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2020-07-20朱平

中外医学导报·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手术

朱平

【摘要】目的:分析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0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情绪评分、术中心率水平及围术期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焦虑情绪评分、术中心率水平及围术期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术前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减轻其术前负性情绪,还能降低其术中的生理应激反应,从而能减少其围术期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性白内障;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2-0091-01

白内障是老年人多发眼部疾病,不仅会导致患者视力降低,严重时还会导致其失明,因此,需尽早对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虽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但是,其属于侵袭性治疗手段,为此,常会导致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会加重其身心痛苦,同时还会引发其出现一系列生理应激反应,从而易增加其围术期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基于此,就需要临床在术前给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干预,以改善其负性情绪,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1]。本文主要分析了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0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白内障诊断标准,且年龄≥60岁,(2)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心、肝、肺功能严重异常者,(2)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14:86,患者年龄分布:60-82岁,平均年龄(73.14±2.25)岁;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12:88,患者年龄分布:61-80岁,平均年龄(73.11±2.2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该项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给患者提供常规术前检查、健康宣教以及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械、物品等。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术前心理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给其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如患者害怕手术疼痛,可告知其现代白内障手术多属于微创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疼痛轻等优势,以消除和缓解其术前过分忧虑的情绪,如患者担心手术治疗效果,可对其宣讲已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提高其预后信心,从而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另外,术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还可带患者参观手术室,以促进其熟悉手术室内部环境、手术器械等,以消除和减轻其对手术室的陌生感、恐惧感,这对缓解其术前负性情绪也具有重要的意义[2]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限值为50分,高于50分表明存在焦虑,且得分越高代表焦虑情绪越显著)、术中心率水平及围术期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計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情绪评分及术中心率水平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前焦虑情绪评分、术中心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中,对两组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常规护理联合术前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常规护理联合术前心理护理组患者术前焦虑情绪评分(43.22±2.17)分、术中心率水平(83.56±3.94)次/min及围术期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1.00%)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60.16±2.43)分、(96.32±3.18)次/min、(20.50%),与穆彦辰[3]研究报告中得出的常规护理联合术前心理护理干预组术前焦虑情绪评分(42.22±8.89)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69.98±9.81)分结论基本一致,说明术前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功能降低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术中生理应激反应及围术期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机理为通过术前的心理疏导(包含对患者宣教手术治疗的优势、效果等)可让患者看到手术积极的一面,从而能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促进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并且,还能促进其剧烈波动的心理状态趋于稳定,从而能避免其产生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在患者情绪状态和心理应激反应均得到平复的状态下,将能保证其顺利的地渡过围术期和降低其围术期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4]

综上所述,对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术前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减轻其术前负性情绪,还能降低其术中的生理应激反应,从而能减少其围术期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罗彩香,张娇娇.术前心理护理对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9):2424- 2425.

[2]胡潇涠.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3):243-244.

[3]穆彦辰.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7):347-348.

[4]李海燕.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6):821-822.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手术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手术后的应用探讨
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后早期应用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