王巧玲.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因素研究及防护措施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9):1001-1002.'

[5]党翠芬.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6):134-135.

猜你喜欢

血液科安全防护
心理护理在血液科护理中的重要性
改良简易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确定高危跌倒人群对预防血液病患者跌倒的影响研究
血液科化疗药物外渗导致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血液科患者感染危险预见性护理
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病人的护理
基于等级保护的电网云计算安全防护分析
目标中心战中信息网络安全防护问题研究
电力工程中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血液科患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