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建议

2020-07-20赵明珠

中外医学导报·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系统护理

赵明珠

【摘要】目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并分析其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6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采取系统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脱水、腹泻、发热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可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加速康复进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系统护理;症状缓解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2-0060-01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是3个月到2岁婴幼儿的常见病,主要发生于秋冬季节,具有病情急、感染速度快、潜伏期短等特点。患儿初期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可出现发热,体温可达到39~40℃,若治疗不及时可能诱发肠套叠、肠穿孔、感染性休克,威胁患者生命[1]。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药物,因此,在治疗时还需要加强护理干预。本文将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采取系统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6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7个月~2岁,平均(12.78±1.68)个月,发病时间2~6d,平均(4.02±1.20)d。对照组33例,男性14例,女性19例,年龄6个月~1.9岁,平均(12.95±1.70)个月,发病时间2~7d,平均(4.10±1.18)d。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用药、饮食指导、维持病房干净整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具体方法:(1)对症护理:根据患儿的症状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例如,对发热的患儿,应嘱咐患儿多饮水,采取降温贴、冰枕头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必要时应遵医嘱使用药物;对惊厥患儿,应松解衣领,采取平卧位,头部偏向一边,防止舌咬伤,在上下臼齿之间垫牙垫,适当约束制动;对呕吐患儿,应及时清除口腔中秽物,避免误吸,若呕吐严重,应注意纠正脱水;(2)饮食护理:应暂停乳类喂养,尽量进行去乳糖奶粉喂养;对断奶的患儿,应食用稀粥、米汤,暂停含乳糖类食物;对重度腹泻、严重呕吐患儿,应暂时禁食,减少排泄量,但应注意时间控制,尤其是营养不良患儿,4~6h为宜,待症状好转后恢复进食;(3)臀部护理:患儿由于排便次数增加,可能出现臀部发红、溃烂,应为患儿准备棉质尿布,及时更换清洗衣物,保持清洁干燥;仔细清洗臀部,预防感染、尿布皮疹;(4)用药护理:为减轻患儿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应采取留置针输液;观察局部皮肤状况,发现红肿、渗液,应选择其他部位注射;用药后,观察患儿不良反应;(5)心理护理:患儿治疗期间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精神萎靡等情况,家属焦虑、紧张,应从家属的角度出发,对家属的心情表示理解,并向家属讲解疾病机制、治疗方法、护理方法,引导家属积极配合。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脱水、腹泻、发热)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使用SPSS22.0,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使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脱水、腹泻、发热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是一种急性、多发性疾病, 潜伏期约为2~3d,可经粪-口传播,发病较急[2]。患儿发病后,可出现严重腹泻,每日腹泻次数3~10次,大便呈黄色水状,病情严重时可引起脱水[3]。婴幼儿消化系统脆弱,且处于机体快速生长发育期,机体防御能力较差,因此,极易感染轮状病毒[4]。目前,临床上对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案,主要采取止泻、补液、对症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措施,但整体疗效不够理想,还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

系统护理干预是一种整体化、全程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可从患儿的护理需求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护理[5]。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脱水、腹泻、发热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系统护理干预可缩短患儿病情康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可行性。在护理时,对症护理是关键,对于惊厥、呕吐、发热等患儿,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提高护理方案的针对性。同时,饮食指导也是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护理的关键,应给予患儿去乳糖喂养,缓解其呕吐、腹泻等症状。此外,臀部清潔卫生、用药指导及不良反应监测、家属心理护理也非常关键。

综上所述,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可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加速康复进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媛媛.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6):106-108.

[2]傅淼林.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7):181-183.

[3]王玉美,黄永幸.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9,41(04):470-471.

[4]李琴.系统护理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S2):185-186.

[5]杨利芳.系统护理干预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4):2673-2674.

猜你喜欢

系统护理
系统护理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水平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造瘘口系统的护理观察
系统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水平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对行肠道造瘘口术的低位结肠癌患者实施术后系统护理的效果观察
探讨系统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的影响
系统护理对心绞痛患者预后和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系统护理对子痫前期患者
系统护理在32例肾性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系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