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护理

2020-07-20张志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维持性

张志娟

(承德县医院,河北 承德 067400)

现阶段,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血液透析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具体应用实践中,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的重要技术,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在临床应用实践中,其临床应用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探讨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护理方案,以期找到提升应用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68例参与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分布区间为44~78岁,平均年龄为(57.18±6.55)岁,使用内瘘时间为(27.77±10.45)个月,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分布区间为43~75岁,平均年龄为(56.58±6.79)岁,使用内瘘时间为(27.01±11.4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具体包括抬高患肢,预防水肿,并做好患侧肢体的皮肤清洁工作,有效预防感染,为患者提供合理饮食,保障患者的营养供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解决。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具体包括:(1)健康评估:根据患者基本资料、病史、血液透析的具体情况作为评估的基础,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评估,从而为患者提供最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和辅助治疗意见,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干体重评估:对患者饮食情况、作息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实现对干体重的评估,并结合透析进行修正,保证透析参数的合理性,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1]。(3)强化内瘘专项护理:在完成穿刺后,按压的力度要适中,以感受到脉搏为准,防止出血,并控制好按压的时间,并预防内瘘变形。在具体操作中,时刻遵循无菌操作标准。患者应该加强营养,提升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并密切监测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为了预防血栓形成,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4)跟踪随访:对患者病情进行定期监测,并给予患者针对性康复指导。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具体包括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舒适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详见下表1,观察组(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29.41%),经检验,P<0.05。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对比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1.22±0.41)分,对照组舒适度评分为(3.41±0.61)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常用的血管通路,对于解决供血量不足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使用寿命长、出血风险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受到患者个体因素的影响,常规护理往往达不到既定的效果[2-3]。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对比研究的结果发现,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舒适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可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内瘘失功的问题,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为患者解决问题,提升患者的护理舒适度。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维持性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中药泡手结合按摩用于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与并发症分析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