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舒张性心衰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及机制

2020-07-20柏玉顺

关键词:吸烟史心室心房

柏玉顺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急性舒张性心衰的患病率逐年上涨,该疾病所占心力衰竭患者的一半。主要是由于心室中的松弛功能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所引起的独立性临床综合征。其患者的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还患有高血压、心肌梗塞以及风湿性心脏病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在舒张性心衰的基础上发生心律失常的比例也会随之增加。本次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急性舒张性心衰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以及相关的发病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共有60例,主要是随机抽取的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舒张性心衰的患者,以有无心律失常状况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为心律失常的患者,患者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87岁,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12例;而对照组患者主要是非心律失常患者,患者最小年龄38岁,最大年龄86岁,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11例,两组患者数据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实际统计意义(P>0.05)。入院患者均被诊断为舒张性心力衰竭,并与患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针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年龄、姓名、过往病史、吸烟史、心电图、超声心电图等数据进行记录。还需要对血液指标进行检测,主要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等。最后,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急性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与相关发病机制[1]。

1.3 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组与对照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评价以临床数据资料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观察组与对照组舒张性心力衰竭数据以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n)为计数资料,吸烟史、肺部感染、基础疾病以及心包积液等评分使用(%)来表示,采用t进行数据检验,两组数据存在差异时,以(P<0.05)为具有可比性。

2 结 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数据资料对比(%)

3 讨 论

急性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气急、肺水肿、腹胀。尿少、下肢水肿、心室充盈等。该疾病造成患者死亡的几率比较低、治愈时间也比较短,预后状况较好。不过,发生率很高,会反复发作,对患者生理上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2]。此外,患者出现急诊舒张性心力衰竭时,心室中的松弛度会随之下降、顺应性也会降低,在心室充盈量下降的同时,充盈压也增高,进而使患者形成肺循环障碍以及体循环淤血。本次实验结果显示,急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为68.63%。而对照组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为31.98%;观察组心律失常患者吸烟史、肺部疾病感染史、基础疾病、心包积液以及左心房扩大占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在观察组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其房颤的发生率为36.24%、房早的发生率为21.23%、室早的发生率为17.68%。急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心率失常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其主要是受肺部感染、心房颤动、血液循环量、高血压、心肌损害以及左心房扩大等因素的影响,而心房颤动会对急性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造成生命威胁,该房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风湿性瓣膜病,主要机制为心房扩张、心房容量过大等。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室性早搏、房颤以及室颤等是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为高血压以及肺部感染等。

猜你喜欢

吸烟史心室心房
华南农业大学发现番茄多心室形成调控的新机制
Lorenz散点图结合逆向技术快速识别起搏器基本功能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在远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吸烟可能增加发生抑郁的风险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左心房
心房
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危害子孙